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上海自贸区有望设离岸黄金市场

2013-12-06 01:33:35

中国的黄金市场有望依托上海自贸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每经编辑|每经记者 袁君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袁君 发自上海

中国的黄金市场有望依托上海自贸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12月5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党委书记、理事长许罗德在2013第八届中国黄金与贵金属峰会上公开表示,上海黄金交易所考虑在上海自贸区建设离岸的国际黄金市场,针对人民币跨境使用,将推出面向国际投资者、离岸投资人的产品,具体方案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

某贵金属分析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可能的情况有:一是将现有的产品放到自贸区离岸黄金市场,让国外的投资者进行交易;二是根据国外投资者的特点再设计一些产品,比如设计以美元来报价的产品。“有可能设计一款产品,既有人民币报价,又有美元报价的,类似纸黄金的交易品种。”

记者致电上海黄金交易所询问关于上述离岸国际黄金市场运作的具体研究细节,但并未获得回复。

“不过,我认为人民币报价的可能性还是大一些,因为实质上国内的商品要往外面推,用人民币来报价最合适的就是黄金和原油,这是全世界两个交易量最大的品种,市场流动性高,价格又是国际化的。”上述分析师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国内黄金市场交易规模和频度正在大幅增加。“上海黄金交易所今年前11个月黄金交易量达9800多吨,大幅超过去年同期,从消费需求看,中国目前黄金首饰需求量已经超过印度,未来有望成为第一消费大国。”许罗德说。

2012年,上海黄金交易所的现货日均交易量仅为英国伦敦金银市场协会的4.7%,国际化程度远远不足,中国民主同盟上海市委员会专职副主委方荣表示,上海可配合出台离岸交易优惠政策,开放吸收重量级的国际黄金交易商,为离岸黄金市场会员,全面扩大上海金银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影响力。

随着上海自贸区挂牌成立,离岸金融业务成为自贸区建设中颇令人期待的一环。许罗德表示,在自贸区设立的黄金“国际板”将采取公司制,而且只是个开始,目标是将上海黄金交易所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交易市场。

一位不愿具名的贵金属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自贸区离岸黄金交易市场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工具,因为直接推人民币国际化会比较困难,风险也比较大。但随着11月22日上海自贸区首家能源类衍生品交易所挂牌成立,自贸区离岸黄金交易市场正好与之相匹配,有利于形成上海在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