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头条

每经网首页 > 头条 > 正文

“智公造城”需兼顾生态平衡

2013-05-29 01:18:08

不管技术与现实条件如何,“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表面上反映的是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的决心,实则与新型城镇化要旨背道而驰。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项峥(经济学博士)

久困于“两山夹一河”的兰州,抡起了开山巨斧,试图推掉700个山头再造一座兰州新城,其豪情壮志堪称现代“智公”。过去愚公移山,依靠的是最原始的劳动工具,形象的比喻,“劳动基本靠手,运输基本靠走”,真正考验的是愚公的恒久之心。现在,“智公造城”,有了现代建筑领域的高端技术和大型机械设备,瞬间可以平掉一个山头,但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真正需要考验的是综合生态环境治理智慧。

过去,我们推崇“人定胜天”,相信人的主观创造能力。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我们经过百折不挠的坚持与拼搏,创造出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社会,印证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人大体要处于一个主动、从容的地位。但也不容忽视,人类的活动,给我们生存与发展的地球留下了不可逆转、不可磨灭的痕迹。生态环境的恶化,温室气体效应,空气与水的污染,经过常年的积累,已经出现质的飞跃。我们曾经熟悉的环境,正日益恶化,面目全非,而生态环境已经极度脆弱。这种教训在全球、在中国、在兰州都有切肤感受。

在水资源并不丰富的兰州,长期面临着干旱的威胁。而对绿色与生态的渴望,已经成为全体兰州人民的共同梦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兰州人民在全国曾创造 “背冰上山植树造林”的奇迹,如今兰州南北两座山已基本绿化了。

可见,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既要加强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满足人们对美好环境的期盼,又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努力建设现代化城市,已经成为地方政府是否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标尺。但遗憾的是,过去的开发区热,已经蔓延成为部分地方政府的 “造城运动”。不管技术与现实条件如何,“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表面上反映的是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的决心,实则与新型城镇化要旨背道而驰。

推进城镇化,并不是简单的造城运动,农业人口有序转移是关键。即使把山推掉,把沟填平,城市高楼拔地而起,若没有产业的支撑,农民进城没有收入,那就成了“空城”。而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在短期内没有可能再恢复。所谓“削山、填沟、造地、建城”,目的就是建城,而不是要真正实现生态建设文明。 从本质上说,部分地方政府热衷于“造城运动”,仍然是过去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延续,是以土地为中心政府经济治理的集中体现。为什么要造城?因为土地出让可带来收入,可以在短期内增加GDP,而全然不顾资金的约束、产业的发展以及生态的保护。这种情况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任务十分艰巨,固有、传统与落后的意识仍占据一定的主导地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因此,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现代“智公造城”,要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