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洞见

每经网首页 > 洞见 > 正文

海外投资并购需要一分为二来看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7-20 23:40:40

每经编辑 向坤    

向坤

近期,有关一些企业全球投资的事项受到了监管层面的关注。本月18日,发改委发言人称有关部门将继续关注房地产、酒店、影城、体育俱乐部非理性对外投资风险,建议有关企业审慎行事。

而昨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针对中国目前是否继续加强对海外投资审查的记者提问,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国际收支司司长王春英表示,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近日发改委和商务部等相关管理部门都作出了回应,支持国内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真实合规的对外投资活动;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商业原则和国际惯例的对外投资,尤其是支持企业投资和经营“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外汇局对外投资外汇管理政策是一贯的、稳定的,将坚持几个“不变”:始终坚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不变,坚持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方针不变,坚持支持合法合规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向不变,坚持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中注意防范对外投资风险的原则不变。

从当前的国际金融环境来看,不确定性比较强,美联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并启动加息进程,跨境资本流动开始转向,从一些新兴经济体流出。多国外汇资金的大进大出,显示出国际套利资本活跃的迹象。在这一大背景下,一些国内企业的海外并购用汇量大,会给我国外汇储备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从监管层面来看,出于国家金融秩序的安全考虑,对此予以高度关注显然无可厚非。

仔细分析一些企业的海外并购,可以发现某些企业的海外活跃度很高,海外并购的资产十分丰富多元,从酒店、名画到足球队,业务的协同度与其自身主营业务并不一定很高,由此难以分辨企业海外并购的真实目的。甚至有些企业在负债率高企的情况下,还通过种种渠道进行融资,在几个企业主体间进行资金的腾挪。

乐视就是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近一年来乐视资金链断裂,其生态化反战略遭到重挫,显示出企业在根基不牢固的基础上进行快速多元化,往往意味着巨大的风险。

对于上述类型的企业海外并购,从监管的角度而言,需要加强资金流动的审核,避免资金的脱实向虚,显然正当其时。

不过对于企业的海外并购也需要一分为二来看待,毕竟有很多企业也是希望能够配合企业战略转型,在依靠自身的资产难以完成转型的情况下,通过收购加快转型速度,比如美的收购库卡机器人就是这类“走出去”的典型案例,对此不管是资本市场还是舆论,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中国企业正在努力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转型,进入一些高附加值的领域,或者从纯粹的制造业转型向制造服务业转型,这些业务如果与其主业有比较强的协同性,并可以增强用户体验,满足用户的全方位需求,笔者认为这是值得鼓励的。

从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理论来看,企业多元化经营分为不相关多元化,相关多元化和低度多元化集中。从美国企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很多企业在高度的多元化之后又出现了固守本业的现象,集中于几个能够发挥协同效应的产业。因此对于企业海外并购是否涉及资产转移,从产业协同性角度加以分析是一个重要维度。

近期国家外汇局副局长杨国中发表了《支持符合国家战略规划的跨境并购》一文,文中表示将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对外合理投资,支持符合“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规划和能够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为目的的跨境并购。坚持在真实性合规性基础上,满足市场主体合理用汇需求。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外汇流出,更好兼顾便利化与防风险的双重目标。

笔者认为,上述表态基本代表了监管层的意见,即国家是支持企业海外投资并购的。在早些年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并购以央企、国企为主,但是在初期也出现了一些情况。近些年中国的民营企业也在积极走出去,这都显示了中国企业希望能够积极走出去获得更大市场的需求,这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不管所有制如何,都应该鼓励在符合国家战略和符合国家监管政策下的走出去。

民企的大规模海外投资是新时期出现的新现象,需要在监管层面给予更多的关注,这同样也需要企业和监管层进行更多的沟通。中国企业的实力逐渐增强,大量的企业已经走到从成长期到成熟期的阶段,需要在海外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而国家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够提升供给质量。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也是希望中国企业能够更好地走出去,提升中国企业的影响力,从全球层面布局产业链。

