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评论

每经网首页 > 评论 > 正文

李妍:谁在食品安全伤口上撒“盐”?

2012-02-01 01:16:02

李妍

江苏一公司非法制售“农药废渣盐”案件,近日在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非法制售“农药废渣盐”14000吨,流入全国12个省、市盐业市场,部分“农药废渣盐”冒充食盐流向餐桌。 (1月31日《新京报》)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但如今,地沟油、勾兑醋、毒奶粉带给人们的食品安全阴霾尚未散去,“农药盐”却又登上了人们的餐桌。监管松弛之下,人们的一日三餐不得不仰仗市场良心。靠一己之力规避不了食品安全问题,只能选择一切随遇而安,可最终却也落得一身食品不安全的疑心病。

这一种叫做“食品安全”的病毒,已经让人病入膏肓。就像此番突然曝光的“农药废渣盐”,你不能说它比地沟油更让人震撼,但却也绝不敢说,自己能够从这种农药盐中幸免。只要捋捋那些售毒售假利益链条,看看那些错综复杂的流程与去处,无论是边远农村地区、城郊结合部,还是小型食品加工企业,只要你的身体还需要摄入盐分,就应该知道,在食品不安全的网罗中,谁也无法成为幸免者。

倘若说以往查处的“假盐”,大多是普遍意义上的工业盐,是没有添加碘化钾的“不合格盐”,是没有经过食品专营渠道而是私自加工制作的。那么此番查处的“农药废渣盐”,则是直接从农药残渣中清洗、烘干生产出的。农药对身体的危害不用多说,这种类似于奶制品中的“三聚氰胺”,不仅明显高于美国、欧盟、日本农产品贸易每公斤20毫克的安全标准,对健康更存在潜在危害。而这种将人体当成化学熔炉的制售毒盐案例,是否也只是毒盐贩卖的冰山一角?

每一起食品安全事故背后,必然都隐藏着暴利链条。据案件调查,“农药废渣盐”产业链上每个环节都产生了100%或更高的利润。不仅如此,由于工业盐与食盐市场的流通通道被打开,工业盐企业数量众多,却规模小效益低管理混乱。尤为重要的是,因为有着食盐专营的制度,整个市场利润诱人,大量难受阻滞的工业盐,甚至这种农药废渣盐,通过各种渠道流向食盐市场,牟取暴利,危害公众健康,这实际上正是困扰着盐业安全的一块伤疤。

面对毒盐肆掠,加强监管,提高售假售毒者的违法成本,当然是一个方面。但既然令售假之徒趋之若鹜的暴利,植根于盐业垄断专营之上,这是否也应该让我们对当下的盐业制度细加考量?

在从来都代表着权利与税赋的盐问题上,对于食盐安全,我们需要审视的,不仅是人性之恶,更需要从制度问责、制度梳理,去管制人性的劣质。否则,那部名叫《最后的盐道》的纪录片,也许讲述的真的就只是人性道义与信誉的最后“盐道”,而现在流入全国12个省市的 “毒盐”,不过是在食品安全的伤口上再次撒“盐”。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