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年报深读②| 旭辉集团:笃行的一年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3-25 14:05:13

每经记者 包晶晶    每经编辑 陈梦妤    

经历了行业的严冬,旭辉控股集团(00884.HK)悄悄变了。

旭辉董事局主席林中在业绩会上连说三个难:“销售难、融资难、回款难。”

2021年楼市高开低走,谁能料到,房企最艰难的日子早已在激情高涨的小阳春里悄悄埋下了伏笔。红五月一过,热点城市行情急转直下,突如其来的压力让所有房企措手不及。

旭辉2021年上半年合同销售金额1361.5亿元,同比增加69%,增速列位TOP20房企第二位,但全年旭辉合约销售2473亿元,同比增长7.1%。

林中就坦言:“其实年初我们也没有预测到下半年这种情况。”

林中仍然认为地产是个永续行业。“只不过,既然行业具有周期性,就有春夏秋冬,现在我们正处在冬天,并不是末日。房地产行业从紧缺时代迈向了过剩时代,未来几年将是行业产品品质和服务品质提升最快的时代。”

这种情况下,产品端与区域深耕的优势仍在扩大。管理层表示,2021年旭辉深耕的明星大盘,如厦门、苏州等项目成了公司销售的压舱石;全年实现销售回款2403亿元,同比增长20%,签约回款率超95%,在行业中保持高位。

旭辉的乐观来自对稳健财务的信心。

去年9月底,旭辉偿还了共计51.13亿元公募、私募债,并完成年内所有到期债务的再融资。

面对去年下半年的严酷环境,11月旭辉宣布以供股形式发行最多约4.18亿新股,募集约16.73亿港元为公司增厚资本金;11月3日至12月17日间,旭辉陆续回购并注销了美元债合计7990万美元。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旭辉控股净负债率为62.8%,现金短债比2.6倍,剔除预收款后净资产负债率69.7%,进入“三道红线”绿档。

林中将旭辉在这一轮调整中活下来的核心原因总结为:“坚守底线——坚守投资纪律、财务纪律、负债底线。为什么旭辉能守得住?主要是2017年之后,旭辉就没有加杠杆,没有大幅度增加负债。坚守财务的安全底线在这个冬天对我们帮助很大,等于是救了我们。”

对于负债底线,林中表示,希望净负债率每年下降,用8-10年时间降到30%,对标优秀的香港房企。

市场整体下行之下,资金风险是任何企业都难以回避的问题。

近期瑞银发布研报称,旭辉控股非全资项目合作开发商的违约风险上升,可能为企业带来风险。对此管理层表示,目前涉及发生债务展期合作方的合作项目共21个,占旭辉总项目的占比不到5%,而旭辉平均股比约30%。其中有14个已交付、无融资的尾盘项目;其余7个项目的销售和回款工作均正常有序展开,个别项目正积极沟通合作方,不排除未来采用并购形式化解项目风险。

对于表外负债的质疑,旭辉方面表示,旭辉在手项目的并表比例约56%。截至上年末表外负债203.92亿元,从来没有为合作方提供超额担保。

经历了严冬,已处稳定成长期的旭辉果断调整战略,舍弃多年来全行业对规模的追求,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

对于今年的销售目标,林中表示,2022年旭辉有超过3600亿元可售货值,未来更关心核心权益销售背后旭辉的含金量和利润。

正如林中所说,“无论市场风云如何变幻,一家为客户和社会创造价值的公司,一定有他的价值。第三个五年,旭辉要穿新鞋、走新路,做强、做厚、做久。”

封面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经历了行业的严冬,旭辉控股集团(00884.HK)悄悄变了。 旭辉董事局主席林中在业绩会上连说三个难:“销售难、融资难、回款难。” 2021年楼市高开低走,谁能料到,房企最艰难的日子早已在激情高涨的小阳春里悄悄埋下了伏笔。红五月一过,热点城市行情急转直下,突如其来的压力让所有房企措手不及。 旭辉2021年上半年合同销售金额1361.5亿元,同比增加69%,增速列位TOP20房企第二位,但全年旭辉合约销售2473亿元,同比增长7.1%。 林中就坦言:“其实年初我们也没有预测到下半年这种情况。” 林中仍然认为地产是个永续行业。“只不过,既然行业具有周期性,就有春夏秋冬,现在我们正处在冬天,并不是末日。房地产行业从紧缺时代迈向了过剩时代,未来几年将是行业产品品质和服务品质提升最快的时代。” 这种情况下,产品端与区域深耕的优势仍在扩大。管理层表示,2021年旭辉深耕的明星大盘,如厦门、苏州等项目成了公司销售的压舱石;全年实现销售回款2403亿元,同比增长20%,签约回款率超95%,在行业中保持高位。 旭辉的乐观来自对稳健财务的信心。 去年9月底,旭辉偿还了共计51.13亿元公募、私募债,并完成年内所有到期债务的再融资。 面对去年下半年的严酷环境,11月旭辉宣布以供股形式发行最多约4.18亿新股,募集约16.73亿港元为公司增厚资本金;11月3日至12月17日间,旭辉陆续回购并注销了美元债合计7990万美元。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旭辉控股净负债率为62.8%,现金短债比2.6倍,剔除预收款后净资产负债率69.7%,进入“三道红线”绿档。 林中将旭辉在这一轮调整中活下来的核心原因总结为:“坚守底线——坚守投资纪律、财务纪律、负债底线。为什么旭辉能守得住?主要是2017年之后,旭辉就没有加杠杆,没有大幅度增加负债。坚守财务的安全底线在这个冬天对我们帮助很大,等于是救了我们。” 对于负债底线,林中表示,希望净负债率每年下降,用8-10年时间降到30%,对标优秀的香港房企。 市场整体下行之下,资金风险是任何企业都难以回避的问题。 近期瑞银发布研报称,旭辉控股非全资项目合作开发商的违约风险上升,可能为企业带来风险。对此管理层表示,目前涉及发生债务展期合作方的合作项目共21个,占旭辉总项目的占比不到5%,而旭辉平均股比约30%。其中有14个已交付、无融资的尾盘项目;其余7个项目的销售和回款工作均正常有序展开,个别项目正积极沟通合作方,不排除未来采用并购形式化解项目风险。 对于表外负债的质疑,旭辉方面表示,旭辉在手项目的并表比例约56%。截至上年末表外负债203.92亿元,从来没有为合作方提供超额担保。 经历了严冬,已处稳定成长期的旭辉果断调整战略,舍弃多年来全行业对规模的追求,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 对于今年的销售目标,林中表示,2022年旭辉有超过3600亿元可售货值,未来更关心核心权益销售背后旭辉的含金量和利润。 正如林中所说,“无论市场风云如何变幻,一家为客户和社会创造价值的公司,一定有他的价值。第三个五年,旭辉要穿新鞋、走新路,做强、做厚、做久。”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