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A股动态

每经网首页 > A股动态 > 正文

沪国企改革三主线清晰 金融国资整合先行(附股)

中国证券报 2014-03-25 14:11:48

金融国资整合先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突进 国资流动平台启动在即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正紧锣密鼓推进,从近期多家国资集团、上市公司的改革动作不难勾勒出几条主线:金融国资整合先行,如浦发银行收购上海信托控股权、国泰君安收购上海证券部分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发展混合所有制成为重要改革路径,绿地集团借壳上市展示典型样本;国资流动平台即将启动,进入实质运营。

金融国资整合先行

上海国际集团旗下金融企业之间的整合,拉开了上海金融国资改革整合的序幕。

3月17日晚,浦发银行公告称其正与上海国际集团研究受让上海国际信托的控股权等事宜,具体方案尚在研究中。上海市国资委全资子公司上海国际集团合计持有浦发银行24.18%股份,为合并持股第一大股东;同时持有上海信托66.33%股份,为实际控制人。

国泰君安证券收购上海证券也在进一步推进中。国泰君安拟以40亿元以内的价格收购上海证券51%股权。目前上海国际集团合计持有国泰君安46.74%的股权,上海国际集团同时控股上海证券66.67%股权。业内普遍预计股东方的推动会加速此次整合。

自2月26日起,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开始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其所持的华安基金20%股权,华安基金的其他股东均放弃了优先受让权,挂牌期截止时间为2014年3月26日。华安基金目前由5家股东各自平均持股20%,这些股东均有上海国资背景。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上海信托持有华安基金20%的股权,华安基金也被视为上海国际集团的成员企业。

上海国际集团目前仅控股的金融子公司,旗下就有上海信托、上投摩根基金、上海证券、海际大和证券等,未控股的金融子公司更多,包括浦发银行、国泰君安证券、上海农商行、华安基金等。知情人士指出,上海市对上海金融国资改革的最重要步骤是,将上海国际集团打造成金融淡马锡,国资不做经营,而持有股权做监督。

混合所有制改革全面铺开

引入战略投资者、发展混合所有制是上海国资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据上海国资方面人士透露,沪上各国资集团报送改革计划中要求包括主业清晰等方面,部分集团将通过国资减资出让、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发展混合所有制。

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上市已成为上海国资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典型样本。在借壳上市之前,绿地集团通过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将国有股份在绿地集团的比例降至50%以下。按照3月17日绿地借壳金丰投资的重组预案,将使得没有单个股东有足够的权益能单独控制上市公司。在上述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成为上海市国资系统中的多元化混合所有制企业。

1月22日,城投控股公告称,国内PE巨头弘毅投资近18亿元入股公司获国家主管部门最终批准。城投控股的控股股东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拟将其持有的城投控股约2.99亿股(占10%股权)转让给弘毅投资。

上海仪电集团也开始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考虑引进与其业务相关的战略投资者,向物联网、云计算转型。上海国资委网站信息显示,仪电集团2014年将推进非主业调整,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其中,仪电电子已逐步剥离非主营业务,先后转让上海广电电器及上海电视电子进出口有限公司各10%股权;规划主营业务为商业地产的华鑫股份,则以2755.2万元转让上海金陵智能电表有限公司41%股权,剥离制造业资产;民企中安消借壳飞乐股份事宜正在推进。

国资流动平台即将实质运营

上海版“国资改革20条”发布后,上海市深化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工作会议即提出,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关键环节是统一管理、分类监管。其中,“统一管理”就是强化国有资本的统一集中管理、统一平台公开运作。2014年上海将有1-2家国资平台进入实质性运营。

国资流动平台将由具体管理国资国企经营事务,转向产业投资平台监管,最终指向资本运作与管理的“淡马锡式”。国资流动平台将对部分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股权等进行统筹管理和市场化运作,但并不参与企业内部管理,也不干预企业生产运营。

