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股市导读

每经网首页 > 股市导读 > 正文

遇见下一个牛市:我国艺术品消费或迎爆发性增长

每经网 2015-04-26 22:51:02

西方国家对于艺术品消费已经习以为常。而我国艺术品消费市场目前的一些条件及变化,已经呈现出可喜的迹象,也许我们正站在爆发前夜,前景相当诱人。面对这一极有潜力的消费金矿,人们应该如何淘金?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宋双    

艺术品交易真相:别轻易投资 让升值成为消费的附加值


每经记者 宋双

艺术品市场处于爆发前夜,前景相当诱人。面对这一极有潜力的消费金矿,人们应该如何淘金?

但首先应该区别两个概念:艺术品消费与艺术品投资,尽管时常被混为一谈,但却完全不同。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每日经济新闻理财部微信公众号“火山财富”(微信号:huoshan5188)

《名利场》说,每个人都有享受艺术的权利。艺术品是人类最高贵的创造,是一个人所能拥有的最美妙的物品。

看一看,多美好。因此艺术品消费是享受的,随心所欲的。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艺术品投资则非易事,甚至于投资艺术品最好的方式可能是——不投。价格翻倍的艺术品,绝大多数都是权贵与富豪的玩物,甚至不会出现在普通人视线之内。因此,与其费劲心机猜黑马,不如不抱任何希望地按照自己的喜好选白马,说不定还能捕获漏网之鱼。

艺术品消费是“随性”的

如果不讲究投资回报,纯粹的艺术品消费其实是惬意而又享受的一件事。

也正如《艺术品交易这一行》书中所说,艺术品是一种“体验的商品”,艺术品是一种带有“社会资本”的“消费商品”。对它的占有常被看作是一种正面的上瘾行为:人们购买得越多,对它的占有欲就越大。

纯粹出于喜好的消费,天马行空,难分高下,更遑论对错。

国际策展人、摩艺文化艺术总监李宓儿始终认为,艺术是生活的一部分。对于中产阶级来说,她推荐著名收藏家安思远的一句名言:“如果你无意与这件作品朝夕相对,那就千万不要收藏它。”

“不论是大师也好,年轻的艺术家也好,只要其作品能够给你带来一种真挚情感的共鸣,就是一件好的作品”,李宓儿说。

感情需要培养,喜好也是。一般来说,要成功获得欣赏艺术的能力,就必须投入起码的时间。首先,投资在教育时间上的经济手段必须存在。其次,随着文化实践的发展和艺术品编码的复杂化,要求欣赏者具备越来越广博的知识背景。

正因为艺术需要体验和感受,这意味着对艺术品的品质人们常常不可能事先了解,这样就对缺乏专业知识的买主不利。

因此除了多看多了解,也没有更多途径。李宓儿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建议,“日常可以多增加对艺术鉴赏的培训与培养。提升自己的修养、眼光和品味,多看好的展览,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等,培养自己的见识、眼力”。

艺术是一种沉溺,当下个人消费的增加会引起将来消费的增加。随着时间的流逝,艺术的相对消费会提高,不是因为品味的变化,而是因为其他与艺术相关的价值如经验、理解和别的人力投入,也凝聚到艺术品中,增加了它的影子价格。知道得越多,你就会越欣赏它。这即是说有一个自我加强的体系存在:随着欣赏能力的提高,艺术消费会随之增加,满足感也会随之增加。

去过西方国家旅游都知道,画廊是很常见的;而中国现有的画廊,常常只聚集在大城市一隅。以美国为例,据《艺术品价格原理》一书介绍,“在美国的许多城市,分布着很多规模不等的画廊,经常会有市民流连其中,间或扛一幅画回家。大多普通的美国家庭,都会有装饰性的油画陈设,仅2006年全国进口装饰用油画就高达40亿美元。

艺术品之投资“真相”

