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成都的“标签”从何而来?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8-14 15:42:09

不同于以往通过“望远镜”进行的宏观观察,王笛用“显微镜”式贴近底层的心态和毅力, 让我们得以发现“无名之辈”们的生活世界,观察到“另一个中国”。

每经记者 刘雅玲    每经编辑 刘艳美

图来源:摄图网_500946735

我们认识一座城市,往往是从它的“标签”开始的:北京大气、上海奢华、深圳前卫、成都生活、重庆火爆、西安古朴、杭州温柔、苏州精致、武汉江湖……

而创造这些城市“标签”的,正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

“由于中国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特征的复杂性,任何同一性或特殊性都应在我们的思考范围之内。虽然微观历史对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或‘小历史’津津乐道,但其所揭示的问题有助于我们理解大历史。”

在《显微镜下的成都》一书作者王笛看来,一般民众的日常生活,所展示出来的社会文化现象,对我们认识当时乃至当今的社会、政治是不可或缺的。

《显微镜下的成都》,王笛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7月

作为一位出生于成都的历史学家,王笛将目光投注在小贩、茶客、堂倌、瓮子匠、普通市民等小人物身上,通过档案、口述史、地方志、小说、竹枝词、调查、新闻报道、图片等多种资料,还原了四川、尤其是成都地区的日常生活记忆,绘制出一幅中国内陆城市大众公共生活的生动画卷。

不同于以往通过“望远镜”进行的宏观观察,王笛用“显微镜”式贴近底层的心态和毅力, 让我们得以发现“无名之辈”们的生活世界,观察到“另一个中国”。

茶馆,与公共空间

时至今日,一说起成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悠闲”。而让这种城市气质深入人心的代表性场所,就是茶馆。

如《显微镜下的成都》所说,全国大多数城市都有茶馆,但成都茶馆的独到之处在于,它渗入市民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其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所以生命力异常旺盛。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片)

街头巷尾,林荫树下,支几把竹椅,就是家茶馆。史料记载,中国最早的茶馆就起源于四川。民国初期,成都茶馆已达454家,居四川之最。

成都茶馆为何如此之多?

王笛认为,这与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方式分不开。

成都及附近许多州县都产茶,又由于“民食鱼稻,无凶年之忧”,故形成“其俗好乐”的民风,品茗自然成为民众一大乐事。加上成都自古以来就是一座消费城市,服务业、饮食业发达,传统社会娱乐活动不多,茶馆也就成为普通人消磨时光和相互交游的理想场所。

“一城居民半茶客。”老成都人喜欢到茶馆喝茶,究竟喜欢到什么程度?

以写四川乡土故事而著名的作家沙汀在1934年写道:“除了家庭,在四川,茶馆,恐怕就是人们唯一寄身的所在了。”1940年代曾在成都生活的小说家张恨水也观察到:“北平任何一个十字街口,必有一家油盐杂货铺(兼菜摊),一家粮食店,一家煤店。而在成都不是这样,是一家很大的茶馆,代替了一切。我们可知蓉城人士之上茶馆,其需要有胜于油盐小菜与米和煤者。”

当时也有很多社会精英甚至官方声音认为,茶馆是一个浪费时间和金钱的地方,甚至上升到 “少不入川”的劝言。但《显微镜下的成都》指出,茶馆不仅是一个日常生活空间,而且是具有各种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等多功能的公共舞台。

人们对茶馆“上瘾”,也不单单就是为了那一口茶。在信息不畅的年代,茶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交流平台,“各种新闻总是首先在茶馆里传播……一个人去茶馆犹如今天从报纸、收音机、电视获取新闻。”所谓“少城一日坐,胜读十年书”的说法,就源于此。

书中还写道,当时茶馆里主要有两种人,一个叫“有闲阶级”,一个叫“有忙阶级”。有的人在茶馆里休闲,有的人则是谋生,这两种身份可以随时互相转换。

茶馆像个市场,小商小贩在那里卖东西,还有掏耳的、算命的等等,是三教九流各个阶层的聚集地。从事特定行业的人有他们固定的据点,比如做丝绸生意的、做大米生意的、卖瓷器的都会到某个固定茶馆去见同行,谈生意。有时候茶馆可能还是人力市场,人们可以到那里去雇佣工人。

时代变迁,成都闲适安逸的茶馆文化,没有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而是一直延续至今。

