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头条

每经网首页 > 头条 > 正文

社科院学部委员、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答每经:不宜高估输入性通胀对我国的冲击,可从供需两端施策加以消化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4-23 22:35:37

◎张宇燕认为,当前中国、美国和欧洲这三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采取了各自有别的货币政策,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值得关注,发达经济体加息将给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带来债务、货币错配等风险。

◎张宇燕认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可能不会像想象的那么大,瞬间就能把价格推高。实际上,我们还是有一些手段可以用来调节。因为大宗商品价格的传导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在传导过程中就可能会通过适当的政策措施、技术进步等手段,将其影响降至最小化。

每经记者 张蕊 海南博鳌摄影报道 每经编辑 陈旭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于4月20日至22日在海南博鳌举行,今年年会主题为“疫情与世界:共促全球发展,构建共同未来”。

年会召开期间,举行了一系列媒体见面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在媒体见面会上回答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提问。

张宇燕认为,当前中国、美国和欧洲这三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采取了各自有别的货币政策,所产生的不同影响也值得我们关注。发达经济体加息将给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带来债务、货币错配等风险。对于中国如何应对输入性通胀,他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张宇燕出席媒体见面会 张蕊 摄

发达经济体加息将给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带来风险

在媒体见面会现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张宇燕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全球经济增长面临下行风险,而发达经济体加息将导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在资本流动、货币和财政状况及债务等方面出现风险,对此您怎么看?近期多个发达经济体宣布加息,这对中国会有什么影响?

谈及加息的影响,张宇燕表示,目前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呈现出方向相反的现象。一方面,美国和欧洲通货膨胀率很高,已达到7%~8%的水平,因此必须要加大紧缩力度,否则局面可能会失控;另一方面,今年一季度中国通货膨胀率是1.1%,因此我们现在有较大的货币政策空间。

张宇燕表示,为了稳增长,今年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突出两个“稳”字,一个“稳字当头”,一个“稳中求进”,所以我们的政策取向是降息降准,我们的货币政策与美国、欧洲等发达经济体方向上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因为我们的政策空间很大,通货膨胀率很低。”

中美欧三大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差别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张宇燕认为这值得高度关注,美国如果加速升息,对全球影响会慢慢滋生,并影响到其他经济体。

张宇燕以利差为例说,如果利差扩大,势必会引起资本流动问题、汇率变动问题。美元指数上升、利率提高,会传导到我们的出口和进口,特别是随着初级产品价格上涨,这都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此外,发达经济体加息对主要发展中国家以及新兴市场国家的债务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张宇燕说,今年发展中国家的还本付息量接近1万亿美元,如果利率上升,就会加重他们的负担。

除了这些不利影响,还有货币错配的问题。张宇燕认为,前几年因为利率太低,对于借了美元换成本币并在本国生产和销售的国家来说,其收入还是本币,却要换成美元偿还债务,这里面就会出现货币错配问题。

由于汇率变动、预期变动、资本外流、本国通货膨胀等一系列问题,可能使得他们出现一些货币危机甚至金融危机,“这就可能会影响全球的复苏。”

张宇燕表示,实际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里也谈到了这个问题,如果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调整太猛、力度太大、速度太快,可能会导致全球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出现资本外逃、货币危机等,并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影响。

要正确判断输入性通胀对中国的影响并积极应对

记者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是:当前发达经济体通胀水平较高,2020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的国内输入性通胀压力不可小觑,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会导致今年国内输入性通胀问题更为严重。您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对此,张宇燕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由于供应链的问题,我国很多初级产品要从国外进口,而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就可能引发我们整个物价水平的上涨。

不过张宇燕直言,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对中国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要有一个正确的判断,也不用过分高估能源等价格冲击对我国整个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影响。“事实上,我们看到一季度的CPI数据是1.1%,这并不算太高。”

张宇燕认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可能不会像想象的那么大,瞬间就能把价格推高。实际上,我们还是有一些手段可以用来调节。因为大宗商品价格的传导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在传导过程中就可能会通过适当的政策措施、技术进步等手段,将其影响降至最小化。

具体而言,对于价格上涨首先要有政策上的调控手段,比如物价水平的上涨就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来进行调控。

其次,还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采取政策措施,比如通过增加供给、更合理地调整需求等措施来加以调控。

他举例说,这次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供给方面导致的,那我们就可以在供给方面下功夫,比如粮食价格上涨,那我们就可以扩大粮食产量,或者通过采购来源的多样化降低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包括通过节能来降低价格上涨风险等,这些都可以做。”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张蕊摄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8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