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公司

每经网首页 > 公司 > 正文

每经记者实探厦门明发商业广场:昔日商业地标如今变“空城”

每日经济新闻 2018-10-18 21:56:13

作为昔日厦门商业地标的厦门明发商业广场,如今却风光不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实地走访发现,厦门明发商业广场白天变“空城”,晚上沦落为大排档,成为商业地产的反面教材。

每经记者 魏琼 摄影报道    每经编辑 魏文艺    

夜幕降临,各类小龙虾、烤鱼大排档的霓虹灯格外夺目,夹杂着歌声、叫卖声,厦门明发商业广场披上了“繁华外衣”,现场车水马龙,十分热闹。

晨光微熹,夜场的人们纷纷离去,明发商业广场彻底陷入安静,不夜城变为“空城”。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在“繁华”与“清冷”中的交替中,隐藏着厦门商业地标陨落的真相,浮现出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诸多问题。

这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在厦门明发商业广场看到的场景。厦门商业地标沦落为大排档,厦门明发商业广场也成为商业地产的反面教材。

厦门明发商业广场白天变“空城”

晚上大排档 白天变“空城”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地探访厦门明发商业广场发现,褪去夜晚的繁华,阳光下一副脏乱、破败的景象呈现在眼前。地下商场眼镜市场的大部分店铺已经关门,市场没有日光灯,灰尘泥土遍地,店铺残破。地面一楼的大排档白天进入休整,留守店员正在打扫卫生,清洗前一夜留下的油垢。

下雨天,清洗油污的水和雨水混合在淌在街道上,脏水积压,触目惊心。白天活跃在明发商业广场的为身着各类颜色工服的外卖小哥,午饭时间接单送餐,稍稍打破了广场的宁静。雨天路滑,一外卖小哥摔倒后拍拍身上的水,骑车继续前行。

记者在厦门明发商业广场二楼和三楼看到,大部分商铺店门紧锁,全无人气。一楼中区街铺因远离中轴街铺而经营惨淡,走一步两步就能看到“旺铺转让”的白色A4纸张广告贴在紧锁的玻璃门上。

明发商业广场内,关闭的店铺、破旧且停止运作的电梯到处都是,钰淇美甲中心的张老板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商场的电梯早在一年前就停止运营了,商场人流量逐年减少且顾客多在外围活动,电梯就没有运营的必要了。

沿着电梯口下来,是一家人气火爆的淮南牛肉店。记者了解到,该店于今年1月驻进明发商业广场,店铺面积约30多平方米,每月租金7000元~8000元。问起生意怎么样,该店的杨老板边切牛肉边开心的告诉记者:“生意好得不得了,晚上的话更红火。”

与淮南羊肉面店的忙碌相比,旁边的莆田卤肉面店稍显冷清。店老板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明发开店有7、8年了,2、3年前店里的生意都还是可以的,最近几年客人就没有以前多了,现在就勉强开着店,糊口饭吃。

地下一楼一家眼镜店的店员则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周边的商铺基本都关了,目前这里都是做熟客的,没有回头客在这里是做不下去的。

据了解,该眼镜店位于手扶电梯旁边,有顾客上门咨询眼镜是否配好。据该店员介绍,目前每月租金6000元,在老顾客光顾下还是能盈利的。在这里做了一年多,地面的铺位每月租金要2万元。

明发商业广场主营的夜市大排档近两年也开始不好做了。一店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前两年生意好点,现在竞争大了,做不了那么多业绩了。

看着眼前一幕幕,谁能想到这里曾规划为厦门商业地标,集旅游、休闲、娱乐、购物为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还是当年国内城市中心最大的SHOPPING MALL。

厦门明发商业广场服饰街人流稀少且略显脏乱破旧

官司缠身 厦门地标陨落 

起点很高,备受关注。十年过去,厦门明发商业广场最终在外界灼热的目光中堕落,经历登高跌重,从明发集团的商业名片变成明发的“伤疤”,厦门商业地标沦落为“地摊”。

2002年9月,明发集团进军商业地产,首发项目便锁定在厦门莲坂旧城改造地块,该地块曾被厦门地产界视为“风向标”,被寄予厚望。最终明发集团以7.85亿元的价格击败竞争对手宝龙拿下该项目,刷新厦门最高地价纪录。

