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基金经理手记】坚守中低估值价值

每日经济新闻 2024-12-11 21:48:38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体量今非昔比。尽管近年来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内外部挑战,但扎实的工业基础作为基本盘和工程师红利,以及庞大的内需市场仍然为应对这些困难提供了强有效的支撑。

首先,中国拥有14亿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庞大的人口基数为国内消费提供了巨大的潜力。近年来,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消费能力增强,对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由于制度优势,政府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统一的宏观调控政策,有利于迅速响应经济形势的变化。

其次,中国制造业拥有较强的综合成本竞争力、超大规模的市场需求、体系配套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以及高质量的人力资源等优势。当前科技产业正处在新一轮向上大周期中,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各个领域加快落地应用。

除此之外,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涵盖了公路、铁路、港口和电力供应等多个方面。中国拥有全世界上最长的高速公路网络,中国的高速铁路系统也是世界上最长和最快的。同时,中国拥有多个世界一流港口,如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广州港等,这些港口的吞吐量位居世界前列。并且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生产国,仍然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截至10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总容量约32亿千瓦,同比增长14.5%。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大幅增加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目前已建成世界规模领先的教育体系。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超过60%,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展望未来,A股经历三年调整,当前整体估值处于低位,投资者不必过度悲观。今年以来,央行持续降准降息、开展创新型金融工具,证监会等部门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都将显著增加市场的流动性。

我们认为,当前应坚持“中低估值成长,周期轮动增强”的投资思路,寻找当前估值较低,而且具备良好现金流、稳定业务模式和未来增长潜力的公司,专注于内在价值,不惧市场波动和短期的逆风。

农银汇理基金经理 姚晨飞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中国 教育 基金 基金经理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