根据上海国资改革意见,未来3-5年内,将使国有资本的80%以上集中在战略产业、基础设施、民生改善领域。这个结构性调整,需要超越集团公司层面来进行。这就意味着上海的众多国资集团之间即将进行整合、划转。

2014年伊始,国资集团之间的整合已经开始。1月1日上海蔬菜集团并入光明食品集团。有接近国资系统的分析人士认为,光明食品集团的定位就是以食品产业链为核心的国资平台,此前已经拥有包括乳业、大米、猪肉、蜂蜜、黄酒在内的多种食品品类,如今将上海蔬菜集团并入,一方面扩充了光明集团的业务板块,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固光明在上海的食品、农业板块核心龙头的地位。

近期又有消息指出,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有资本流动平台,改革也将启动。3月15日,国盛集团全资子公司上海建材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棱光实业年报显示,将“围绕国家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上海国资改革加快产业转型的部署及公司发展以清洁能源为主的新材料的战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国资控股上市公司的优势,努力创新转型,寻求和把控改革发展的机遇。”2014年,公司将进一步谋求产业转型,包括“积极展开对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相关项目的调研和论证,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平台优势”等手段。

中华企业:“大集团、小公司”样板

地产集团整体上市,是上海房地产国资改革的另一重头戏。而中华企业(600675,SH)国资改革的动作在2013年内已有所体现,7月,中华企业公告称,公司以12.76亿元整体收购上海房地集团剩余的60%股权,实现对其的整体收购。

业内人士认为,中华企业符合“大集团、小公司”特征,大股东上海地产集团与公司存在同业竞争问题,上海地产集团旗下还有中星地产等优质房地产资产,总体规模不亚于上市公司,如未来注入上市公司将明显增加公司实力。

据统计,截至2013年上半年,中华企业在上海开发的项目总共有6个,总建筑面积达到160万平方米。中星地产官方网站显示,目前,中星地产旗下共有11个项目在售在建,总建筑面积超过180万平方米。同时,中星地产还持有绿地集团9.65%股权。

城投控股:围绕“大环境”主线布局

在上海国资改革进程中,上海城投下属的城投控股(600649,SH)因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产业布局而被外界视作一个样本。2013年4月,上海城投和弘毅股权投资基金中心签订股份转让协议,前者将其持有的城投控股约2.99亿股(约占股本10%)以6元/股的价格转让给后者,上海城投仍是大股东,弘毅投资则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广证恒生分析指出,弘毅投资入股主要是看中其围绕“大环境”主线进行的环保企业转型以及环保产业的巨大发展空间,弘毅投资将为城投控股带来国企改制、公司治理以及资本运作经验,提升市场化能力及竞争力。

目前,城投控股在垃圾焚烧发电领域的合计处理能力超过10550吨/日,已投运能力5700吨/日,2013年上半年完成的生活垃圾焚烧量78.23万吨,同比增长53%,上网电量近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

友谊股份:最受益上海国资改革

友谊股份(600827,SH)已吸收合并百联股份,后续如实施股权激励则公司业绩提升空间较大。

宏源证券认为,友谊股份将有望成为上海国资改革受益最大的上市公司。首先,公司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从营业收入看是上海最大的零售上市公司);其次,公司是上海市零售企业中唯一覆盖零售全业态的零售企业(特别是购物中心、奥特莱斯和便利店都是能够有效对抗电商冲击的零售业态);第三,公司主要业务集中于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将有望受益于自贸区带来的改革红利);此外,公司净利率在目前上海零售企业中最低,在国企改革细则进一步明确后,公司激励机制将进一步优化,公司净利率提升空间大,同时公司目前PE、PB估值均处于上海零售企业中最低水平,未来业绩改善后市场表现弹性值得期待。

海通证券测算,公司百货门店总面积约260万平米,自有物业占比68%,重估价值显著,根据RNAV测算,每股价值近30元。

责编 吴永久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