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中国驻意大利、瑞士、荷兰、西班牙大使馆发布重要提醒!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显示图片

近日,中国驻意大利、瑞士、荷兰、西班牙大使馆发布关于中国公民谨防电信诈骗的提醒。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少婷 摄(资料图)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发布再次提醒在意中国公民谨防电信诈骗

图片来源:中国驻意大利使馆

5月16日,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发布《再次提醒在意中国公民谨防电信诈骗》,内容如下:

近期,有多名旅意侨胞、留学生向我馆反映又有不法分子假冒使领馆工作人员、国内司法机关人员,以各种名义实施电信诈骗,部分同胞还蒙受了较大经济损失。

当前,电信诈骗手段不断迭代升级,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在诈骗过程中说出受害人姓名、工作单位、住址、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降低受害人防范意识,具有较强迷惑性。主要犯罪手法有:冒充公检法等机关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名下银行账户、电话卡、社保卡、医保卡等被冒用;或者称当事人涉嫌洗钱、非法出入境、快递包裹藏毒等违法犯罪,以此要求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配合调查或接受监管,进而实施诈骗。一些诈骗分子还会冒充政府机关人员,以领取补助补贴、奖学金,医保卡、证券、金融账户被冻结,出入境证件异常、失效等为由实施诈骗。不法分子在实施诈骗中会通过技术手段模拟驻外使领馆电话号码行骗,具有极大迷惑性。在此,中国驻意使领馆再次提醒如下:

一、使领馆不会打电话通知侨胞涉案及领取相关文件、包裹等事宜,也不会在电话录音中称电话已转接至所谓“国际刑警中心”或国内公检法机关。请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姓名、住址、家庭情况、银行账户等个人信息。

二、使领馆不会电话通知侨胞进行转账、汇款等涉及金钱交易的事项,更不会索要个人银行帐户信息。凡陌生来电、短信涉及“电话欠费、恶意透支、信息泄露、涉及洗钱、账户不安全”等关键词都可能涉嫌诈骗,切勿轻信。如遇陌生来电表示“不要与家人和朋友联系,以保证他们的安全”,或告知“亲人遇到交通事故”、“孩子被绑架”等信息,并希望尽快转账汇款,此时请务必保持警惕,要尽快通过其他渠道核实情况后再处理,切勿上当受骗。  

 三、如接到疑似诈骗电话,请立即挂断,避免纠缠。若不慎上当受骗,请及时向当地警方报案。如有款项系通过国内银行转账,请尽快向国内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报案并向国内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求助。受害人如无法直接向国内公安机关报案的,可通过国内近亲属向派出所报案,并向国内报案地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请求帮助。

电信诈骗手法千变万化,但不法分子诈取钱财的企图不变。请广大旅意同胞提高防范意识,谨记防范口诀:诈骗手法日益新,诈骗电话莫轻信,号码陌生勿轻接,银行转账要核实,大额汇款要当心,网络诈骗不难防,不贪不给不上当。

中国驻瑞士大使馆发布再次提醒在瑞中国公民防范电信诈骗

图片来源:中国驻瑞士大使馆

5月18日,中国驻瑞士大使馆发布《再次提醒在瑞中国公民防范电信诈骗》,内容如下:

根据部分在瑞中国公民反映,近段时间电信诈骗违法犯罪十分猖獗,有的不幸上当受骗,蒙受财产损失。为进一步提高在瑞中国公民“反诈防诈”意识,驻瑞士使馆整理了近期在瑞士发生的真实案例,供大家参考,引以为鉴:

案例一:3月25日,L先生在网络平台参与转账返利(俗称“杀猪盘”),即向网站账户转账,几天后拿回本金及利润。L先生尝到了几次甜头后,即向对方转账10万人民币,提现时发现该网站已无法登陆,本金也消失无踪。

案例二:4月10日,Z女士接到假冒使馆领保电话的诈骗电话,以当事人被海关查出违禁品为由,将电话转至“某市公安局”,要求提供个人银行账户以配合调查。当事人提供了详细银行账户信息后,被转出150万元人民币。一个月后,犯罪分子再次联系当事人,称调查已结束,需再缴纳50万元保证金后才能归还全部费用。当事人再次转出50万元后被拉黑。

案例三:4月27日,W女士在某社交平台上结识一位男子,该男子请W女士帮忙兑换外币,并许以高额报酬。W女士向身边朋友筹借十余万瑞郎,向该男子转账后被拉黑,共计损失约100万元人民币。

案例四:4月11日,C女士接到假冒使馆领保电话的诈骗电话,称其国内医保账户有问题,需要进行线上办理,并将电话转接至“某市公安局”,要求C女士提供个人信息及银行账户。C女士察觉出了问题,当即挂断电话并拨打了使馆网站显示的领保电话,核实了有关消息,没有上当受骗。

