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2万7千字规划纲要的亮点和突破 | 大湾区之思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2-19 00:04:41

2月18日晚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终于发布,为广东和港澳三地的合作正式定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我认为这个规划极大地尊重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差异化分工定位。”

每经记者 余蕊均 任芷霓 陈鹏丽 邱德坤    每经编辑 杨欢

501138169_wx.thumb_head

图片来源:摄图网

2月18日晚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终于发布,为广东和港澳三地的合作正式定调。

《纲要》分为十一个章节,涵盖了规划背景、总体要求、发展目标等宏观部分,也确定了创新合作、基建体系、产业融合等微观方向。全文2万7千字,“事无巨细”地对大湾区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

《纲要》一出,当即引起广泛热议,我们找到了三位长期关注该领域的专业人士,请他们谈一谈《纲要》的亮点与突破。

1.张燕生:规划极大尊重了湾区发展基础条件和差异化分工

《纲要》提出,未来粤港澳大湾区要打造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究竟什么样的湾区称得上世界级湾区,需要什么条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从港澳来讲,首先看现代化水平、治理水平和经济人均GDP的水平,应该跟剩下的三个湾区差别不是很大。“下一步,怎么能让整个广东够达港澳一样的人均水平、治理水平或者国际化水平,我觉得未来40年要非常努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

在他看来,如果广东发展水平——包括现代化水平、法制化水平、市场化水平等能达到港澳的水平,就是世界一流的国际化。“原因非常简单,香港的经济自由度连续25年世界第一,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在货运方面已经长期世界第一。香港的营商环境世界第四。香港的投资环境,非常开放。实际上香港很多的指标都是世界第一。什么叫世界第一?就是东京、纽约、伦敦统统做不过它,世界第一就是中国人加上好制度。现在粤港澳都是中国人,下一步怎么能在好的制度方面向高标准看齐。”

规划明确了湾区涉及的城市,并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定位和分工,对此张燕生认为,各个不同城市和区域的定位都非常精准。比如极点带动,实际上就是三个极点: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中心城市主要讲的还是香港、澳门、广州、深圳,提出来了7个重要的节点城市。从这个角度讲,规划对整个粤港澳空间的布局、定位是很精准的。

详细看,所谓三个极点,毫无疑问就是香港的金融和深圳的创新,广州的商贸和佛山的传统制造业,澳门的文化娱乐和珠海的绿色经济,确实可以形成三个非常不同的极点带动。

比如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实际上是凸显了香港“世界级的优势”。香港的金融、航运、贸易、航空枢纽属于世界级,整个大湾区规划,就是非常明确要巩固和提升香港这几方面的优势。

再比如深圳,它的国际科技创新优势非常明显。用一个指标衡量就是研发强度——深圳的研发强度是4.13%,香港的研发强度是0.76%,广州是2.5%,从创新来讲,都没有办法跟深圳相比;而7个重要支点城市,在制造业方面也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且经济规模在那儿,如佛山经济体量已将近1万亿放在别的省里,那都是不可低估的重要支点城市。

这正是珠三角地区的特点——差异化分工的特色非常明显。可以说中国任何一个地方或者区域的差异化都没有粤港澳那么大。因此强强联合的这种综合优势也非常凸显。“我认为这个规划极大地尊重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差异化分工定位。”张燕生补充道。

2.罗彦:宜居生活圈政策详实程度超预期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总规划师罗彦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十分关注。他告诉我们,这份规划的内容很多,但是有一些表述在以往的规划中也曾涉及到,我认为真正的亮点有5个:

第一个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意义,罗彦认为,《纲要》明确了粤港澳大湾区是“一国两制”的新实践探索,港澳地区如何融入国家发展大格局是这个规划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第二个是整个大湾区的发展方向,即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不管是产业还是社会领域,亦或者是其他相关合作领域,创新发展都是《纲要》中一个最主要的内容。”罗彦称。