改革开放初期,成都的物资交流会都是在茶馆里面定期举行的,尽管后来随着经济发展,这种形式被淘汰了,但茶馆依旧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据统计,晚清民国时期,成都茶馆数量不过五六百家,2000年前后有4000多家,到2018年官方公布的数量已多达9900余家。

现在的成都,一些人会因共同的兴趣聚集到茶馆来,很多读书会、沙龙也在茶馆里举行。作为“会客厅”,跟以前一样,今天的成都人见朋友、见客户,经常也会选择茶馆。

在成都街头,一边是越来越多的咖啡馆,一边是带着历史记忆的茶馆,在现代和传统之间,一起塑造着新的城市特质。

街道,与商业文化

除了以茶馆为代表的慢节奏生活,外地人对成都的另一大印象,就是其旺盛的消费活力,这也是源于融入历史基因的消费文化。《显微镜下的成都》将视角对准街道——

据记载,19世纪中期,成都有400余条街道,清末5l6条,民国时期734条。在传统中国城市,虽然街道的基本功能仍然是交通,但人们也普遍将其作为自由市场和休闲空间。成都作为中国西部商业最为繁荣的城市,街头是除了店铺外,最重要的商业空间。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0328286

书中指出,成都与大多数中国城市一样,房屋多平行发展,一般一层或两层,人们的住家与街面经常只有一个门槛之隔,因此街头的商业活动很容易与市民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

人们只需走几步就能到街头摊点、茶馆、小店和理发店,这些地方不仅提供日用品,满足居民的日常需要,也是社会交往的中。在外来人眼中,当时的成都街头总是充斥着行人、轿子、推车,“凉棚、幌子、大招牌、旗子把狭窄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

商业的发展,促生了丰富的街头商业文化。古代成都便形成了街头月市,是重要的街头商业和庆祝活动,人们可以在一年内参加12个月市,依次为灯市、花市、蚕市、锦市、扇市、香市、宝市、桂市、药市、酒市、梅市、桃符市。

费著曾在《岁华纪丽谱》中描述:“成都游赏之盛,甲于西蜀。盖地大物繁,而俗好娱乐。凡太守岁时宴集,骑从杂沓,车服鲜华,倡优鼓吹,出入拥导。四方奇技,幻怪百变。序进于前,以从民乐。岁率有期,谓之故事。及期则士女栉比,轻裘袨服,扶老携幼,阗道嬉游。”

除此之外,一些街道变成了专门化的市场,如盐市、鱼市、陶瓷市、棉花市、牛市、猪市、果市、花市、柴市等。《显微镜下的成都》中提到,“不同的交易分别占有各自的空间,有的街由木工、靴铺、皮毛铺、刺绣、旧货、丝绸、洋货等分别充斥。”

19世纪末,一个到访成都的法国人十分吃惊地看到,“(街道)甚为宽阔,夹衢另筑两途,以便行人,如沪上之大马路然。各铺装饰华丽,有绸缎店、首饰铺、汇兑庄、瓷器及古董等铺,此真意外之大观。”

当夜晚来临,一些街道又变成了熙熙攘攘的夜市:以东大街为中心,到20世纪初甚至扩展到走马街、青石桥以及东御街,商贩们在那里出售百货,顾客行人摩肩接踵。

现在的成都,依然有不少这样“接地气”的街名——许多由此而来的街名沿用至今,如盐市口、珠宝街、鹅市巷、棉花街、骡马市等。

各色各样的集市,成为城市景观和商业文化的一部分,也彰显了成都激烈的商业竞争氛围。“商人和小贩总是为使用街头的空间而争斗,店铺以其招牌、幌子、货摊、桌椅等把它们的“势力范围”伸展进入街道。”

尽管如此,《显微镜下的成都》指出,成都商人仍然保持着相互协作的传统,夏天一到,各商铺就会统一行动,搭凉棚以避酷暑。如一首竹枝词中所说:“万商云集市廛中,金碧辉煌户户同。春暮日长天渐热,凑钱齐搭过街篷。”

城市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是生活在这种城市的人塑造的。从古至今,成都的性格和气质,藏于街巷之中,隐于生活细微之处。

“最宜居”“最具幸福感”“最具潜力”……成都身上有了越来越多的标签,但在成都人眼里,脚踏实地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