相比单纯的消费,艺术品投资则复杂得多。

王槄专注于艺术互联网研究,其对于艺术品投资的观点非常明确:“普通人可以专注消费,但是别太寄望于投资艺术品赚钱。把艺术品升值看作消费的附加值”。

王槄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任何投资都是讲求回报的,艺术投资也不例外。当卖方鼓吹投资其手中的艺术品未来增值不菲,基本都是讲大话。事实是,长达100年时间里,能被公认取得很高艺术成就的艺术家最多不过几十位,而能够大幅增值的作品往往集中于那几十位艺术家身上。这些作品既不会随随便便就出现在电商平台,也不会被画廊挂出来任人围观,即是说几乎不会出现在普通投资者的视线范围之内,它们仅在权贵之间流动。”

“总而言之,艺术品投资是一个非常小众的市场”,王槄认为。

正如《名利场》一书所描述的,“艺术市场容易被合法操纵。在任何其他行业里会被称为内幕交易的事情,在艺术市场上不过是一次友好的谈话。这样的行为在艺术市场里完全合法,以后也将是合法的,因为艺术交易无法进行国际管制。而且这个市场可以随意定价,因为从根本上来说价格是由想象和期望决定的。商人们在19世纪后半叶占领了伦敦、巴黎和纽约的艺术品市场后,他们一直在利用艺术品牟利。再到2009年之后对中国古典艺术节的作品进行的炒作。”

成都画廊协会副会书长、名堂基金董事长方临同样认为,“艺术投资门槛很高,不像人们想象般容易。最困难的是艺术品价值如何确定,变现渠道也很特殊,想要退出不容易”。方临认为,如果有规律可循,艺术就不是艺术、而是科学了。

不过从投资的角度,人们一直执着于寻找规律,例如将证券市场与艺术品市场进行比较历来有之;也诚如《艺术品交易这一行》一书所分析的,艺术品市场的平衡机制较证券市场更加微弱。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每日经济新闻理财部微信公众号“火山财富”(微信号:huoshan5188)

某一只股票的总量由众多完全一样的证券组成,彼此之间可以进行完全替换,而即使是同一艺术家的作品也不能进行完全替代。股票由许多股东持有,彼此可以作为独立个体进行股票交易;而艺术品的主人往往垄断该艺术品。股票交易频繁而持续,艺术品的交易则不然。

也就是说,投资者必须要了解的是,某只股票的交易可能是持续性的,但某件艺术品的交易可能会隔几十年。一种资产的基本价值是为人所知的,它是预期流动收入的当前价值;但艺术品却没有长期的均衡价格。保存和交易艺术品的费用要远远高于股票交易的费用:保险金很高,拍卖时买卖双方都要收费,尽管这些商品有税收优惠。不像股票,艺术品不能主动提供红利,保存艺术品还会因为保险费和维修费而倒贴钱;它是以文化消费和服务的形式给予心里安慰。

投资心切,也有可能上当受骗。尤其是通过非传统渠道和私下交易遭受的损失可能要更高一些,不分中外。记者就曾读到,一对法国夫妇在法国和西班牙的艺术品商店集中地区的市场上和宾馆内,四年间从从事艺术品交易的个体商贩手中购买了价值1250万英镑的珠宝和中国艺术品。两年后,他们才发现他们一直在与一群国际性的吉普赛骗子进行交易。日前,号称中原地区第一大艺术品投资公司的河南泽华珍宝馆连锁有限公司涉嫌非法集资,已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一些交易技巧

当然也不能将消费与投资完全对立。有研究表明,在衡量经济回报的比率时,在同等风险条件下,艺术品的比率要低于其他商品。而成功的投资者往往也是了解艺术品价值一批人:“无论投机何种物品,都是有趣的,因为好的品味和好的投资往往携手并进,合格的投资者因其所获的利益,也算得上是真正的艺术鉴赏家。”

方临熟识多年的一位投资者,其之前对于艺术品一无所知。但凭借对于艺术品市场的莫大兴趣,听从方临建议,通过大量看展览丰富自己、结识业内人士,如今对于艺术品交易已经游刃有余。

