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行业洗牌资本犹豫 秋风中横店苦练内功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显示图片

2018年是会被中国影视行业记住的一年。这一年,高速增长几十年的中国经济步入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影视行业亦站在此节点上。税收问题、明星片酬等问题集中爆发,影视行业十多年高速发展沉积的问题凸显。漩涡与风暴中,《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历时一月东访横店、西行霍尔果斯,前往中国影视公司注册最密集的两个地方,丈量行业生态,厘清矛盾症结,辨明发展方向。

秋天已过了一大半,横店仍是骄阳似火,闷热难当。

朱国强正在为即将在横店举办的影视产业大会琢磨主题词。“根据目前的形势,我曾考虑过要不要用‘共克时艰’。”他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言。

作为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管委会副书记、副主任,朱国强刚刚带了一批东阳市懂影视的银行去北京拜访企业,帮一些注册在横店的影视公司渡过资金燃眉之急。

外有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内有此前影视行业的投资过热降温面临“产量去库存”,再加上自查自纠、限时补税等行业规范整顿措施出台。矫枉的过程中,天性逐利的资本扭头就跑,不少影视公司资金紧张、生存状况严峻,行业洗牌如秋风扫落叶。

距离北京1456公里的横店,从行政单位划分只是一个镇,但却是中国影视产业的重镇。1000家影视公司、600多家艺人工作室注册在这里,从1996年谢晋导演的《鸦片战争》开始,22年来,近2000部影视剧在这里拍摄。

横店像一面镜子,每当变化时,映照出行业万千浮动。9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前往横店深度探访。

临别前见到朱国强,他给大会最终定的主题是“扛起使命再出发”。

“我们都要有担当,作为横店的担当是站在产业的角度谋篇布局,作为企业的担当就是更规范、健康的运营,做出优质精湛的作品。要从大势看行业发展,规范和整顿都是为了让产业行稳致远。”

●剧组经济效应

横店的根基从工业开始,电子电气、医药健康板块的营收体量庞大,但最具辐射效应、最有名的,还是影视。这个产业以其超强的辐射能力,带动了整个横店镇的经济发展。

关于横店与影视结缘的故事,横店人皆耳熟能详。

1996年,香港回归在即,导演谢晋为赶拍《鸦片战争》四处寻景而不得,横店集团徐光荣主动请缨,打造一条“广州街”。在荒岭削山辟地3个月,一座再现南粤旧貌的拍摄基地从无到有,横店影视城从此迈出第一步。1997年《鸦片战争》全国上映,横店一战成名。

即便如此,来横店拍戏仍不够具有吸引力,这里不直通航班、铁路,在当时甚至高速路都没有。为了招徕剧组,2000年,横店喊出“实景基地对剧组拍摄免收场租”的口号。

“以前拍一部戏预算只有三四千万,外景基地拍摄成本对剧组来说压力是很大的。场景免费使用让剧组纷纷而来,这条无形的广告,让横店一辈子受用。”横店集团旗下横店影视城公司内部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影视拍摄基地与旅游服务业务由这家公司负责。

于是在横店镇,秦王宫、明清宫苑、江南水乡、上海滩……穿越数千年的景致应有尽有。这些年,中国三分之二的古装戏在横店取景。美国《好莱坞》杂志的记者来这一看,回去写了篇报道称横店为“中国好莱坞”。

景区拍摄免费的政策沿用至今。摄影棚要收钱,但价格也不高。他们的做法就是薄利多销,配套齐全,服务做到第一。这是横店影视基地的运营哲学。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住房才是横店影视基地最大的一块收入。