第三个是宜居生活圈概念。在罗彦看来,宜居生活圈,实际上把粤港澳大湾区涉及到的人文、文化、休闲等各个方面进一步细化了,增加了大湾区在宜居这个领域的深度和广度。

第四个是粤港澳大湾区一些重点平台的建设。比如前海、南沙、横琴自由贸易区,以及以这三个重点平台为基础,涉及到的五六个其它城市,如江门大广海湾,东莞的滨海湾地区,中山和南海等。这几个地方都是通过协同来发展,并且是重点战略的平台。

第五个则是《纲要》明确粤港澳大湾区是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个中心城市作为核心引擎,对于“京津冀”“长三角”来讲,目前都没有这样的表述,说明粤港澳大湾区的确是一个多中心引擎带动的发展格局。

此外,《纲要》中还有一些超出罗彦预期的部分。例如,宜居生活圈涉及的政策非常详实,罗彦认为,这一部分内容也是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现在才出台的主要原因。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在如何打破粤港澳三地在人员流动方面的制度瓶颈,在实现便捷就业,创业,养老等这些方面花了非常多的精力。

另外,“《纲要》中还说明了粤港澳如何作为‘一带一路’重要的支撑地区,如何联合走出去的相关内容。包括对外联合投资,进行园区建设,如何把香港打造成‘一带一路’里面重要的金融投资平台。并且,《纲要》也拓展了香港的定位,明确了香港地区在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的作用以及在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等方面的作用。《纲要》在如何进一步巩固香港的繁荣与稳定方面做了非常多的表述,在一定程度上超出我的预期,但也可以说是合情合理的。”罗彦如是说。

3.张光南:纲要的亮点与突破在于四个“度”

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光南是此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参与研讨者之一,他对这份《纲要》有着深刻的认识。

他说,本《纲要》有四大亮点和突破,分别是四个“度”——温度、高度、广度和深度。第一是温度。本纲要是惠商与惠民的结合。国家改革开放40多年来,国家支持粤港澳地区合作的形式都是投资为主,是“惠商”。而现在,国家支持不再局限于投资方面,《纲要》也对民众的优质生活圈、老百姓的生活等方面都做了很大篇幅的介绍,其中包括环境保护、低碳发展、宜居宜业等,这些都是跟优质生活有关系,与“惠民”相关。“这就表明,国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支持已经涉及到方方面面和各个群体。从这个角度来讲看,这个规划对各个群体的人都是具有温度的。”张光南说。

城叔注意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成为本《纲要》的主要章节。《纲要》提到,要共享发展,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其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又被细分为打造生态防护屏障、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创新绿色低碳发展等几个方面;优质生活圈的打造则是从教育和人才高地建设、共建人文湾区、构筑休闲湾区、拓展就业创业空间、塑造健康湾区及促进社会保障和社会治理合作等方面入手。

张光南表示,本《纲要》的第二大亮点是其高度。在他看来,过去的粤港澳合作是区域之间的合作,比如是广东、香港和澳门的三地之间的城市合作,或者产业合作,而如今却是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合作,所以是有高度的。

《纲要》的第三个亮点是广度。张光南告诉我们,这是因为这个纲要不仅涉及到经济发展,还囊括社会发展、文化、环境等方面。所以覆盖面是非常大的,十分全面。第四个亮点是有深度。“这个深度是每一项发展都不再是概括性的、宏观性的内容。它会在这个基础上做一些很具体的政策性、突破性的内容,为下一步的实施提供依据和方向。”张光南说。

张光南总结道,在他看来,此次出台的规划纲无论是从国家层面、粤港澳的区域层面,以及粤港澳的市民层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他解释说,“既有教育,也有医疗,还有制造业等各个方面。如果对应到我们部委的话,应该说所有部委相关的管理部分都有包括在里面。包括普通老百姓到内地或香港生活和旅游、食物安全、食品进出口等等都有相关的突破。应该说,这个纲要使每一个群体,无论是产业界,还是普通的市民都能够从中获得其发展的红利。”

