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全部

每经网首页 > 全部 > 正文

温彬:降准稳增长的必要

中国证券报 2014-04-02 10:12:38

随着近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预期政府会出台稳增长刺激政策,并建议降准和降息。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所宏观经济研究主管 温彬

自去年下半年“钱荒”以来,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呼声不断出现。随着近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预期政府会出台稳增长刺激政策,并建议降准和降息。笔者认为,从货币政策前瞻性考虑,降息不必,降准先行。降准不仅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稳健货币政策的转向。

从去年四季度开始,我国经济增长动能有所减弱。今年1-2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8.6%,创下金融危机以来新低。投资、消费和出口增速均低于数年来的平均值。预计一季度GDP增长7.4%,低于全年7.5%的增长目标。今年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精神的第一年,中央政府主要是通过简政放权、改革创新,释放制度红利,给企业松绑,让市场发力。但各项利好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改革措施从出台到落实,不会一蹴而就,对经济增长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也需要一定时间。因此,针对当前经济形势,短期内需要出台一些有针对性的稳增长措施。

采取政策微调的重点是发挥好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推动内需的增长首先要用足、用好财政政策。相对消费而言,增加政府投资具有“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在稳增长和保就业方面效果尤其显著。所以,可以进一步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重大水利、中西部铁路、节能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以此实现短期保增长和长期调结构的双重目标。

不过,积极财政政策要发挥最大效力最终还要货币政策的配合。尽管市场预期货币政策会由中性转向偏松,但笔者认为,即便降准,也不意味着稳健货币政策的转向。

货币理论告诉我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中具有“利斧”效应,为了避免货币供应量的大幅波动,发达国家央行已很少甚至不用这一工具。然而,此项工具在我国则具有特殊意义,作为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其调整变动已不具备衡量货币政策是否转向的作用。

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自2003年9月21日上调至今,已累计变动39次,而1年期贷款利率调整23次,存款利率调整19次。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过去十年净结汇形成的外汇占款大量增加,从2003年2.4万亿元增加到2013年末的26.4万亿元,外汇占款成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最主要的来源。为了减轻基础货币投放对通货膨胀的压力,央行先后采取发行央票以及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对冲外汇占款。由于央票成本高、同时到期后还需滚动发行央票,不能深度“冻结”,故央票余额在2007年达到4.8万亿元的峰值后,随着外汇占款增长放缓,央票作用逐步下降,其余额已减少到目前的5400亿元左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就成为目前唯一的外汇占款对冲工具。

应该说,央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唯一考量就是外汇占款的变动。从今年外汇占款增长趋势看,启动降准是可行的。今年2月中下旬以来,人民币出现连续贬值走势,3月15日央行再次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人民币开始围绕均衡水平双向波动,进而增加跨境套利资金成本,影响热钱流入,我国资本项目或现阶段性逆差,外汇占款总体会出现下降走势,预计全年新增外汇占款1.2-1.4万亿元左右,较上年下降一半,可以适当降准。

更重要的是,降准也是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和满足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的必要之举。随着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银行资金成本正快速上升,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只有1.62%,利率倒挂的低息资产必然促使银行通过提高贷款利率进行转嫁。同时,今年是债务到期的一个高峰,社会融资需求旺盛,因对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加强,信托等渠道融资收缩,表内融资需求增加,今年前两个月人民币信贷占社会融资总量的55.47%,为2012年11月以来新高。实际上,由于信贷额度控制,降准后银行只能增加债券资产的配置,推动债券融资成本下降。受去年流动性紧张的影响,短融和中票发行利率一度高于银行基础贷款利率,令很多高信用等级企业放弃债券融资,这就是为什么近期人民币信贷占社会融资总量比重上升、债券融资占比下降的原因。

责编 邬晓丹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