彼时,明发集团在商业地产领域还是一片空白,明发商业广场在明发集团的商业模式探索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2003年2月,厦门莲坂明发商业广场方案敲定,总建筑面积超40万平方米,目标是打造东南沿海规模最大,集旅游、休闲、娱乐、购物为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随后,明发商业广场成功引进了法国家乐福、美国时代华纳等多家世界500 强商家进驻。

2003年,明发商业广场动工建设,2004年开始预售,2007年正式开业同时转预售为现售。经历前期一波热销后,明发商业广场的业主和租户的噩梦开始了:交房延迟,开业延迟,陷入惨淡经营。

随后,明发商业广场陷入多起纠纷而官司缠身。据台海网(厦门)报道,与厦门明发商业广场有关的官司曾多达上百件,商家、业主和开发商之间纠纷不断,以商家告业主居多。为解除租赁合同、退换押金和租金止损,曾发生近百位商家状告近百位业主的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土拍市场的竞争对手明发和宝龙后来联手开发明发商业广场项目。据明发集团内部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当时明发集团操盘,占股六成,宝龙占四成。在后来分割物业的时候产生分歧,最后通过打官司的方式解决。后来明发和宝龙开启全国化扩张,两者再没有合作,闹的不欢而散。明发集团2009年披露的招股书证实了明发集团和宝龙集团的纠纷。

厦门明发商业广场夜市大排档热闹非凡

只重销售 运营能力成硬伤

从土地竞拍到规划设计,再到销售,明发商业广场一直自带“光环”,为何却最终惨败并成为商业地产的反面教材?

上述明发集团内部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项目的失败存在很多因素,当时明发商业地产处于起步阶段,一切都在探索,体量太大导致后期运营吃力,分割销售也造成难以统一管理。同时商业地产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没有留存战略空间,在消费升级下会逐渐被市场淘汰。

据了解,厦门明发商业广场规划设计有近3000间独立小商铺,被分割成30~60平方米不等的独立店铺,面积小,总价低,有利于销售,但不利于招商。销售初期,明发商业广场凭借一站式商业综合体投资概念实现热销。

后期交房和开业遇阻,大体量的商业体并未分期试水运营,而是一次性推出市场,结果开业情况并不理想。

从目前的设计来看,厦门明发商业广场的结构设计是落后的,同心圆形布局,走道太多,分岔口多,如同迷宫。《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现场多次迷路。同时,明发商业广场大部分商铺为露天,夏天热,冬天冷,雨天积水路滑。明发集团曾引以为傲的拥有连廊、扶梯、电梯130多部,以及近100条主题步行街,最终却成为影响购物体验的因素。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明发商业广场40.6万平方米的大体量,需庞大的客流量支撑,而该商圈半径人口密度低,无法支撑如此大体量的商业。加上后来周边各类高端、中端商业广场的出现挤占了市场,使明发商业广场的运营困境凸显。

关于明发商业广场的经营情况,明发集团总裁黄庆祝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营得很好。随后挂断了电话。

明发集团内部人士分析指出,从阶段性来看,商家经营压力和成本上涨有一定关系。近些年房价上涨,物业价值上涨带来租金成本上升,商家租赁物业会增加经营成本,到一定程度就承受不了了。当然,最主要还是要看企业内部管理能不能跟得上,上述内部人士指出。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房产分析师吴寅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指出,明发集团原本的商业运营能力不佳,商铺以销售为主,没有自持体量,销售之后对运营和品牌定位失控。

从厦门、南京以及合肥明发商业广场的模式看,明发集团的商业地产运营意识不强,以销售收回投入为主。吴寅认为,商业地产并不是谁都能做,需要运营理念,更需要责任心。商业运营是持续的过程,需要新思路不断刺激和提升运营能力。

以住宅的思路做商业地产,通过快速销售快速收回成本,面临经营困境的明发商业广场是否有重新改造的计划?明发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明发集团也作出了一些努力和改变,关键还得看老板的决策。加上商铺卖出去了,小业主如何经营是无法控制的。自持部分可以统一管理,已销售物业和涉及公共部分需要全体投票,难度较大。

船大不好掉头,分割销售之后业主犹如一盘散沙,这给明发集团的改造带来了较大困难。

(实习生刘可怡对本人亦有贡献)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明发 厦门地标 陨落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