一个大剧组成百上千人,到横店一拍戏就是几个月。受益的不仅是影视基地,周边提供服、化、道、专业租赁等配套服务,以及旅游、餐饮、住宿等产业链也相应兴起。

镇中心的步行街,星巴克、一点点、肯德基、进口超市,与都市消费无缝对接。置身其中,很难想象二三十年前这里还是贫瘠泥泞的乡间小路。

而今,鹿晗横店拍完《择天记》,迷妹们前来打卡同款“吃住行”。因为整天在横店拍戏,曾志伟索性投资了一两家酒店。《军师联盟》在横店拍了快一年,《如懿传》驻扎9个月……“你看那套小区,全部是明星买的。”当地人手指一排房子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剧组带来的消费活力随处可见。

“林依晨来横店拍戏的几个月,每天都要来我们这买,她认准这个牌子。”茶饮连锁店老板一边做饮料一边语带骄傲地说。“但最近生意也不是那么景气了,我听说对步行街的夜市宵夜摊影响更大。”他话锋一转。

保持着先发优势的影视基地龙头,也是第一个感受到大环境迎面吹来的风。

●延迟的开机

“在如此大环境不明朗的情况下,别的剧组都在纷纷关停等待,我们还依然能按时开机,非常不容易。”9月,一部拍摄周期90天的45集连续剧在横店开机,开机宴上,出品方代表不无感慨的发言道。

“2018年的内容行业有点冷。资本方面:影视公司股价疲软、IPO受阻、融资困难;内容制作方面:大IP不灵、流量明星不灵、大投入不灵。”这颇带“丧气”的话竟由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轮值总裁兼大优酷事业群总裁杨伟东在公开场合讲出。

今年一季度,只有54部电视剧生产完成并获得发行许可证,而前一个季度(2017年第四季度)是127部。

流量明星+大IP+大投资的制作,这两年投放市场后发现并不理想,再加之10月前尚未落地的“税收”“范冰冰案”,一些投资较大的影视剧项目更加谨慎,选择延缓开机。

“其实我们基地的大剧组还是有很多,景都看好了,合同也签好了,但还要再筹备一下,开机有些滞后。”横店影视城公司内部人士表示。“因为大剧组牵扯多。有的剧组选择观望之后再开机。”

走在横店的“清明上河图街”,短短几百米汇集了近十家中小型影视公司。

“我们公司也停了几个大项目,本打算今年初开机,后来资方发生变化了,项目到现在一个都没动。说白了就是无限期停歇,等到拿得准的时候再开。”一家影视公司的负责人吴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1~8月,横店剧组接待量263个,较去年增长28.29%。但今年的情况是大剧组少,小剧组多。

而一个大组的收入可抵挡5个小组甚至更多,就出现了剧组量和营收不对等的情况。剧组虽有增加,但营收只是微增长,与往日的高速增长不可同日而语。

“我们这些还能观望的,都是经营状况能挺住的,说实话有的公司拖不起,就拖死了。”在吴峰看来,“以前大家胆子要大些,忽悠的人也多,谁都可以来投机。现在趋向精品化、专业化。和以前不一样,投资方都想把风险控制到最低。”

“2015、2016年,清明上河图街道上有46家影视公司,现在就7、8家吧。资金的冷静可能要持续一段时间,之前很多人不懂,被坑了被骗了。”吴峰说。

●“哪里有戏去哪里”

如果不在横店拍,他们又去了哪里呢?“哪里有戏就去哪里。”刚刚从宁波象山影视基地拍戏回来的横漂了8年的群众演员袁平向《每日经济新闻》讲述了他眼中的横店变迁。

“五六年前,横店火爆得很,我那时候是白天拍完还拍夜戏,夜戏拍了拍通宵,拍的昏头转向,一部接一部,没停过。从前戏多演员少,拍《新还珠格格》时,找不到人,宫女就要几百人,先说要漂亮的,后来别说漂亮的了,连人都不够,找来一批老阿姨。”

