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成都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翼刚:轨道引领公交优先,优化调整交通结构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4-29 11:49:27

在城市层面,要优化交通结构,坚持“轨道引领、公交优先”,着力构建“轨道+公交+慢行”绿色交通体系,推广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 (TOD),合理规划建设充换电站(桩),让绿色出行成为市民首选。

每经记者 吴林静    每经编辑 刘艳美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4月26日,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开幕。根据党代会报告,成都需要优化调整城市四大结构,交通是其中之一。

具体怎么调整?在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过程中,交通运输又如何发挥支撑、保障和服务作用?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成都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巡视员王翼刚就此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场采访。

打造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过去五年,成都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建成投运天府国际机场,成为国内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枢纽机场的城市;基本成型“1环10射”铁路网和“3绕13射”高速公路网,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从108公里增至558公里。

关于未来五年的交通规划,党代会报告提出三个层面的要求。

在城市层面,要优化交通结构,坚持“轨道引领、公交优先”,着力构建“轨道+公交+慢行”绿色交通体系,推广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 (TOD),合理规划建设充换电站(桩),让绿色出行成为市民首选。

在成都都市圈层面,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同城同网,构建完善内畅外联的高快速路网,推动铁路公交化改造提质,共同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层面,要推动成渝都市圈共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打造城市群内部“2小时交通圈”,携手建设世界级机场群,协同推动中欧班列(成渝)高质量发展,联动畅通沿江客货运通道、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共同拓展南向、西向国际市场。

“这些论述,明确了成都交通运输发展的定位、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王翼刚提出,根据党代会报告的部署和要求,下一步要围绕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当好先锋”。

优化调整交通运输结构

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是今后五年的重点工作之一,采访中,王翼刚介绍了其中的内涵。

首先是客货运结构调整。客运方面的调整方向是从自驾转到公共交通,从机动车出行转到非机动车出行。货运方面,是从公路运输转向铁路运输,从单一的运输形式转向多种工具融合的多式联运。运输工具,则从传统燃油燃气转向使用电能、氢能等清洁能源。通过这类调整,实现减污降排、协同增效。

“说着很简单,但实施起来很复杂。”王翼刚提到,客货结构调整的关键是推进轨道交通,以轨道引领优化地面交通,“这个体系已经建立了,未来还需要优化完善提升。”

其次是推动物流降本增效。“作为一个内陆城市,长距离运输推高了物流成本。”王翼刚提到,近年来由于多种运输工具互联互通,特别是站在成都都市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层面来看,公铁水联运的实现,推动了成都物流成本的下降,“‘十三五’期间,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例降低了一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流成本相比较,成都低一个百分点”。

在王翼刚看来,想要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就要加快建设陆港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的国家物流枢纽,优化物流节点空间功能布局,加强应急、冷链、分拣处置处理等功能的建设,畅通物流大通道与城市配送网络的连接,提高干支衔接能力和转运分拨的效率。同时,发展高铁快运,加快构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络和末端网络。通过这些措施,降低物流的综合成本。

在结构调整过程中,要提升交通行业智慧治理水平。党代会报告内提到“智慧蓉城”建设,落到交通领域,王翼刚认为更有其必要性。

一是构建全国交通物流感知网络,尤其是郊区新城,感知方面还存在空白和短板,所以要加快补齐干线道路重要的桥隧地质灾害等监控监测短板,构建覆盖全适用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的交通物流感知网络。二是要建立一个综合立体交通运行的“大脑”。三是打造务实管用的闭环应用场景,“感知问题解决了、平台建好了,不仅仅是用来展示,重要的是要用在交通运输的服务和治理当中,这种应用场景就非常重要。”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