以上真实案例反映了部分人反诈防诈意识较为薄弱,对电信诈骗警惕性还需进一步提高。驻瑞士使馆此前已多次发布关于防范电信诈骗的提醒,但面对诡计多端的电信诈骗招数,反诈防诈任重道远。驻瑞士使馆再次提醒在瑞中国公民:

使馆不会使用国外社交软件同当事人主动联系,也不会通过电话方式通知当事人涉案,更不会在通话过程中将电话转至第三方单位。如接到此类诈骗电话,请务必保持冷静警惕,切勿轻信不实信息,建议直接挂断,不予理会。如对电话内容有任何疑虑,可以按照使馆官网公布的联系方式拨打领保电话予以核实。

如不幸上当受骗,请第一时间向瑞士警方和国内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报案,尽快联系开户行对相关银行账户做应急处置,尽可能挽回经济损失。

中国驻荷兰大使馆发布再次提醒在荷中国公民谨防电信诈骗

图片来源:中国驻荷兰大使馆

5月19日,中国驻荷兰大使馆发布《再次提醒在荷中国公民谨防电信诈骗》,内容如下:

近年来,包括荷兰在内许多国家针对海外中国公民的电信诈骗案也呈频发态势。此类诈骗花样不断翻新,高峰期和低谷期交替出现,几乎从未停歇,给部分中国公民造成精神和财产损失。我馆已就此多次发布防诈反诈领事提醒。从我馆掌握的情况看,在荷中国公民防范意识已明显提高,绝大多数当事人能够较快识破诈骗者企图,但也有一些当事人防范意识不足。为持续营造浓厚反诈氛围,切实提高在荷中国公民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我馆再次郑重提醒,打击诈骗,人人有责,防范电信诈骗,一刻也不能松懈。

一、加强防范意识,谨防陷入骗局。如接到陌生电话通知“包裹被查到违禁物品”、“有文件或包裹未领取”、“签证或居留失效”、“个人信息涉案”、“交通事故”、“孩子被绑架”、“亲人意外身亡”等信息,务必提高警惕,一定要通过其他渠道核实情况后再行处理。

二、防范骗术“更新换代”和诈骗分子“蹭热点”。诈骗分子冒充对象广、行骗手段多,可以是“DHL快递公司”、“荷兰警察局”、“荷兰移民局”、“中国驻荷兰使馆”、“荷兰驻华使馆”、“国内某公安局”、“某省市疾控中心”等等,可能告知当事人“有一份重要快递无人签收”、“签证出现问题”、“护照被盗用”、“卷入一起特大国际金融诈骗案”、“国内就医信息泄露”、“没有及时向使馆上报健康情况”、“造成疫情传播”等等。不过,诈骗分子花样再多,终归要谋财。请不要轻信任何涉及个人财务信息、要求转账或汇款的电话及邮件等,守住不转账、不付钱、不透露个人信息的底线。

三、防范诈骗分子使用技术手段伪装来电号码。诈骗分子完全有能力利用互联网技术将电话号码伪装成中国驻外使领馆或国内行政、司法等部门号码,切忌被表象迷惑。

四、尤其要防范冒充使馆的诈骗电话。中国驻荷兰使馆不会以电话方式通知中国同胞有涉及国内的案件需要处理,更不会为当事人转接国内公安部门或要求当事人回拨任何电话号码进一步联系。即便紧急情况下我馆电话通知当事人上述突发事件,也不会谈及银行账户、转账等事宜。

五、如接到疑似诈骗电话,建议不予置理或拉黑。如不幸被骗,请即向荷兰警方及国内公安机关报警。荷兰报警电话:0900-8844或+31343578844(从荷兰境外拨打),报警网站:www.politie.nl。中国报警电话:110,如无法直接向国内公安机关报案,可通过国内亲属报案,拨打110并要求转接至报案地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即可。

六、建议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该APP由公安部刑事侦查局组织开发,是一款能有效预防诈骗、快速举报诈骗内容的软件。软件包含丰富的防诈骗知识,通过学习可以有效避免发生各种网络诈骗,提高用户的防骗能力,还可以随时向平台举报各种诈骗信息,减少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发布谨防假冒使馆名义的电信诈骗

图片来源: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

5月20日,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发布《谨防假冒使馆名义的电信诈骗》,内容如下:

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使馆工作人员进行电信诈骗。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在此提醒:

一、对可疑来电,不要轻信,不要随意提供个人信息。

二、如需核实,可拨打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24小时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0034-699089086)。

三、建议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有报案和来电预警功能)。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中国驻意大利、瑞士、荷兰、西班牙大使馆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