“如今戏少了,僧多粥少的局面便出现了。我在横店已两三个月没拍过戏,山穷水尽,房东催房租,说再不交就要赶我出去。只能去象山找戏拍。”袁平说。

李凡夫妇“横漂史”6年,他们认为,群演在横店没那么多戏可拍了,和大剧组的减少有关。“连续剧三十集以上的算大组,现在大组少了。都是以网大居多,小组,拍几天就结束了,不用请群演,或者请很少的群演。”

“我们还好,因为老家就在横店附近十多公里,这里干不下去了我们就回家。但对从远地方来的横漂而言,就是梦想的打击。你去步行街转一转,为什么那么多武行、替身在做直播,因为没有戏拍。”

在浙江,横店、象山、湖州三大影视城形成三角。后起之秀象山已日渐成熟,无疑也会分割原本独属于横店的市场。此外,在建的安吉戛纳电影城、莫干山国际影视文创小镇……环杭州湾地区越来越多影视项目“遍地开花”。

“随行就市吧。”吴峰谈起未来,“横店好我们就干,横店不好了我们就撤。如果横店的一家公司三年一个项目不做,房租水电一年10万元,招待费一年50万~70万元,三年硬成本300万元,如何受得了?那就该撤了。”

不过面对周围影视基地的崛起,不少人也看到了横店的比较优势。

“毕竟发展了20多年,所有的配套都很全,只要是剧组需要的,再奇怪的东西这里都能给你找出来。《延禧攻略》也在横店拍的,他们的服装都是精挑细选的,30万~40万一套。临近义乌小商品市场,各种道具提供起来也方便。其他地方的产业链都比不上横店成熟。”在横店拍戏的制片人张潇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而且象山对剧组的服务没有横店好。”人张潇潇算了一笔账,象山的客房的确要比横店便宜些,象山客房90~100元/晚,横店150/晚,但横店的所有景都在周围,接齐一个60人的中体量剧组只需跑两个宾馆、15分钟车程搞定,象山则需要一个小时。对剧组而言,工期就是金钱,每天多出一小时就会导致总成本多出几十万元。

一些长期在横店拍摄的影视行业人士亦认为,具有先发优势的横店影视基地,面对外部竞争,也需要自身的更新升级。毕竟场景和摄影棚均相对老旧,很多场景放在现在来看,已显得有些粗糙和山寨。

“外景地方面,‘圆明园’和梦外滩已落成。可满足所有古装戏和年代戏需求。我们还要在两年内建四十多个高科技棚,满足现代戏的需要,到时候,好莱坞大片都可以接。”横店影视城内部人士表示。

●当横店遇上霍尔果斯

在张潇潇看来,愿意来横店拍戏的原因,除了有上述配套,还因为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实验区给的政策和服务。

2004年,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成立,作为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的首个影视产业实验区,先行先试,尽享政策红利。再加上彼时正值中国影视产业化改革,票房进入上升时期,多重利好叠加,实验区发展进入快车道。华谊兄弟、欢瑞世纪、长城影视、正午阳光等知名公司均从横店走出。

就如审批,这个是影视产业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产业实验区设立了相关办理中心,企业办事“最好不要跑、最多跑一次、政府‘倒着跑’”。全国首个地方电影电视剧审查中心落地横店,从拍摄许可证到发行许可证都可在横店办理。

在实验区管委会办公室走廊的公共服务事项清单中,墙上挂着“最多跑一次公共服务清单”和“2018年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实验区管委会工作任务分解表”。平心而论,这样的政商环境,横店的确较优。

和管委会一路走来,朱国强非常清楚高速发展十多年的影视产业必然积累了一些问题。“比如来横店拍戏的有些明星,台词都不会说,只能对着镜头念数字1、2、3,他还拿占总制片成本60%~70%的片酬。这种现象的确不该出现,我们也在通过正规的渠道去反映。”

让朱国强颇有微词的,还有霍尔果斯的做法。

在霍尔果斯前两年如火如荼之际,中介公司对外宣称,霍尔果斯五年企业所得税全免,全免期满后再减五年,且地方财政税收补贴加码,按照比例返还企业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一家年收入一亿元的企业,按照其所得的利润计算,在霍尔果斯可合法避税700万元~900万元。