张光南补充称,这个《纲要》对于粤港澳大湾区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还在于,首先是从区域合作上升到了国家战略,融入了国家大局,助力国家发展,同时国家也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其次,纲要在粤港澳过去40多年的合作基础上,为三地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通畅也带来新的契机。因为随着合作的深入,一定会存在一些“一国两制”、三个独立关税区域之间的协调的问题。《纲要》上升到国家层面,就比较容易实现上述这些政策突破。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图片来源:摄图网 2月18日晚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终于发布,为广东和港澳三地的合作正式定调。 《纲要》分为十一个章节,涵盖了规划背景、总体要求、发展目标等宏观部分,也确定了创新合作、基建体系、产业融合等微观方向。全文2万7千字,“事无巨细”地对大湾区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 《纲要》一出,当即引起广泛热议,我们找到了三位长期关注该领域的专业人士,请他们谈一谈《纲要》的亮点与突破。 1.张燕生:规划极大尊重了湾区发展基础条件和差异化分工 《纲要》提出,未来粤港澳大湾区要打造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究竟什么样的湾区称得上世界级湾区,需要什么条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从港澳来讲,首先看现代化水平、治理水平和经济人均GDP的水平,应该跟剩下的三个湾区差别不是很大。“下一步,怎么能让整个广东够达港澳一样的人均水平、治理水平或者国际化水平,我觉得未来40年要非常努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 在他看来,如果广东发展水平——包括现代化水平、法制化水平、市场化水平等能达到港澳的水平,就是世界一流的国际化。“原因非常简单,香港的经济自由度连续25年世界第一,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在货运方面已经长期世界第一。香港的营商环境世界第四。香港的投资环境,非常开放。实际上香港很多的指标都是世界第一。什么叫世界第一?就是东京、纽约、伦敦统统做不过它,世界第一就是中国人加上好制度。现在粤港澳都是中国人,下一步怎么能在好的制度方面向高标准看齐。” 规划明确了湾区涉及的城市,并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定位和分工,对此张燕生认为,各个不同城市和区域的定位都非常精准。比如极点带动,实际上就是三个极点: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中心城市主要讲的还是香港、澳门、广州、深圳,提出来了7个重要的节点城市。从这个角度讲,规划对整个粤港澳空间的布局、定位是很精准的。 详细看,所谓三个极点,毫无疑问就是香港的金融和深圳的创新,广州的商贸和佛山的传统制造业,澳门的文化娱乐和珠海的绿色经济,确实可以形成三个非常不同的极点带动。 比如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实际上是凸显了香港“世界级的优势”。香港的金融、航运、贸易、航空枢纽属于世界级,整个大湾区规划,就是非常明确要巩固和提升香港这几方面的优势。 再比如深圳,它的国际科技创新优势非常明显。用一个指标衡量就是研发强度——深圳的研发强度是4.13%,香港的研发强度是0.76%,广州是2.5%,从创新来讲,都没有办法跟深圳相比;而7个重要支点城市,在制造业方面也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且经济规模在那儿,如佛山经济体量已将近1万亿放在别的省里,那都是不可低估的重要支点城市。 这正是珠三角地区的特点——差异化分工的特色非常明显。可以说中国任何一个地方或者区域的差异化都没有粤港澳那么大。因此强强联合的这种综合优势也非常凸显。“我认为这个规划极大地尊重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差异化分工定位。”张燕生补充道。 2.罗彦:宜居生活圈政策详实程度超预期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总规划师罗彦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十分关注。他告诉我们,这份规划的内容很多,但是有一些表述在以往的规划中也曾涉及到,我认为真正的亮点有5个: 第一个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意义,罗彦认为,《纲要》明确了粤港澳大湾区是“一国两制”的新实践探索,港澳地区如何融入国家发展大格局是这个规划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第二个是整个大湾区的发展方向,即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不管是产业还是社会领域,亦或者是其他相关合作领域,创新发展都是《纲要》中一个最主要的内容。”罗彦称。 第三个是宜居生活圈概念。