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专访瑞士再保险中国总裁陈东辉:保险业可从五方面参与碳达峰及碳中和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6-08 16:09:45

◎陈东辉:保险在支持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领域,大有可为,比如可以通过保险手段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使用。此外,保险业不仅可以提供风险保障,还可以推动标准的制定。

◎陈东辉:在投资端,很多保险公司已经积极行动起来,但是在承保端,行业还有待达成共识。

每经记者 袁园    每经编辑 廖丹    

当气候变化成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也成为各国的共识。

“碳中和”成了热词。从去年9月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到12月举行的气候雄心峰会,我国多次表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此外,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

“双碳”(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保险行业能做什么呢?保险业又该如何参与和支持碳中和呢?基于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了瑞士再保险中国总裁陈东辉,其认为保险机构及行业可以从五个方面参与碳中和,并在碳中和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瑞士再保险中国总裁陈东辉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五大方面入手 发挥保险的独特作用

积极参与到碳达峰、碳中和之中去,是金融行业的共识,毕竟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投资需求离不开金融支持。“积极参与到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中,这是毋庸置疑的。行业讨论更多的是作为保险业,如何发挥我们独特的价值和优势。”陈东辉表示,在低碳经济中,保险业结合自身优势(区别于银行业、投资行业等)去发挥作用。

结合自身经验,陈东辉认为,保险业及保险机构可以从五个方面参与到碳中和进程中:

通过保险行业的影响力,来引导与保险相关的服务行业减少碳排放;

通过保险的机制,鼓励可再生能源行业、环保行业更稳、更好地发展;

协助行业或政府制定比较高的绿色标准,通过保险机制来推动行业不断提高质量标准;

发挥保险业量化分析特长,参与到金融行业的服务中;

通过保险的投资、尤其是战略性投资,影响被投资企业。

“通过逐步减少承保化石能源相关业务,来表达我们支持碳中和绿色金融的立场,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保险手段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比如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陈东辉进一步解释,保险在支持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领域,大有可为,比如可以通过保险手段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使用。此外,保险业不仅可以提供风险保障,还可以推动标准的制定。

比如当下越来越流行的绿色建筑,保险行业可以通过保险机制协助政府和行业把绿色建筑的标准建立起来,然后将这些标准推广和适用到建筑行业。只有符合标准的建筑工程,保险公司才承保质量保证险。

“全社会都在往碳中和这个方向走,而且这个力量会越来越大,而保险行业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是可以起到引领作用的。也就是通过保险机制,去推动这些高能耗的行业转型。”陈东辉认为,未来3~5年行业将面临特别好的机会,要把它当做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来看,而不是一种限制和制约。比如,瑞士再保险就有了很明确的绿色发展愿景,计划在2030年前要实现自身运营的零排放,到2050年在资产和负债方面实现零排放。

积极调整认知 全方位参与碳中和

据悉,目前一些保险公司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了,积极参与碳中和。

例如,人保财险联合兴业银行、海峡股权交易中心开创了“林业碳汇质押+远期碳汇融资+林业保险”的绿色金融新模式,将森林保险与碳汇质押、碳汇融资进行有机融合,把碳排放权转化为经济价值,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新路径。新模式的出现增强了碳汇融资力度,在探索“碳汇+保险”方面跨出了行业第一步。

“保险参与碳中和的脚步虽然刚刚起步,但它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陈东辉肯定了当下保险业在碳中和方面的探索和创新,但是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对于碳中和的参与更多的还停留在投资端。

有机构测算,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所需的总投资规模大致在90万亿元至140万亿元之间,绿色投资年化需求相当于GDP的1%~2%。根据Chioce数据,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险资合计持有新能源、节能环保相关概念股33只,合计持仓市值达261亿元,占一季度末险资持仓总规模的1.8%。

“提起绿色金融、ESG,很多保险同行还将认知停留在投资端,也就是高耗能、不环保的行业不能投,所投的必须是绿色行业。但是在承保端的认知就不是很充分了,无法完全做到不承保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企业。”陈东辉认为,在投资端,很多保险公司已经积极行动起来,例如瑞再在2017年已经实现投资资产100%符合ESG标准。但是在承保端,行业还有待达成共识。

记者注意到,保险公司之所以不愿意在承保端放弃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行业,主要还是看重其带来的保费规模,以及不确定放弃该部分业务后对整体业务的影响。“这是一个长期认知的过程。”陈东辉解释道,也需要险企去不断尝试和创新。

以瑞士再保险为例,其承保过一种太阳能光伏产品,用保险确保这个太阳能光伏板的质量能够带来稳定的电力且能使用25年,如果达不到就由瑞士再保险进行赔付。这一产品在最初的设计中也是经历了很多年的产品调整和磨合,这不止是要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环节,还要跟第三方合作,包括找第三方检测机构出产品质量报告,以及第三方检测机构关注的风险点、技术测试等,最终计算出一个25年的承保年限。

“因为这些行业此前并没有什么经验可谈,所有的步骤都需要一点点去尝试、试验,最终得出一个合理的定价和承保依据。”陈东辉认为,保险参与绿色行业的承保端业务,不能一开始就抱着盈利的心态去做,而是要先了解这个行业,在不断的合作中完善承保等价和风险测算。

记者注意到,日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就《中国保险业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倡议书》向业内征求意见,提及要充分发挥行业独特的风险管理功能发展绿色保险,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保险业务活动的环境与气候风险,高度关注客户及项目在节能环保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行为,督促高风险客户制定并落实风险应对方案。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瑞再 碳达峰 碳中和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