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专访南方基金董事长张海波:唯有创造价值,才能共享价值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7-30 09:52:21

从过去20年来看,正所谓基金赚钱而持有人不赚钱,成为过去的常态。随着国内金融市场不断开放和发展,竞争加剧,持有人的投资感受以及赚钱需求越来越受重视,不断提升客户体验也许才是基金公司下一个创新“蓝海”。

近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了南方基金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海波,话题就对准了这些行业痛点。

每经记者 宋双    每经编辑 肖芮冬    

2018年,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公募基金20周年。

时间本身并不会说话,但却值得我们反思过去,展望未来。公募基金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已经20年,普惠金融地位不变,合法合规性一直走在资管行业最前列;其盈利模式也非常简单,就是按照管理规模提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当然,非公募业务兴起之后,基金管理人也能赚取管理费之外的利润。

从过去20年来看,虽然基金长期盈利及分红数据可观,但持有人实际享受到的投资收益却是有限的,正所谓基金赚钱而持有人不赚钱,成为过去的常态。

根据信托规则,这也无可厚非。不过,随着国内金融市场不断开放和发展,竞争加剧,持有人的投资感受以及赚钱需求越来越受重视,不断提升客户体验这也许才是基金公司下一个创新“蓝海”。

对此,南方基金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海波近期面对《每日经济新闻》的采访,话题就对准了这些行业痛点,他提出“唯有创造价值,才能共享价值”的理念。

南方基金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海波

寻解行业问题

毋庸置疑,公募基金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但同时面临群雄逐鹿、全方位竞争的环境。与海外成熟市场的创新大多由市场主导不同,中国金融市场的创新机制仍有待完善,部分金融产品还处于模仿国外同类产品的阶段。中国投资者日益增长的金融理财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金融产品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国内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合计规模2.75万亿元,2007年底的规模是2.97万亿元,同期公募总规模从3.3万亿增长到11.5万亿,但权益类基金规模十年基本“零增长”。考虑到部分混合型基金为打新基金,如果从基金实际持有股票市值看,权益类基金规模更小。

张海波认为,权益类基金规模十年止步不前,展现出公募基金行业存在三种偏离:一是基金盈利与投资者获利偏离,尽管长期看基金净值持续上涨,但不少投资者并没有赚到钱;二是基金管理人和投资者的收益目标偏离,基金经理以追求相对业绩为主,而持有人以追求绝对收益为主;三是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的期限定位偏离。基金公司以提升产品净值为目标,专注于长期投资创造财富价值;投资者以获取个人投资盈利为导向,更加关注于短期投资机会。

张海波表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赋能权益类基金发展,南方基金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研究,一边实践一边探索创新方式。张海波认为,基金公司应思考开发适合中国资本市场和投资者情况的产品,针对国际经验做一些改进和尝试,以提高客户体验,带动和促进国内公募基金的良性发展。

张海波直言,公募基金产品类型的丰富,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公募基金应根据国内资本市场和投资者的特点,探索不同的投资理念和费率模式,以增加权益类产品的亮点,吸引投资者更多参与权益市场投资,优化中国基金业产品结构,促进基金业长期持续健康的发展。

探寻实验路径

没有一个行业不是以创新作为驱动的,公募基金也不例外。也只有创新才能解决不断发生的问题。

20年来,公募的创新大致可以分为产品的创新和自身结构的创新。相比之下,产品的创新做得更多,毕竟产品让公募基金实现自身价值。从最初的超长封闭期老封基,再到开放式基金,并演变为股票、混合、货币、债券、QDII等多种类,以及数十种细分产品。

不难发现,那些成功壮大、平稳发展的基金类型,其中有一个规律可以总结,那就是这些都是设计简单,风险适中,对准了广大普通持有人的需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的走势,持有人的偏好,以及政策的调控,一些产品逐渐淘汰,而一些产品则不断升级优化。

市场明显注意到,经过2015年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之后,2016年开始,带封闭期的基金发行越来越多了,一方面为了减少基金经理应付流动性的压力,以及投资的长期性和延续性;另一方面也被动约束了持有人的短期投资行为。

