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十场盛会背后的成都“密码”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1-24 12:51:41

1月23日,最新出炉的2022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成都去年地区生产总值1.99万亿元,增长8.6%,新增新经济企业11.7万家,成功实现“逆势上扬”。这一过程中,“双千”等代表性平台对成都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动能焕新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催化剂”与“风向标”的作用。

每经记者 谢陶    每经编辑 刘艳美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如何在隐伏的疫情之下阔步前行,在瞬息的产业变革之间中流击水,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之中高筑“护城河”,是各大城市在当前历史机遇期不得不直面的重大挑战。

回顾2021年,很少有城市像成都这样,以如此高的热忱与如此大的力度,连续举办10场高规格的“双千”发布会,精准高效地释放产业发展机遇,加速推进“建圈强链”。

去年,面临复杂的经济形势与产业升级压力,成都聚焦完善产业链生态,产业数字化、智慧化转型,累计发布1860个新场景、1859个新产品,释放出数千亿的新发展机遇。

一场场“双千”发布会背后,究竟隐藏着这座超2000万人口特大城市怎样的营城路径?蕴藏着这座“新经济机遇之都”怎样的发展动能?

顺“流动”之大势

城市是流动的。唯有流动,城市得以生生不息。

一座包容开放、充满经济与社会活力的城市,势必是一座信息流动、人才流动、资源流动高速而畅通的城市。

从第一场到最后一场“双千”发布会,成都并未拘泥于具体的物理空间与产业类别,而是高度聚焦促进差异化、多元化资源要素的加速流动。如一台强力的“水泵”,“双千”持续为成都的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活水”。

对内,成都借助“双千”平台,加速人才要素流动。以去年9月的引智引才专场为例,成都重磅推出“成渝高精尖人才开发引智共享平台”,并发布了全市218家重点企业在研发、生产、经营等场景中的人才需求清单,引导各类人力资源服务向企业有效流动,促进人才与产业、与企业的精准匹配。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从推出“人才新政2.0版”、开展“蓉漂计划”,再到引进德科、任仕达等世界顶级人力资源企业,成都近年坚持“市场引才”理念,“引才育才”市场环境不断完善。

而“双千”发布会巧妙地串联起政府、企业和市场,推动构建精准化、差异化的人才项目体系,促进人才要素实现更高效率的流动,吸引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产业领军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来蓉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成都新落户青年人才16万人。最新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也高度聚焦人才战略——未来将相继出台人才新政3.0版,创设“蓉城英才计划”……

对外,成都则借助“双千”平台,加速国际商品要素与技术要素在此汇聚流动。

去年首场“双千”落子亚蓉欧国家(商品)馆法国馆。馆内产自法国悦玫瑰酒庄、古颂酒庄等代表性酒庄的优质商品经由中欧班列(成渝),横跨亚欧大陆,历经万里,在发布会上迅速“俘获”了一大批本地消费者与企业。

一瓶瓶法国红酒串联起的是法式的浪漫风情与成都的开放热情,更是成都与欧洲城市优质商品要素加速流动,产业加速聚集的缩影之一。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与此同时,“双千”还不断加速国际技术要素的流动。去年在发布会上亮相的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通过构建线上+线下的全链条、多要素协作网络,实现了技术转移、投融资、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等服务机构的协同互动,促进了成都与世界之间的“技术流动”。

显然,“双千”正成为国际技术要素在蓉汇聚的一个重要端口。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主任李万鹏告诉记者示:“未来,我们还将重点加强与瑞士、新加坡、英国、德国等国的技术引进合作,广泛打通国外先进技术在国内落地的通道。”

立“数字”之风口

纵观十场“双千”发布会,数字经济无疑是被提到最多的关键词。

在中国信通院云计算和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看来,“数字经济既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打造未来竞争新优势的重要途径。”

在最新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成都重点强调,未来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建设“智慧蓉城”,主动抢占量子通信、元宇宙等未来赛道。