这位客户每年保持10万元左右的艺术品投入,在中低端投资群体中很具有代表性。方临总结其经验,“要做艺术投资,首先要与专业艺术机构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丰富自己的信息源。其次选准方向,最好从自己感兴趣的、单一的、有个性的品种逐步进入,再慢慢丰富藏品。要知道,决定艺术投资的成败因素绝不止是艺术,还有市场本身的运作,甚至还有机缘巧合以及艺术家个人身份背景的变化”。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并没有太多机遇直面艺术家。方临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其看中的艺术家主要有三个参考依据,“首先,专业的艺术机构长期对某一位或某一群艺术家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推广和宣传;其次,不止是一个艺术机构,而是多个机构都在对某一艺术家做推广和宣传,这样的艺术家我们会重点关注;其三,当一家艺术机构、多家艺术机构以及藏家,在反复讨价还价中都难以求得某一位作家做作品时,这位艺术家值得引起注意”。

如果相中一件艺术品,如何判断价格是否合理?这确实很难。艺术信息的非透明性往往使得使粗心大意、无专业知识的顾客不知所措。

对此,艺术家朱敬一有一些建议。“艺术品的价格与其价值长期都是不对等的,浮动较大。真正要形成健康稳定、有据可查的价格体系,需要等到整个艺术品市场比较完善之后。大家现在可以做的,是去多个网站寻找艺术家的拍卖记录,进行比价。横比是最重要的,不能是一家机构说了算。买入之前,一定要明白买的这幅作品对于艺术家来说,在他的作品生涯当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而对于价格很高的品种,买入时的宏观经济处于何种趋势,也值得关注”。

朱敬一表示,“除了比较价格之外,还需要比对特殊性,这是投资增值关键。当然这也要求投资者大量的看,如果能看几百个艺术家的作品,心里自然都会有一杆秤,例如可以分辨出这位艺术家与别的艺术家相比,在技巧上有哪些区别,他用了哪些新材料等等;而只有当他和别的艺术家有明显区分的前提下,他的作品价格,未来才会有比较高的抬升的可能性”。

《艺术品交易这一行》书中有这样一段总结:各种艺术品的价格走向是由外部事物所决定的,这一点和股票市场相似。但不同的地方是,艺术品市场中,商品价格的上涨与回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多数人意见的统一与否。尽管商业销售渠道以及公共艺术机构数量众多,但商品价格却一直在无规律地波动,所有商家也不得不顺应这种趋势。鉴赏是商品价格变化很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同时鉴赏的形成与改变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与鉴赏密切相关的另一个因素是“权力”,也会对价格产生影响。

下一个热点:雕塑?

可能没有一位投资者不想要找到这样的艺术家:其作品在短短几年内由1万美元上升到10万美元。但这是不容易的。

在李宓儿看来,“现阶段和下一阶段,具备实用性、装饰性的原作艺术品,是未来艺术消费的主流”。

李宓儿始终认为原作很重要。“可能是来自于街头艺术家的作品,可能是学生作品,但它是一件原作,而非随便在超市买的一件装饰画或者仿制品。”

这与朱敬一的观点有相似之处。朱敬一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我的感受上来说,目前雕塑应该有蛮大的市场。这里指的是小型雕塑,可以当摆件的那种。中国消费者对于雕塑的需求量正在开始增加,这样占据空间、具有实体性的艺术品,会比仅仅挂在墙上的画作更具有特殊性,而且雕塑本身的行业难度也会高一些。除了个人需求之外,现在中国很多公园、酒店对于雕塑和装置的消费量也很大。而绘画这一领域,由于从业人数太多,艺术家太多,从购买者的角度来说选择太多也不一定是好事。有成熟的艺术家,有年轻的艺术家,比价的难度也很大”。

根据王槄了解的情况,目前雕塑市场已经有所启动,十几万、几十万的雕塑都非常好卖。对比画作的平面性,雕塑的立体感有时会带给消费者更多震撼。下一阶段,人王槄认为陶瓷艺术品、红木家具,漆画、雕塑,以及几万元不等的家居化、生活化油画市场都是最具潜力的艺术品细分种类。

方临也认为,艺术雕塑、装置、影像、特殊材料等等作品层出不穷,也引导了人们新的需求。不过“从收藏意义上来说,古典艺术依旧是热点,好作品一定有好价格。”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每日经济新闻理财部微信公众号“火山财富”(微信号:huoshan5188),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关注我们!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