两年之间,各大影视公司的分公司、明星自己做法人成立的公司蜂拥至霍尔果斯。注册在横店的大型影视公司几乎都去霍尔果斯开了分公司。

“不是说只有我们这能做影视产业,其他地方不能做,我们欢迎良性竞争。但我们不希望像霍尔果斯那样。”朱国强说,在他看来,这种只享受减免税政策,却在当地不开展任何实际生产,对地方产业、就业不能带来拉动效应的“注册经济”做法,并不能真正助益于产业。

去年,朱国强一大半的时间都用在和霍尔果斯的“较劲”上。“影视产业是个还未完全成熟的产业,而且对未来具有重要的使命,不允许任何人或者任何地方把产业弄坏掉。”

●产业落户节奏受影响

诱人的条件下,影视公司对霍尔果斯趋之若鹜。但真正需要的是“丝路明珠”霍尔果斯,“避税岛”霍尔果斯显然已有违政策初衷,从今年初开始,霍尔果斯的整顿展开。

“我这边很多企业在那边有子公司,他们在霍尔果斯的投资,现在整个节奏被打乱了。”朱国强惋惜道。

但事实上,大量挂牌在横店的企业也只是注册在横店、享受横店的政策红利,而办公在北京。这样的做法和霍尔果斯区别在哪?

“首先横店有庞大的影视基地,影视公司都来这里拍摄,这是脚踏实地的生产经营。”朱国强说,其次,按照产业实验区的规划,2018年是一个分水岭,是企业实质性落户横店的开始。“因为我们的产业发展到这个阶段,企业出现落地需求,需要在横店周边落户建自己的生产基地、想拥有自己的棚、摄制工作室,这个时候我们就给出土地资源,让他们进来。如此便是水到渠成,而非拔苗助长”。“一旦一家公司落下来,也会带来相应的吸附资源,还会吸引其他公司也过来。如果不是霍尔果斯等数个风波同时触发,很多企业已经实体落户在这里了。但现在很多影视上市公司自己都在艰难时候,无法来落户。”

今年6月以来,随着“阴阳合同”“偷税漏税”等话题发酵,影视股创下一天市值蒸发136亿元的记录。过去120天,除了仍在停牌的万达电影,所有和影视相关公司的股价全部缩水,跌幅均在10%以上。

对前景忧心忡忡的影视公司,朱国强给出的关键词是“看大势”。“几个偶然的点在今年碰在一起,这么多年累积的弊端爆出。这样,恰好是由乱而治,行稳致远的道路。发展壮大影视产业是大势所趋,这个产业还需要强大,仍需要强大的影视企业。”

现在全国影视产业基地出现“竞赛”、同质化竞争已经白热化。地方财政如果不给横店税收优惠,可以和其他地方PK吗?

“的确,人家给了政策,你不给怎么行,别人就不来了。”朱国强认为,“反观美国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历史的影视产业,其政策是在哪拍就在哪纳税,各个州都出台税收奖励税。所以走到现在,各个州依然还在拼政策、拉剧组,依然还在充分竞争。“所以竞争是不怕的,我们练内功,只要是公开公平的竞争,我们都不怕。若干年后大家就会明白,哪些地方是做产业的,哪些地方不是。”

至于横店的长期蓝图,则是“影视为表,旅游为里”的思路。“横店的旅游就是影视旅游,离开影视两个字就死路一条。”朱国强说,“那么,眼下的状况短期内对旅游有没有冲击?还是有,但我估计不会很大。对旅游影响更大的是游客对旅游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你也看到了,横店的影视旅游产品做得还不够好。所以我们要做层次更高的、体验更好的旅游产品,让游客真正能体会到影视城的魅力。”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张潇潇、袁平、李凡、吴峰为化名)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