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头条

每经网首页 > 头条 > 正文

货币政策、房地产企业、资本市场……均被提及!国务院金融委会议释放了什么信号?多位专家详解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3-16 19:25:34

◎关于宏观经济运行,一定要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

◎会议强调,凡是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应事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

每经记者 肖世清    每经编辑 陈星    

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会议对市场关心的热点和重点问题,例如货币政策、房地产、中概股、平台经济等都进行了回应。

会议指出,关于宏观经济运行,一定要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关于房地产企业,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强调,凡是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应事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

此次会议将对房地产企业、中概股等产生何种影响?后续是否会推出相应政策?“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应事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会具体落到哪些行业及事件上?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进行解答。

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

会议指出,关于宏观经济运行,一定要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对每经记者表示,稳定预期的政策,其实就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后续的降准、降息应该还有空间。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降准的确仍有一定空间;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已经两个月保持未变,政策利率、市场利率也有继续下行的必要和可能。同时,要更多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下一步,我国货币政策仍应抓住时间窗口,更加主动有为,积极进取,及时运用降准降息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靠前精准发力。

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表示:“3月15日,央行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MLF),利率维持2.85%,尽管降息预期落空,但是后续三四月份,降准还是有明显的时间窗口。此外,也可以继续去调整LPR发挥降低实际贷款利率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会议再提及房地产企业风险化解。会议指出,关于房地产企业,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

去年,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金融服务的通知》,并会同国资委召集部分民营、国有房地产企业和主要商业银行召开座谈会,鼓励优质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大房地产项目兼并收购,鼓励金融机构提供兼并收购的金融服务,助力化解风险、促进行业出清。

董希淼称,去年一段时间以来,房地产金融方面存在部分“一刀切”做法,目前正在纠正,房地产市场融资和预期有所改善。未来一段时间,要进一步调整优化房地产金融政策,满足房地产企业正常的融资需求和住房消费者合理的住房消费需求。

董希淼认为,2月住户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反映出房地产市场仍然较为低迷,居民购房消费意愿不高。应实施好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坚持“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合理把握信贷投放,更好地满足自住型和改善型购房需求。目前,在流动性较为充裕、资金成本下降、“资产荒”有所抬头等情况下,商业银行加大住房信贷投放的积极性较高,在部分城市住房贷款将重新成为银行优质资产,市场竞争或将加剧。

对于未来的政策展望,董希淼指出,下一步,或将有更多的城市和金融机构对房地产金融政策特别是住房信贷政策进行调整,包括但不限于放宽贷款条件、降低首付比例、下调贷款利率等,居民住房消费的意愿也将得以提振。更重要的是,要进一步探索房地产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金融机构要以此为契机,加快优化房地产金融业务结构,加大对住房租赁市场的支持和服务力度。

邵宇认为,针对房地产企业发展,目前监管并未给出比较明确的转型配套措施,包括如何实现“房住不炒”?以及租赁房怎样发展?对民营企业经营引导后续也会有正确的指引。

明明也认为,针对房地产企业,商业银行可以进一步根据房地产市场状态,创新开发贷款去增加信贷增长,支持房地产市场。

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应事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

记者注意到,会议还提到中概股、平台经济治理、香港金融市场稳定问题。关于中概股,会议指出,目前中美双方监管机构保持了良好沟通,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

关于平台经济治理,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针完善既定方案,坚持稳中求进,通过规范、透明、可预期的监管,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红灯、绿灯都要设置好,促进平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关于香港金融市场稳定问题,内地与香港两地监管机构要加强沟通协作。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强调,凡是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应事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

会议还指出,国务院金融委将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加大协调和沟通力度,必要时进行问责。金融机构必须从大局出发,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欢迎长期机构投资者增加持股比例。各方面必须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保持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长期态势,共同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邵宇表示,本次会议给出一些明确的政策指引。中概股,特别是互联网企业,包括平台企业应该按照会议部署,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针运作,明确了监管预期。若后续市场出现成功案例,市场信心就提振上去了。后续可能会有针对一些行业的监管政策,比如医疗、“双碳”等,但金融市场都是比较敏感的,所以出政策时,要考虑金融稳定的影响,要做好沟通,减少冲击。

董希淼表示,保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不仅是金融管理部门的职责,更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因此,会议强调,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应事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只有这样才能防止个体理性带来“合成谬误”,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下一步,相关部门还应出台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拿出更多的“真金白银”,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局面,支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与此同时,要引入更多的长期资金和机构投资者,逐步改变以散户为主的投资者结构,增强资本市场稳定性。

光大银行首席宏观分析师周茂华认为:“此举主要是更好稳定市场预期,避免干扰市场资源配置。年初以来,海外疫情扩散,地缘政治黑天鹅事件发生,能源及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发达经济体政策加快退出,欧美市场剧烈波动,全球投资者情绪脆弱,国内资本市场也受到一定影响,短期投资者情绪较为脆弱。”

“国内短期加强部门间政策协调,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一方面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另一方面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避免非理性波动影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资本市场制度型改革措施,财政、货币及产业政策出台等,这些政策对资本市场影响相对较大。”周茂华称。

专家:本次会议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稳定市场预期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3月16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相继传达学习了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精神。

央行会议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坚持保护产权和两个毫不动摇。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稳中求进,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平稳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银保监会会议指出,要指导银行保险机构从大局出发,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满足市场主体合理融资需求,加大融资供给,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各部门和派出机构要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创新支持国家科技研究,更好服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质效,助力“新市民”在城镇安居创业。继续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推动完善健康保险服务。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持续完善“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房地产长效机制,积极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变发展方式,鼓励机构稳妥有序开展并购贷款,重点支持优质房企兼并收购困难房企优质项目,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针完善既定方案,坚持稳中求进,通过规范、透明、可预期的监管,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红灯、绿灯都要设置好,促进平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要加强与香港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协作,支持香港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董希淼表示,目前,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仍然较多,全球和国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特别是一段时间以来,国内资本市场呈现出单边下跌的情况,引发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国务院金融委及时召开会议,对市场关心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如货币政策、房地产、中概股、平台经济、香港金融市场等进行了回应,传递出稳定宏观经济、稳定金融市场、稳定资本市场的明确信号,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稳定市场预期,保持经济和金融大局稳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周茂华认为,本次会议有助于稳定市场对中概股、房地产市场及平台经济发展前景的预期;有助于避免短期各市场陷入非理性恐慌。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500463702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