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在路上

每经网首页 > 记者在路上 > 正文

面具背后的“相关部门”

每日经济新闻 2010-11-12 18:34:43

张敏

     最近看央视的“新闻1+1”节目,说一名“钉子户”在自家楼顶上与拆迁人员长时间对峙无果后,把汽油浇到自己身上,然后点火自焚的事件。它反映出的矛盾在城市拆迁中很常见,但事件却非常极端,值得关注。

     节目还列举了最近发生的几个类似事件:福州一名被拆迁者在拆迁过程中自焚;贵阳的被拆迁者与拆迁方发生暴力对抗,等等。节目中还有这样一句评论:“如何进行合理安全的拆迁,仍然是摆在相关部门面前的问题。”

     “相关部门”真是个再熟悉不过的字眼,每当无法确定责任主体,或者由于各种原因不能点明时,新闻报道就会以“相关部门”简单带过。实际上,就像这个例子一样,事件的责任通常在于某些政府部门,媒体拿“相关部门”做掩饰,既保存了政府部门的面子,同时也忽悠了群众。因为群众是不会花大量心思去考虑责任主体的,更多人只是逐渐麻木和淡忘。

     作为记者,我在新闻写作中也经常会用到“相关部门”、“相关负责人”的字眼,我甚至习惯了这种写法。从新闻报道的角度看,尽管并不严谨,但也有无奈之处。

     所谓的“相关部门”通常是要害部门,比如国家部委、国有大公司、某些重要行业的协会(如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等。这些部门带有“国字号”背景,握有重要资源,是外界关注的焦点,但由于各种原因,信息公开做得很差。作为跑口记者,需要费尽心思去打交道,这就要求你必须建立自己的内线。

     这样问题就来了。当你就某个敏感话题询问内线时,出于长期维持的良好关系,他会告诉你一些情况,尽管只是些皮毛,但对于毫不知情的外界来说,足以成为一则重要新闻。但是,同样出于长期维持的良好关系,在写稿时,你不能透露他的名字和部门。因为按照规定,他是没有发言权的,记者采访必须要发函,并经过各种审核程序。

     为什么记者不按照常规渠道来采访呢?在跑口记者看来,这是个傻透了的问题。按照对方的工作效率,当他们对问题做出回复的时候,稿件早就失去了时效性,而且回复内容多是空话套话,毫无价值,有些部门甚至从不理会你的采访要求。所以,多数记者早已对“常规渠道”不抱希望,建立内线才是“有效渠道”。

     回到上面的例子中来,根据权责范围,央视节目提到的“相关部门”主要是建设部,之所以称“相关部门”,并非因为担心得罪了内线,事实上,如央视这样的强势媒体,通常是不需要内线的。之所以如此,主要因为央视是“主流媒体”,与国家部委一直有着很好的合作。同时,作为“传声筒”的央视,在报道中尽量减少不和谐因素,也是可以理解的。

     另一方面,城市拆迁问题不只涉及建设部,地方政府、拆迁者、开发商也有责任,再追究下去,也许还会牵涉到历史问题,到底该谁负责,或许连央视都难以说清。而一旦说错了,对方追究起来,这个责任恐怕也是担不起的。所以,央视使用“相关部门”的字眼,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为了自我保护。

     面对强大而冷漠的采访对象,央视尚且退让三分,何况那些“弱小”的媒体?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相关部门”、“相关负责人”等字眼在新闻报道中频繁出现,就像千篇一律的面具般,遮住了那些不负责任的面孔。

     对于握有重要资源、并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相关部门”来说,信息公开是义务,大众也应该拥有知情权。但在傲慢的资本和权力面前,这些权利和义务却不得不卑躬屈膝。朱镕基总理曾说过,“让媒体说话,天塌不下来”,但现在看来,舆论仍然被视为洪水猛兽。到底是堵还是疏?“相关部门”应该认真研究了。
 

责编 杨军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