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京沪房地产业复产复市观点谈| 上海中骏俞晨熙:疫情后的商业恢复更需要融合与共赢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6-09 17:47:51

◎“疫情防控常态化之后会产生一些比较矛盾的地方,作为商业体来说,当然是希望越热闹越好;但疫情防控要求非必要不聚集,两者的平衡其实是对商业体的考验,也是今后的一个趋势,所以一定会有新的商业产品,包括新技术赋能下的新业态,这些转变是我们需要去提前关注和调整的。”

每经记者 包晶晶    每经编辑 陈梦妤    

 “从复工后的情况来看,目前居民仍然以刚需消费为主,兼顾一些社交娱乐类消费,消费市场整体的盘子还没有扩大,但中骏还是对上海市场充满信心,积极应对和把握,更呼吁商业体之间的融合与共赢。”

6月8日,上海中骏广场项目副总经理俞晨熙在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京沪房地产业复产复市观点谈”线上沙龙表示。

上海中骏广场项目副总经理 俞晨熙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商业环境更加严峻

“上海封控两个半月以来,商业市场受到的冲击还是比较大的。商业本身是依托于整个经济环境下的消费,市场受到影响之后,商业环境会更加严峻。”

“现在的一线城市商业布局和以往核心区域的集中化商业形态不同,从中骏广场自身的情况看,消费人群主要是虹桥商务区周边的商务人群和附近住宅的居民。目前中骏正在积极进行复工复产的一些工作,但一方面既面临着复工后持续的防控压力,另一方面,还是要以积极态度去应对市场,毕竟大批承租商户的经营状况仍然比较艰难。”

俞晨熙坦言,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整体情况不太乐观,中骏广场也积极进行了一些调研工作,结合BCG的调研数据来看,全国范围内有17%的消费者表示收入是降低的,但2020年这个数字只有5%,所以目前这个零售收入降低的趋势比较明显;另一方面就是消费信心问题,从一线城市市场来看,目前居民的整体消费渠道都不太顺畅,也就使得大家消费不像以前那么盲目,会更加理性一些。

“从复工后的情况来看,目前居民仍然以刚需消费为主,兼顾一些社交娱乐类消费,消费市场整体的盘子还没有扩大。但中骏还是对上海市场充满信心,积极应对和把握,帮助商户进行一些线上线下的结合。”

“同时,我们也在根据实际需求积极调整业态,比如虹桥商务区占比较大的商务人群和住宅居民,相对应的康养类、美容类、教培类业态更为适合,同时这种类业态在整个疫情中的抗风险能力相对比较强,持续性也相对比较高。”

“一个商业体,应该先把商业整体氛围做好,还是租金优先?”俞晨熙直言,“我认为今年可能要更多考虑租金问题,甚至可以去考虑一些联合和共赢。”

希望将来的商业能相互融合,取代同质化竞争

对于刺激消费,俞晨熙态度较为谨慎。

“如何选择刺激消费的形式,是需要深思熟虑的。比如发放消费券是不是有效?举办市集活动是不是能达到效果?场景类活动是不是能够吸引人?答案并不全是肯定的。”俞晨熙说,“我们的餐饮零售商户,部分员工还在封控区域,全面放开还需要再延后,作为我们商业体来说,已经进行了几轮会员活动,但继续推进活动不得不考虑人员聚集和疫情防控的平衡,因此刺激消费上,还需要时刻关注防疫进展来有序安排推进。”

谈及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商业综合体的经营预案,俞晨熙表示,“我们在整个硬件、软件方面进行了全面更新,包括人力、物力,以及更先进的科技、更便捷的消费方式等。”

“疫情防控常态化之后会产生一些比较矛盾的地方,作为商业体来说,当然是希望越热闹越好;但疫情防控要求非必要不聚集,两者的平衡其实是对商业体的考验,也是今后的一个趋势,所以一定会有新的商业产品,包括新技术赋能下的新业态,这些转变是我们需要去提前关注和调整的。”

同时,俞晨熙也强调,“疫情之外,商业发展本身也有趋势性变化。拿上海来说,现在和5年、10年、15年前的商业相比,已经是有非常大的变化了,线上线下商业体相比,目前来看线下受到的冲击更大。那商业体的成功取决于什么?从前商业环境是集中且数量少,人们的消费比较集中;但现在商业分类越来越细,甚至在某一个街区和社区有多个商业,竞争较为激烈。我们一直在思考怎样去弱化竞争、相互之间融合供应的问题,我们更希望将来的商业能够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取代同质化竞争的趋势。”

封面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中骏集团 房地产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