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个股聚焦

每经网首页 > 个股聚焦 > 正文

国有大行:“十字路口”的抉择

2012-10-23 01:33:32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万敏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万敏 发自北京

整个经济走在“拐点”附近,国有大银行们同样如此。

尽管经过了十年的改革,国有大行无论是在资产规模,还是在风险控制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善。不过有些遗憾的是,这些“庞然大物”在坚持市场化运作的同时,还受到体制的约束,这其中的取舍和斡旋极富“艺术性”。那么,国有大行的未来发展之路,将如何抉择?

在2011年整体经济动荡的背景下,某股份制银行董事长在一次银行会议上公开宣称,国有大行的领导是“国家发工资”,国家需要你出手的时候,怎么能不讲政治?这位董事长的发言赢得了当天现场部分参会人士的热烈掌声,更多在座人士却是陷入了沉思。

2012年,随着整个经济发展放缓了脚步,不良“双降”似乎难以避免。主要股权为国资所有,难以完全脱去行政色彩的国有商业银行怎样处理与政府、市场之间的关系?一直以大型国企为客户的国有银行,在转向了中小企业贷款,甚至是小微企业贷款的时候,将怎样转变?

不良“双降”时代已逝

伴随经济增速的放缓,国有银行的风险正慢慢显现。

根据已公布的中报来看,5家国有大型银行虽然保住了不良贷款率下降的指标,但在不良贷款余额的问题上却不容乐观。除农行和建行之外,中行、工行和交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均出现了上升。

在半年报发布会上,建行副行长陈佐夫明确表示,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下半年继续保持不良的双降“不太现实”。

广发证券银行分析师沐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经济下行期间,银行的资产质量随之出现波动很正常,不变才是不正常。”

在经济向好的周期中,企业流动资金充裕,主业经营压力小,投资收益丰厚。不过,这种源自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带来的信心正在减弱。

中国人民银行在2012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了正在发生的变化,“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国内结构调整和扩大内需任务仍然艰巨。”

一位商业银行高层这样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这个经济降速的过程中,银行的经营方式也将接受考验。

从银监会的统计口径来看,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二季度不良贷款余额3020亿元,较上季增多2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0%与上季持平。尽管如此,今年以来出现的部分民营企业资金链断裂现象,则加深了大家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

固有的模式能否持续

对于大型银行来说,对公贷款增速尚保持领先的地位。截至2012年半年末,工行对公贷款余额最多,达到61188亿元,较年初增加4523亿元。按2009~2012年上半年平均增速核算,其年均增长率为19%,处上市银行高位水平。

交行对公贷款余额21896亿元,其4年来年均增速达到21%。中、农、建的对公贷款余额分别为49844亿元、43949亿元、50712亿元,近4年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6%、19%、18%。

从数据不难看出,国有大行的对公贷款仍占据贷款总额的首要位置。

值得关注的是,经济减速的背景下,政府平台贷款和房地产贷款方面,国有大行纷纷通过 “抬高门槛”来控制潜在风险。截至今年6月末,工行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较2011年末减少23亿元,在房地产贷款领域,工商银行的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较2011年末减少了207亿元。

建行高层在半年报公布时表示,对于6.13%的压缩类平台贷款,未来考虑逐步退出。该行上半年房地产开发类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减少13.94亿元,房地产开发贷款为负增长。房地产行业信贷此前最高曾占建行四分之一的信贷余额,近年在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开发贷比重是下降的,目前仅占到该行全部信贷的7%。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也表示,未来对平台贷只减不增,严格落实还款来源。

一位国有大行南方地区分行的一名人士对记者表示,“对公贷款很大一部分是针对各类基建项目和地方融资平台的中长期贷款,由于大银行在地方政府关系上有明显优势,累积了大量这种贷款,但这种模式能否持续?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靠价格说话还是靠关系说话?从长远发展来看,随着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市场化程度加深,很难说这种优势还能否保持。”

改变自外而内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不是最近才出现,其经营不稳定、财务管理不规范、缺乏抵押物等特征是阻碍银行向这个领域拓展的客观原因,但更根本的问题在于,银行可以靠大企业轻松获得息差维持高利润的情况下,做中小企业贷款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实现了对银行大客户的挤出效应后,大银行再开始做中小企业贷款,可能会发现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对于银行来讲,比较优质的中小企业,就是行业竞争争取的对象,而现在这些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不如去年大,因为他们也和大企业在同一个产业链上。资金价格方面,也出现了下降趋势。”中国银行公司金融总部中小企业业务总经理王建在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

更重要的是,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特点与大企业不一样,资金流动“短、频、急”。这就要求银行有更专业的流程、产品、人员与之相配合,这对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国有大行,其组织架构的调整并非易事。

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实行的总分行体制,业务以分支机构而非条线为核心,管理链条很长,总行的战略在基层分支机构能够有效执行,需要相应的流程改造。据记者了解,目前建行和中行都推出了中小企业“信贷工厂”,对业务流程、管理流程、组织流程进行了全面的改造。

“相对于小银行来说,国有大行在中小企业贷款上并不占绝对优势,而更多的是考虑到政策的取向。”一位银行内部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大行更希望通过批量化和流程化来探索一条新路,而不是像小银行那样,一家一家地做。

“订悦2013”—— 《每日经济新闻》大征订活动,订报有礼。http://www.nbd.com.cn/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