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减排?华为、隆基、西门子和特锐德都给出了答案……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显示图片

今日(10月17日),2021大梅沙碳中和国际论坛在深圳举办。在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认为,“碳达峰”的路径是“国家-地方-企业”。

那么在“双碳目标”下,作为路径终端的企业应该怎么做?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西门子大中华区智能基础设施集团总经理林斌认为,要从节能技术、供应链、用户端三条路径入手。

华为智慧光伏业务副总裁周涛表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华为数字能源业务已经助力客户实现累计绿色发电4034亿度,累计减少碳排放2亿吨。

西安隆基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新能源)董事长唐旭辉认为,光伏发电将成为推动“碳中和”的主要措施,2050年光伏将成为我国第一大电力来源。特锐德(300001,SZ)董事长于德翔认为,“电动汽车+充电网”是实现2060“碳中和”的最佳路径。

企业的节能减排路径

林斌表示,西门子成立于1847年,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公司追求的目标。西门子早在《巴黎协定》签署之前就做出了承诺,要在2030年之前达到自己的“碳中和”。

林斌说,2014年西门子碳排放大概是220万吨,到了2017年(和2014年相比)减排了25%,到了2020年(相比2014年)减排了50%。

林斌认为,企业的节能减排要从三条路径下手:节能技术、供应链和用户端。

节能技术方面,林斌表示,西门子投入了超过1亿欧元进行节能改造,公司在中国运营的31个业务单元,包括工厂和办公楼,都有明确的节能减排投资和计划。比如北京总部的办公楼,对照明、暖通、水泵等等进行了节能改造。

节能改造的效果如何?林斌说,这些项目每年使北京总部节约122万千瓦的电,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300吨。

其次是供应链。林斌认为,整个工业供应链产生的碳排放大概占全球社会(碳排放)90%,对供应链的管理非常重要。西门子采取了“强制性”措施,在全球建立了所有和西门子合作的供应链的系统数据,在中国针对9000家供应商建立透明的碳减排系统,从本财年开始(西门子财年为每年10月1日至次年9月30日),西门子将会把供应商的碳减排放入对供应商的考核当中。

最后是用户端。林斌称,有数据显示,在中国,楼宇(包括住宅、办公楼等)中的耗电占总耗电约27%,而未来楼宇对社会供电的消耗占比可能会提高到40%。如果能把开关、风控等硬件视作传感器,把传感器收集的信息整合起来,就能对整个用电提供较好的透明度,再通过人工智能方式进行优化,就能最大限度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储能成本是实现“碳中和”的难点

国内许多公司也在节能减排方面加大投入和布局,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周涛表示,想到华为,可能大家在脑海中的印象就是手机或5G网络,实际上这只是华为的一部分。华为也有数字能源业务板块,也是华为的战略板块,主要提供能源基础设施的产品研发和服务。据了解,华为数字能源业务涵盖智能光伏、站点能源、智能电动、数据中心电源等产品。

周涛称,华为从成立之初就投入了相关产品的研发,目前已应用于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于全球三分之一人口。截至6月30日,华为数字能源业务累计绿色发电4034亿度,累计节电124亿度,累计减少碳排放2.0亿吨,相当于植树2.7亿棵。

而隆基新能源则在光伏领域进行了探索,推出了光储充一体绿电车位等产品。公司董事长唐旭辉认为,光伏发电将成为推动碳中和的主要措施。

隆基新能源董事长唐旭辉

图片来源:实习记者 安宇飞 摄

唐旭辉表示,能源结构转型对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起决定性左右,如今光伏发电成本快速下降,已经成为最经济的电力来源。他引用国家能源署数据称,十年前硅片价格100元/片,如今约3元/片,十年前光伏组件30元/瓦,目前约1.6元/瓦。唐旭辉援引《中国光伏发电展望2050》表示,2050年光伏将成为我国第一大电力来源,占比将达到39%以上。

于德翔表示,世界上最大排碳是发电厂烧煤,第二大排碳是汽车烧油,所以“碳中和”就是“让车不烧油,电厂少烧煤”。“汽车不烧油”就是电动化,而“电厂少烧煤”需要风电、光伏、水电等清洁能源。但是风、光、水电存在巨大的波动性和无序性,所以必须配储能,但配上储能行业就“不赚钱”了,储能成本就成为了整个“碳中和”里的难点。

成本的下降需要规模化带动,而新能源汽车正是下游最重要的消费场景之一。据商务部数据,2021年1月~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215.7万辆,同比增长1.9倍。于德翔认为,“电动汽车+充电网”将是实现2060年碳中和的“最佳路径”。

特锐德董事长于德翔

图片来源:实习记者 安宇飞 摄

尽管在不同企业家眼中,实现碳中和目标有不同的路径,但达成这个目标显然无法依赖某条单一的路径。王金南表示,想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十大核心技术:气候模式和碳循环模拟预测技术、清洁能源和智慧储能技术、碳捕集和封存规模化技术、近零排放节能建筑技术、绿色低碳交通技术、现代农业与粮食减碳技术、工业行业零碳工艺变革技术、生态固碳增汇关键工程技术、温室气体排放检测核算技术、气候弹性和适应机制技术。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