这也引起了一些争论。有观点认为,公募基金发展至今,流动性在所有资管产品之中显得非常可贵,就应该把主动权交给持有人。但也有人指出,在持有人行为并不成熟的当下,适当的约束反倒是有利的,拉长其持有期限,赚取更多收益。毕竟开放式和封闭式的产品都有,大家依然具备选择的权利。

不论市场观点如何,缺少长期投资者和长期投资行为已经成为行业最关心的问题,这确实关乎行业生态。而在张海波看来,产品作为连接投资者与基金公司的载体,是解决持有人痛点的重要抓手。“以客户为中心必须是产品设计的初心,初心不变,才能进一步影响后续的客户服务、投资运作等多个环节。我们认为,通过解决好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各自的痛点,能够真正地做到把投资者的体验和回报放在首位,做到把获得正的绝对收益作为基本门槛,做到把为投资者创造价值作为第一目标。”

南方瑞合亮相

当然,没有任何一只产品能够满足所有的需求,解决全部的问题。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只有不断地发掘真实需求,设计出具备普惠意义的产品,并在合适的时点推出,才算能得上有所作为。

张海波向我们介绍了南方即将发行的一只创新产品,南方瑞合三年定期开放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LOF)(以下简称南方瑞合,501062)。这只产品承载了他和南方的不少理念,包括在合适的时点发合适的产品,与持有人利益一致性的管理费等。

南方瑞合以每3年为一个封闭期,费率设计上首次采用有条件收取管理费的模式:若封闭期收益率为正,则收取1.5%/年的管理费;若封闭期收益率为负或零,则不收取管理费。有条件收取管理费不同于浮动管理费、分档收费等模式,区别在于基金业绩表现再好,也不会存在多提取管理费的情况。

通俗地说,南方瑞合的收费模式就是“给投资者多赚钱,基金公司绝不多拿一分钱管理费;但没给投资者赚钱,基金公司将不收取3年的管理费”。

为什么要在管理费上做创新?张海波是这样认为的,“一般企业的经营逻辑是,企业为客户提供服务或商品,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取相应的回报,实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创造价值’与‘共享价值’的两个过程。公募基金也不例外,我们为投资人提供投资服务是在‘创造价值’,而收取管理费用就是‘共享价值’的具体方式。在南方基金,我们一直在探索‘创造价值’的衡量标准与‘共享价值’的理想方式,我们也坚信只有为投资者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公司才能安安心心地共享价值,实现基业长青。”

张海波表示,只有当产品实现了正收益,投资者才会更加肯定基金公司的价值。基金公司的主动投资创造了价值,基金公司也才因此收取管理费用。这是对唯有创造价值,才能共享价值理念的进一步实践。

南方瑞合将于8月6日在建行托管发行。其也坦言,要说服机构并不容易。“部分合作机构对此种模式可能对管理费用收入产生的影响存在一些顾虑,确实也可能影响他们的当期收入。但是我认为,南方瑞合创新的管理费收入模式,可以让投资者群体、基金公司和销售机构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创造财富,分享价值,最终赢得客户的信赖。”

张海波表示,对于公募基金行业而言,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费收取模式,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产品在技术层面易于复制,但实际投资和销售过程中有天然壁垒,定期开放式相比于普通开放式基金更适合采用有条件收取管理费模式。未来,不排除经过市场的检验之后,“赚钱才收管理费”模式将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

有业内人士表示,2800点左右发行锁定3年期的产品,赚钱是大概率事件,值得认可。公募基金行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满足各类真正需求的产品供应,只有让持有人真正各取所需才能留得住持有人。

注:南方瑞合基金管理费每日计算,逐日累计至每个封闭期的最后一日。经基金管理人与基金托管人双方核对无误后,在每个封闭期的最后一日,若基金份额的期末净值小于或等于期初净值,则该封闭期及前一开放期(若有)内的管理费全额返还至基金资产。基金净值增长的计算不包括持有人认购或交易基金的各项费用。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张海波 南方基金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