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平高科体制优化不断 科技创新引领中国种业龙头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显示图片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也是中国种业发展的历程。40年来,在党和国家政策指引下,在改革开放浪潮推动下,涌现出了一批种子产业化龙头企业。

以隆平高科为例,1999年,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等共同发起成立隆平高科。目前,隆平高科已经名列世界种业企业第八位,公司水稻市场份额更是全球领先,还有玉米、黄瓜等种子业务领跑全国,2017年收入达到32亿元,净利润7.7亿元。

自成立以来,隆平高科也在不断体制优化,经历了从国有到民营,再到混合所有制的体制转型创新。2016年,中信集团入主后,隆平高科成为一家混合所有制企业。今年12月,隆平高科宣布,最终实际控制人为农业农村部的九三集团中垦(深圳)投资有限公司,其通过受让新大新公司所持股份,进入公司股东名单。

从农业科研院所创办企业到混合所有制的国际化现代种业集团,隆平高科的发展脉络是对改革开放历史沿革的生动诠释,以其为代表的现代种业公司,为中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安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改革开放春风中起航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中国的各行各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成为当时的主旋律,种业也不例外。

从市场主体一穷二白起步,如今,中国种业已成长为千亿级别的产业,以隆平高科为代表的企业,更是扛起民族大旗,在世界种业公司中排名靠前。

回顾改革开放初始,国务院批准了农业部《关于加强种子工作的报告》,提出“四化一供”的方针(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以县为单位统一供种),此后,种业由统购统销向商品化方向发展,进入了产业形成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我国种业发展也迎来春天,科研队伍也日益壮大。

“杂交水稻的研究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当时在国家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国家计委一下子拨款500万元建设研究中心,这是一个天文数字。”1984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袁隆平回忆起当年充满感慨。

实际上,研究中心只是一个缩影。1995年开始,国家种子工程启动,种子公司和管理机构分开,将种子作为一个产业去经营,实行育繁推一体化,改变了以前科研部门育种、种子公司经营各自为政的做法。

1999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国家以改革科研机构管理体制为重点,对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实施企业化转制,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同年6月,隆平高科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共同发起成立。

随着隆平高科的成立,“袁隆平”这一享誉世界的科学家品牌也进一步向企业品牌升级,并在改革开放的政策春风助力下发展壮大,传统科研院所体制难以实现“好品种的大推广”的境况,也迎来质的转变。

中国第一家以著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上市公司也出现在种业,便是前面提到的隆平高科。2000年5月,在市场化春风中,隆平高科正式登陆深交所(000998,SZ)。

此后多年,一系列政策的制定等因素叠加,为隆平高科的持续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隆平高科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逐渐成长为中国种业龙头企业,并向世界优秀的种业公司不断迈进。

在体制创新中飞跃

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是中国经济体制、企业经营体制不断创新发展的四十年,在种子行业,隆平高科更是这其中的见证者、参与者。创立至今,隆平高科不断进行体制优化,经历了从国有到民营,再到混合所有制的体制转型创新。

1999年,隆平高科成立之初,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三者持股比例分别为55%、25%和5%;2004年,湖南新大新受让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的全部国有股权,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隆平高科由此走进民营控股时代;到了2016年,在中央的部署下,国家发改委牵头重要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中信集团入主,其最终控制人为财政部。在此背景下,隆平高科成为由国有资本为第一大股东,民营资本、科研院所、科学家、核心员工等共同持股的典型性混合所有制企业。

回顾每一次的变更,隆平高科顺应着改革开放的潮流,其经历与收获也显得弥足珍贵。

第一阶段,隆平高科主要依托科研单位的支持,事业初创,起步较快。

新大新入主时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决策高效的优势,全面激发隆平高科市场活力,相继完成经营战略规划、自主创新体系搭建、股权上移等重大工作,用十余年时间推动隆平高科成长为中国种业龙头企业。

中信集团的进入也开启了隆平高科全球化的新纪元,此阶段,隆平高科制定了新时期的远景战略及五年战略目标与规划,提出“种业运营+农业服务、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四轮驱动,“内生发展+外延并购”双动力增长,优化决策机制,大力推进信息化、国际化,实现业务大幅增长,迅速跻身全球前十强。

隆平高科的体制创新还在继续着。2018年12月,新大新再度转让隆平高科股份,受让方九三集团中垦(深圳)投资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最终实际控制人为农业农村部。

不得不说,作为全国第一家由农业科研单位牵头发起设立的上市公司,隆平高科代表了中国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方向。上市后,完全市场化的隆平高科也成为全国农科系统改革的一面旗帜。

在科技创新中前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加快推进,种业无疑是先进科技的载体,创新更是必由之路。隆平高科更是用科技创新、品种创新孕育出中国种业龙头企业。

实际上,早在十余年前,隆平高科就着手建立面向市场的创新体系建设,也研发出了更受行业欢迎的品种。

隆平高科公告显示,多年来,公司保持着国内种业最高强度的科研投入,多年保持研发投入达到营业收入的8%以上,2017年研发投入3.2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0.14%,大幅超出国内同行,接近国际领先种业企业水平。

统计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17年,隆平高科累计投入研发经费超过10亿元,大幅领先行业水平。

同时,隆平高科有着中国目前规模领先的商业化育种团队,其种业科学院拥有超过177人的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5岁。此外,其全球专职科研人员超过600人,覆盖水稻、玉米、蔬菜、高粱、小米、食葵等作物育种领域。

高研发投入的成效显而易见。目前,隆平高科全球化的科研体系基本搭建,在全球水稻、玉米主要生态区建有13个水稻育种站、13个玉米育种站、7个蔬菜育种站,基地总面积近万亩。

与此同时,隆平高科也培育出了国内种业领域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目前,隆平高科通过审定及登记的水稻品种515个次,黄瓜品种136个次,玉米品种66个次,辣椒品种42个次,其它作物品种99个次,总计858个次,居国内前列。

2015年,隆平高科陆续推出的“隆两优”、“晶两优”系列品种高产、优质、抗病,推动杂交水稻从高产走向高产与优质并重的时代,成为水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典范。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隆平高科作为种业科技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始终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提高农业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形成高端技术壁垒,打造长期竞争优势,并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隆平高科正在把杂交水稻研发和市场布局扩大到菲律宾、印尼、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也正朝着其制定的“至2025年,进入全球种业企业前五强”目标前行。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