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中国制造的名片,65亿再“重注”西咸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8-01 22:34:58

每经记者 张文瑜    西安    每经编辑 贺娟娟

当经济增长的动力开始脱虚向实,回归实体经济,聚焦先进制造业则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共识。

7月31日,中国制造业的“名片”三一重工,所投建的三一西部智能制造中心系列项目在西咸新区开工,预计明年开始投产。

图片来源:西咸新区

粉巷财经注意到,这是继三一西安产业园系列项目落地后,三一重工再次选择“重注”西咸新区,从“制造”到“智造”,项目的投资体量、科创属性、产业层级进一步升级。

而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项目从3月31日签约到开工仅用时4个月,计划明年3月31日首车下线,要知道重大产业项目从落地到顺利开工周期一般都比较长,如此“三一速度”的背后释放了什么信号?

65亿再“重注”西咸 

三一重工是全球领先的装备制造企业,在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地位首屈一指,也是“中国制造”对外的一大世界名片。

数据显示,2021年,三一重工实现营业收入1061.13亿元,全球销量突破10万大关,连续两年跃居全球首位。

作为湖南龙头民企,三一重工对湖南制造业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众所周知是当之无愧的“压舱石”,这样一个制造业的绝对头部企业,近年来却频频将目光投向西咸新区。

早在2018年,三一西安产业园系列项目签约落户西咸新区沣西新城,项目总投资额30亿元。项目集合了装配式建筑制造、建筑机器人和工业互联网三大业务,部分项目已于2020年年底开始投产。

2022年3月31日,三一西部智能制造中心系列项目再次签约选址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据粉巷财经了解,项目总投资65亿元,全面达产后年产值约100亿元,主要包括三一西部智能制造中心、秦创原三一全球研发中心。

图片来源:西咸新区

同时,三一重工和西咸新区将围绕工程机械智能装备的关键技术研发、创新成果转化和产品生产等深化务实合作。

相较上次落地的项目,此次三一重工在西咸新区的投资力度更大,产业层级更高,科创属性更强,更聚焦智能制造领域。

这种头部企业重大产业项目的落地,对做优做强地方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显然意义非凡。

西安打造重点产业链“链主”制的背景下,头部制造企业落地,西咸新区可以其为核心“链主”,推动相关配套产业投资西安,带动本土产业链企业发展,完善高端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布局。

同时,三一西部智能制造中心系列项目是制造业的升级,三一重工的产品涵盖数据驱动的智能产品、智能服务、智能运营等场景,对全产业链进行重构和升级,加速推进本土制造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变。

图片来源:西咸新区

此外,进一步加码地方科创竞争力。三一西部智能制造中心将围绕工程机械智能装备的关键技术研发、创新成果转化和产品生产,如秦创原三一全球研发中心建成后将拥有约3000研发人员规模,这种体量的科创研发,对地方科创力的释放想象巨大。

“西咸效率”的推手 

作为支撑制造业升级的重要载体,三一重工智能制造项目的落地,对于西咸新区乃至全陕西来讲,都是非常有信号意义的项目。

粉巷财经注意到,三一西部智能制造中心系列项目从3月31日落地签约到7月31日开工建设,仅用了四个月时间,并预计明年3月31日首车下线投产。

通常而言,头部企业的投建产业项目是极其审慎的,尤其是三一重工这类重资产特征显著的制造业龙头,从签约、开工到落地投产的固定成本较高,往往需要较长周期的考察和前期准备。

而上述项目“三一速度”的背后,或源于“西咸效率”的助推。粉巷财经发现,三一重工两次重注投资,且迅速上马开工,其实是对西咸新区投资和营商环境、企业配套服务、行政效能的认可和信任。

据了解,在西咸新区的推动下,其成立了三一项目的用地保障、工建审批、配套建设、环境保障等专项组的工作专班,助力三一在四个月内完成了整个项目厂房的设计。

从时间节奏上来看,5天完成相关光缆线路迁改,1个多月完成土地征收和清表工作,40天协助企业完成各项许可证办理,83天完成项目配套路网建设,3个多月拉运土方29.7万方,充分体现“三一速度”和“西咸效率”。

“我们承诺所有对三一重工的政策服务,同时我们西咸新区各部门也会全力以赴支持三一重工在这个项目建设过程当中所需要的各项优质工作支持。”西咸新区相关负责人在开工仪式上表示。

三一项目仅是缩影,作为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承担着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国家使命,是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总窗口,“西咸效率”在推动产业项目和科创动能上向来不遗余力。

图片来源:西咸新区

政策层面,自2021年3月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正式启动以来,作为总窗口的西咸新区就制定发布了新区优化营商环境18条、宜居环境10条、支持秦创原总窗口建设15条,秦创原政策体系逐步形成,为秦创原各大创新主体带来了全方位的支持与保障。

今年上半年,西咸新区政策出台更加密集,出台了针对人才集聚高地三年政策以及激发主体创新相关政策,持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引导优质企业、投资机构以及创新人才等各类要素在秦创原加速聚集。

而在产业周期长、前期投入大的制造业以及科创领域,西咸新区不断用“真金白银”表达投入的“诚意”。

截至目前,秦创原总窗口全年设立基金总规模59亿元,联合陕投设立20亿元的科创母基金,与陕国投等正在合作设立30亿元的“秦创投”信托基金,西投控股加速基金、清源基金等正在持续跟进,形成涵盖种子期到成长期的企业全链条全周期投资体系。

产业的“长期主义” 

事实上,除了对西咸新区营商环境、企业服务等方面的肯定,三一重工这类制造业龙头企业项目的落地,根本是基于西咸新区长期专注先进制造业的产业底色,以及专心做实体的长期主义发展模式。

粉巷注意到,西咸新区一直以来优先安排优质产业项目土地供应,去专注布局制造业、科创企业,最大程度做优实体经济,并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在土地价格、入驻政策、流程办理等方面为先进制造、科创等企业提供“量身定制式”保障服务。

众所周知,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一直是“马拉松赛场”,比拼的是穿越时间周期的耐力和产业赋能的长期主义。

明显看到的是,基于西咸专注做产业的长期主义,目前西咸新区已经进入产业收获阶段,越来越多的头部企业和重大产业项目落地西咸新区收获“红利”。

图片来源:西咸新区

今年上半年,隆基绿能年产15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西安国际足球中心加快建设。创维智能家居生产基地、秦创原秦川集团高档工业母机创新基地等产业项目开工。同力重工、创普斯等20个项目建成投产,预计产值82亿元以上。

与此同时,自秦创原总窗口建设启动以来,类似于三一重工这种产业层级高、科技属性强、能带动产业链的链主企业持续落地西咸新区。目前,西咸新区已经聚集了中国中车、恒大汽车、宝能汽车、同力重工、隆基绿能等一批产业链主企业。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西咸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03亿元、总量占全市的34%,新增市场主体增速在全省、全市均持续领跑,是西咸新区高质量发展最有力的佐证。

三一项目的落地是缩影也是强烈的信号预期,西咸新区先进制造业的产业优势和科技优势,与头部企业和重大产业项目的互乘效应已经出现并放大, 我们有理由对西咸新区的长期发展保持乐观预期。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三一重工 制造业 智能制造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