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在路上

每经网首页 > 记者在路上 > 正文

北漂人吃在北京

每经网 2012-02-07 08:38:39

北漂人不容易,北漂人的胃更不容易,但我有一特好的心态,你要是爱这个城市,就尝试去爱它给你的一切,如果不能,你就自己改变。

胡健/文

北漂两年,沦为吃货。工作后自赚自花,虽可支配资金远胜于寒窗苦读时代,但难料个人恩格尔系数增速更迅,因而囊中依然羞涩,但近两年对吃的认知却比此前的二十年都要深刻,一一罗列,以飨读者。

下馆子,这一概念如果从1949年建国后开始数起的话,恐怕改革开放以前,这几乎是99%中国人可望不可即的白日梦,而改革开放后至新千年末端,逐渐成为休闲、娱乐、议事与显摆的最好方式之一。

时至今日,大半未成家北漂人的梦靥可能就是吃饭,就是下馆子。我记得我小时候,非常盼望的事情就是去城区,先来一纸杯机打的可乐或者雪碧,然后捱到中午去吃一顿老字号的牛肉蒸饺,或者是父母朋友聚会时候,能够带上我,开场后便闷头猛吃,但这两等美事的频率大约只为一个月一次。

现在事态已经发生了颠覆性转变,我每天中午和晚上都要面临一个决定:“去哪下馆子?”,平衡口袋里金钱与腹中生理需求,我每次按下确认键时都十分为难。

日常篇

不算早餐,我每月需要解决30乘以2,即60顿饭,我不可能每顿都大快朵颐,因为这会导致我的财务系统月中便亮起红灯,而且,即便饭资不是问题,连续肥吃肥喝也并不利于身体健康。

所以,我的选择余地其实并不多,大概分为中式快餐和西式快餐两类。具体细化为成都小吃、订餐、桂林米粉、真功夫、麦当劳、肯德基等等。

选择不多并不会减轻我的选择障碍。就拿成都小吃来说,虽然并不是连锁,但在北京却遍地都是,主营盖饭,价格相对公道,但性价比其实很低。

一份盖饭大约12-15元,菜、饭、肉均不可恭维,此地的饭多为凉饭或者剩饭,吃起来半生不熟不说,而且一盘饭通常粘成几团。每一家成都小吃的盖饭单子都花里胡哨,但实际配菜却大约只有青椒、洋葱,肉质也非常差,猪肉要么就生涩难以下咽,要么就用淀粉抓得爽滑如果冻状。最令人无法安心的还是油,成都小吃的盖饭通常闻起来非常香,每个菜油水也很大,但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肯定是地沟油,因而即便这里上菜速度“迅雷不及掩耳”,也不宜常光顾。

桂林米粉里的米粉全是胶,而且米粉本来就是北方的舶来品,一个月最多也就吃一两次,我猜想,真功夫等中式快餐正是由于成都小吃等个体户经营店铺在健康与口味上的缺陷应运而生。

客观说,真功夫、和合谷等连锁快餐店不错,但不足也显而易见,价格相对偏贵,虽然卫生和口味略好于成都小吃,但品种有些单一,而且菜品花样太少,最关键的是份量不足,往往只按照小女生的份量设计,让我这个大男人往往十分尴尬,我一个男同事也常常这样抱怨:“吉野家的牛肉饭能不能加肉啊?”

麦当劳和肯德基也加入了我的午餐争夺战。麦叔叔和肯爷爷相继推出15-20元的午饭套餐,一杯饮料、一份主食和一份小吃。这对我十分有诱惑力,也在起初诱惑到了我。每天中午信步走入麦当劳,拎一个外卖袋子出来,手里拿着咖啡或者可乐走向单位成为一段时间我的必修课。

但伴随占便宜的喜悦而来的,还有体重的飞速增长,身体油脂过剩而其他营养素缺失导致每天给我产生了巨大的心里压力,在身体还尚未报警前,我便理智地叫停了这一做法。

责编 刘小英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