从“人城产”融合新范式专场、到创新基础能力专场、再到智慧化建设专场,正是借助双千“平台”,成都抢抓数字经济风口,抢先布局数字产业,持续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经济韧性得以进一步增强,发展空间得以进一步拓展。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双千”发布会上,来自数字经济领域的重点项目,多点开花——

成都铁塔发布的智能塔,依托独具的高点监控和资源共享优势,变“通信塔”为“数字塔”,服务行业社会信息化、赋能数字经济发展;

中德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成都)工程中心致力打造西门子全球第一个集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为一体,第一个融合数字仿真与物理测试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服务平台;

东部新区的新城建示范园区项目,旨在通过新城建盘活城市数据资产,构建数字数据孪生城市。

数字经济,也正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重塑这座城市的经济与社会生活:“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的办事体验;公共交通、医疗就诊的全程无卡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不断推动智慧城市迭代……

对成都而言,借助“双千”平台“触摸”数字经济前沿是产业变革的未雨绸缪,更是城市进化的时也势也。

在产业数字化领域,成都已引导超过5万家企业“上云用数”,获批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国家示范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等试点;在数字产业化方面,成都加快布局完善5G网络、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建成了5G基站超过3万个,实现主城区全覆盖,成为全国首个5G“双千兆+”全面商用城市。

在“双千”等强有力平台的助推之下,成都的数字经济底座正不断壮大,数字经济指数跻身全国前四。经济学家马光远更是直言,“成都具有良好的基础,在数字经济方面的发展‘被低估了’。”

着眼未来,成都力争到2025年,高水平建成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数字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保持全国第一方阵前列,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经济新高地。

拓“强链”之路径

“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情况下,成都及整个西南地区,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必须明确自身定位,在整个产业链的循环中确立自己的优势地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在黄群慧看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这要求我们建立起一个安全、循环、通畅、协调的现代化产业链和供应链。” 

事实上,成都借助“双千”这台强力引擎,促进各类优质资源要素加速流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背后,其核心直指——迈向产业链、价值链上游,围绕链主企业,持续优化产业结构。

去年,无论是稳链补链专场、创新基础能力专场、智慧化建设专场、还是新基建助力产业“建圈强链”专场,成都均用了大量篇幅聚焦打造更有韧性的产业链、更有竞争力的价值链,释放出强烈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信号,提前为“建圈强链”探路布局。

像是去年8月的稳链补链专场,成都精准梳理并发布了在加速推进产业生态圈建设过程中的300个稳链补链新场景、新产品,进一步促进产业链、要素链、供应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交互增值。

发布会现场,作为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和航空产业重要承载地的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瞄准链主企业,聚焦稳链强链进行了全方位的投资机会推介,促进上下游产业链加速整合聚集。而这正是成都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要义所在。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岁末,“双千”再度加码,积极响应成都全市范围内的“产业建圈强链行动”,重磅推出《成都市新基建助力产业“建圈强链”新场景新产品清单》,面向全球发布成都新型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发展设施等领域的188个新场景和222个新产品,释放产业投资机会约400亿元。

过去一年,成都推行重点产业“链长制”,引进重大项目356个。接下来,为进一步拓宽产业升级路径,推动“建圈强链”,成都将深入实施以链主及龙头企业为抓手,优化营商环境集聚要素资源,拓展产业空间等关键举措。

显然,“双千”发布会在“建圈强链”领域的一系列提前布局与实践,正是对最新政府工作报告的最好“呼应”——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聚焦绿色低碳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光伏高端能源装备等前沿领域。

回顾过往,展望明日。“双千”发布会,作为成都实施“建圈强链”战略重要的起点之一,顺资源流动之大势,立数字经济之风口,拓产业变革之路径,在承接这座城市新经济发展蓬勃动能的同时,更开启了城市未来发展的关键战略。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