当前中国的很多企业不管其所有制属性如何,都已经拥有了庞大的体量,也因此而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对资本运用也越来越娴熟。监管层对企业海外投资并购进行关注,这一方面是对中国企业负责的体现;但另一方面也需要在对金融风险进行甄别和防范的基础上,保障那些真正想要“走出去”干一番事业的合法合规经营企业的利益。(作者为财经时评人)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向坤 近期,有关一些企业全球投资的事项受到了监管层面的关注。本月18日,发改委发言人称有关部门将继续关注房地产、酒店、影城、体育俱乐部非理性对外投资风险,建议有关企业审慎行事。 而昨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针对中国目前是否继续加强对海外投资审查的记者提问,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国际收支司司长王春英表示,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近日发改委和商务部等相关管理部门都作出了回应,支持国内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真实合规的对外投资活动;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商业原则和国际惯例的对外投资,尤其是支持企业投资和经营“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外汇局对外投资外汇管理政策是一贯的、稳定的,将坚持几个“不变”:始终坚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不变,坚持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方针不变,坚持支持合法合规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向不变,坚持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中注意防范对外投资风险的原则不变。 从当前的国际金融环境来看,不确定性比较强,美联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并启动加息进程,跨境资本流动开始转向,从一些新兴经济体流出。多国外汇资金的大进大出,显示出国际套利资本活跃的迹象。在这一大背景下,一些国内企业的海外并购用汇量大,会给我国外汇储备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从监管层面来看,出于国家金融秩序的安全考虑,对此予以高度关注显然无可厚非。 仔细分析一些企业的海外并购,可以发现某些企业的海外活跃度很高,海外并购的资产十分丰富多元,从酒店、名画到足球队,业务的协同度与其自身主营业务并不一定很高,由此难以分辨企业海外并购的真实目的。甚至有些企业在负债率高企的情况下,还通过种种渠道进行融资,在几个企业主体间进行资金的腾挪。 乐视就是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近一年来乐视资金链断裂,其生态化反战略遭到重挫,显示出企业在根基不牢固的基础上进行快速多元化,往往意味着巨大的风险。 对于上述类型的企业海外并购,从监管的角度而言,需要加强资金流动的审核,避免资金的脱实向虚,显然正当其时。 不过对于企业的海外并购也需要一分为二来看待,毕竟有很多企业也是希望能够配合企业战略转型,在依靠自身的资产难以完成转型的情况下,通过收购加快转型速度,比如美的收购库卡机器人就是这类“走出去”的典型案例,对此不管是资本市场还是舆论,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中国企业正在努力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转型,进入一些高附加值的领域,或者从纯粹的制造业转型向制造服务业转型,这些业务如果与其主业有比较强的协同性,并可以增强用户体验,满足用户的全方位需求,笔者认为这是值得鼓励的。 从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理论来看,企业多元化经营分为不相关多元化,相关多元化和低度多元化集中。从美国企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很多企业在高度的多元化之后又出现了固守本业的现象,集中于几个能够发挥协同效应的产业。因此对于企业海外并购是否涉及资产转移,从产业协同性角度加以分析是一个重要维度。 近期国家外汇局副局长杨国中发表了《支持符合国家战略规划的跨境并购》一文,文中表示将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对外合理投资,支持符合“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规划和能够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为目的的跨境并购。坚持在真实性合规性基础上,满足市场主体合理用汇需求。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外汇流出,更好兼顾便利化与防风险的双重目标。 笔者认为,上述表态基本代表了监管层的意见,即国家是支持企业海外投资并购的。在早些年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并购以央企、国企为主,但是在初期也出现了一些情况。近些年中国的民营企业也在积极走出去,这都显示了中国企业希望能够积极走出去获得更大市场的需求,这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不管所有制如何,都应该鼓励在符合国家战略和符合国家监管政策下的走出去。 民企的大规模海外投资是新时期出现的新现象,需要在监管层面给予更多的关注,这同样也需要企业和监管层进行更多的沟通。中国企业的实力逐渐增强,大量的企业已经走到从成长期到成熟期的阶段,需要在海外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而国家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够提升供给质量。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也是希望中国企业能够更好地走出去,提升中国企业的影响力,从全球层面布局产业链。 当前中国的很多企业不管其所有制属性如何,都已经拥有了庞大的体量,也因此而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对资本运用也越来越娴熟。监管层对企业海外投资并购进行关注,这一方面是对中国企业负责的体现;但另一方面也需要在对金融风险进行甄别和防范的基础上,保障那些真正想要“走出去”干一番事业的合法合规经营企业的利益。(作者为财经时评人)
海外投资 走出去 金融监管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