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严禁非零起点教学把孩子画得“五花八道”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3-12 23:35:00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陈 旭    

“学生不高兴就是宝宝不高兴,宝宝不高兴,问题很严重。所以我们要持之以恒地治理下去,不获全胜绝不收手。”3月1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之后,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两会第四场“部长通道”上答记者问时这样表示。

随着校外培训机构的野蛮生长,我国出现了“学校减负社会增负、老师减负家长增负”问题。对此,陈宝生表示,教育部高度重视减负问题,陆续出台了一些治理措施。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号称史上最严“减负令”,也就是“减负30条”,这是一个综合治理的措施。

此外,为了能够从根本上减负,教育部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整治工作也是丝毫没有松懈。陈宝生透露,截至目前,共排查了40.1万所培训机构,搞清了底数。在这40.1万所中,有27.3万所培训机构是有问题、不合格的,所谓整改就是对这27.3万所培训机构进行治理,给它治病。

严控非零起点教学

陈宝生指出,减负涉及学校、老师、政府、家长(家庭)和社会。从学校的角度讲,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严控课程门类和总课时,解决开哪些课、开多长时间这个问题,同时要严控课程容量和难度,也就是要控制每门课讲多少内容、讲到什么水平。

“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就是要严控非零起点教学。现在我们都喜欢搞‘超前教育’,孩子还没上学就教了很多知识,以为这样学生就能健康成长,实际上不是。”陈宝生说。

说起非零起点教学的危害,陈宝生认为,学生刚交到老师手里就像一张白纸,老师能够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非零起点教学,就是在这之前左一套右一套,把孩子画得“五花八道”的,这会影响孩子健康成长。“打个比喻,这叫做‘张飞画扇子,愁死齐白石。’我们要严禁这种事情发生。”

针对如何减负,陈宝生指出,要着力办好两件事:第一件事,严格依照大纲和课程表教学。大纲是管内容的,课程表是管各门课程相互关系的,是教育规律的体现。另一件事,就是严控作业数量和难度,不要给孩子们出刁钻古怪的题,多出一些师生友好型的题。

去年12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联合向省级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共30条(通知由此也被称为“减负30条”),明确指出学校要坚持正确办学方向,严格依照课标教学,均衡编班配备师资,严控书面作业总量,科学合理布置作业,坚决控制考试次数,采取等级评价方式,限制竞赛评优活动,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建立弹性离校制度,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通知从学校教学和管理的各个方面明确了减负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增强了校内减负的针对性。

问题培训机构得到整改

陈宝生透露,去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对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发展作出了整体设计、顶层设计,有了制度和规矩。“现在我们做的事就是巩固整改的成果,27.3万所有问题的培训机构已经整治了27万所,98.9%得到了整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自去年2月份开始,一场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工作在全国展开,推进力度之大、整治效率之高让人印象深刻。

校外培训机构迎来整治风暴之后,也导致许多不符合条件的校外培训机构开始瞄准互联网,在线上开展教学。对此,陈宝生指出,有一些培训机构转移阵地,把“战场”开到了线上,我们原来叫做“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在叫做什么呢?“线下减负,线上增负”。

去年以来,教育部等多次发布文件,要求“强化在线培训监管”,做好面向中小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线实施培训教育活动机构的备案工作,切实把好入口关,按照线下培训机构管理政策,同步规范线上教育培训机构。

今年1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对十余家在线教育机构或其部分线上课程进行调查后发现,许多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并没有在网站上公示老师的相关资格证或资格证号。在收费层面,也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文件“一次性收费不允许超过3个月”的规定。有些线上校外培训机构甚至鼓励家长囤课,一次性收费竟然高达数万元。

“这是一个新问题,战场转移了,阵地变化了,方式变异了。我们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开始研制综合治理的文件,不久就会发布。在这个文件出台之前,我们将比照线下治理的政策措施,对线上这些培训进行规范。”

陈宝生强调,在综合治理文件出台之后,将和线下一样,线上线下综合治理,一定要把负担过重的问题解决好。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