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引才迎重大利好:国际人才可创办科技型企业 在深的港澳居民将享“市民待遇”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显示图片

8月1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对外发布。

在人才方面,《意见》指出,支持深圳实行更加开放便利的境外人才引进和出入境管理制度,允许取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国际人才在深圳创办科技型企业、担任科研机构法人代表。

此外,《意见》要求,推动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率先落地,形成以社会保险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推进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民生方面享有“市民待遇”。

那么,深圳将如何吸引境外人才?又将为港澳居民提供哪些生活便利?

境外人才引进更加开放便利

《意见》要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深圳具备条件的各类单位、机构和企业在境外设立科研机构,推动建立全球创新领先城市科技合作组织和平台。

深圳的科技创新成果颇丰。数据显示,深圳2018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4.2%,居全球前列;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1.8万件,连续15年居全国首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合计9155.18亿元,比上年增长9.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8296.63亿元,比上年增长12.73%,已成为全国一面旗帜;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3185家,总量达14415家、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

此外,深圳还积极推动企业和研究机构在海外布局科技园区、创新孵化器和联合创新中心。

“十三五”期间,深圳将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以色列、加拿大等创新资源集聚的国家和地区,分批建设若干海外创新中心。到2020年,海外创新中心建设初见成效,在海外科技项目落地、高端海外人才引进、扩大深圳科技影响力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到2022年,海外创新中心成为深圳创新资源的重要来源,以及深圳在全球科技生态圈的合作枢纽,助力深圳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意见》还指出,支持深圳实行更加开放便利的境外人才引进和出入境管理制度,允许取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国际人才在深圳创办科技型企业、担任科研机构法人代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深圳曾出台过多项举措惠及在深外籍高层次人才、投资者、创新创业人才、留学生、外籍华人等多个领域层面的人群。

今年4月,在深圳举行的第17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深圳论坛上,2018年“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十强评选结果中,上海、北京、合肥、杭州、深圳、苏州、青岛、天津、西安、武汉获此殊荣,而深圳已连续9年上榜。

推动社保服务平台率先落地

《意见》指出,推动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率先落地,形成以社会保险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推进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民生方面享有“市民待遇”。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一卡通”是一个载体,可以让港澳居民与深圳居民率先实现生活的便利化目标,并借此推动深港澳居民生活方式的融合。

港澳居民可享受哪些民生方面的“市民待遇”?林江向记者表示,按照一般理解,“市民待遇”就是港澳居民与深圳居民在享受深圳市政府所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应该是同等对待。

林江举例,港澳居民如果在深圳定居、工作,其子女如果需要在深圳接受基础教育,深圳居民子女享受到的一系列待遇,也应适用于港澳居民子女。再如,深圳居民在基本医疗服务方面的待遇也同样适用于在深圳定居的港澳居民。

林江认为,如此一来,长期困扰港澳居民的诸如在内地无法享受社保待遇等问题将一并得到解决。此举的影响是深远的,深圳的试验作用将增强港澳人士到大湾区的9个城市学习、工作、生活的积极性,从而真正让人的融合带动区域的融合与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