在罗彦看来,宜居生活圈,实际上把粤港澳大湾区涉及到的人文、文化、休闲等各个方面进一步细化了,增加了大湾区在宜居这个领域的深度和广度。 第四个是粤港澳大湾区一些重点平台的建设。比如前海、南沙、横琴自由贸易区,以及以这三个重点平台为基础,涉及到的五六个其它城市,如江门大广海湾,东莞的滨海湾地区,中山和南海等。这几个地方都是通过协同来发展,并且是重点战略的平台。 第五个则是《纲要》明确粤港澳大湾区是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个中心城市作为核心引擎,对于“京津冀”“长三角”来讲,目前都没有这样的表述,说明粤港澳大湾区的确是一个多中心引擎带动的发展格局。 此外,《纲要》中还有一些超出罗彦预期的部分。例如,宜居生活圈涉及的政策非常详实,罗彦认为,这一部分内容也是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现在才出台的主要原因。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在如何打破粤港澳三地在人员流动方面的制度瓶颈,在实现便捷就业,创业,养老等这些方面花了非常多的精力。 另外,“《纲要》中还说明了粤港澳如何作为‘一带一路’重要的支撑地区,如何联合走出去的相关内容。包括对外联合投资,进行园区建设,如何把香港打造成‘一带一路’里面重要的金融投资平台。并且,《纲要》也拓展了香港的定位,明确了香港地区在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的作用以及在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等方面的作用。《纲要》在如何进一步巩固香港的繁荣与稳定方面做了非常多的表述,在一定程度上超出我的预期,但也可以说是合情合理的。”罗彦如是说。 3.张光南:纲要的亮点与突破在于四个“度” 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光南是此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参与研讨者之一,他对这份《纲要》有着深刻的认识。 他说,本《纲要》有四大亮点和突破,分别是四个“度”——温度、高度、广度和深度。第一是温度。本纲要是惠商与惠民的结合。国家改革开放40多年来,国家支持粤港澳地区合作的形式都是投资为主,是“惠商”。而现在,国家支持不再局限于投资方面,《纲要》也对民众的优质生活圈、老百姓的生活等方面都做了很大篇幅的介绍,其中包括环境保护、低碳发展、宜居宜业等,这些都是跟优质生活有关系,与“惠民”相关。“这就表明,国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支持已经涉及到方方面面和各个群体。从这个角度来讲看,这个规划对各个群体的人都是具有温度的。”张光南说。 城叔注意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成为本《纲要》的主要章节。《纲要》提到,要共享发展,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其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又被细分为打造生态防护屏障、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创新绿色低碳发展等几个方面;优质生活圈的打造则是从教育和人才高地建设、共建人文湾区、构筑休闲湾区、拓展就业创业空间、塑造健康湾区及促进社会保障和社会治理合作等方面入手。 张光南表示,本《纲要》的第二大亮点是其高度。在他看来,过去的粤港澳合作是区域之间的合作,比如是广东、香港和澳门的三地之间的城市合作,或者产业合作,而如今却是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合作,所以是有高度的。 《纲要》的第三个亮点是广度。张光南告诉我们,这是因为这个纲要不仅涉及到经济发展,还囊括社会发展、文化、环境等方面。所以覆盖面是非常大的,十分全面。第四个亮点是有深度。“这个深度是每一项发展都不再是概括性的、宏观性的内容。它会在这个基础上做一些很具体的政策性、突破性的内容,为下一步的实施提供依据和方向。”张光南说。 张光南总结道,在他看来,此次出台的规划纲无论是从国家层面、粤港澳的区域层面,以及粤港澳的市民层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他解释说,“既有教育,也有医疗,还有制造业等各个方面。如果对应到我们部委的话,应该说所有部委相关的管理部分都有包括在里面。包括普通老百姓到内地或香港生活和旅游、食物安全、食品进出口等等都有相关的突破。应该说,这个纲要使每一个群体,无论是产业界,还是普通的市民都能够从中获得其发展的红利。” 张光南补充称,这个《纲要》对于粤港澳大湾区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还在于,首先是从区域合作上升到了国家战略,融入了国家大局,助力国家发展,同时国家也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其次,纲要在粤港澳过去40多年的合作基础上,为三地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通畅也带来新的契机。因为随着合作的深入,一定会存在一些“一国两制”、三个独立关税区域之间的协调的问题。《纲要》上升到国家层面,就比较容易实现上述这些政策突破。
粤港澳 大湾区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