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读1悟2』年终特别策划③|金鸡遇上元宇宙,2022中国电影怎么走?

每日经济新闻 2021-12-29 09:20:15

继《2020强影之路》在去年首次亮相中国电影金鸡奖之后,2021年12月28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与万达影视集团大数据中心联合出品的电影产业白皮书《2021强影之路》在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官方论坛“5G数智新时代——元宇宙背景下电影创新发展论坛”隆重发布。

每经记者 丁舟洋  毕媛媛    每经编辑 董兴生 宋红    

380305358367313920.jpeg

又来到厦门,又相约金鸡。

继《2020强影之路》在去年首次亮相中国电影金鸡奖之后,2021年12月28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与万达影视集团大数据中心联合出品的电影产业白皮书《2021强影之路》在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官方论坛“5G数智新时代——元宇宙背景下电影创新发展论坛”隆重发布。

中国电影金鸡奖是全国性文艺评奖电影专业奖项,是中国电影界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今年也是中国电影金鸡奖创立40周年。

本次发布现场汇聚了众多影视行业的资深人士,共同探讨在5G数智新时代以及元宇宙背景下电影产业如何创新发展。

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任仲伦、万达影业总经理尹香今、每日经济新闻副总编辑刘林鹏、咪咕动漫有限公司总编辑张学伟等共同发布《2021强影之路》,并启动发布仪式。

2336343207845055488.jpeg

图片来源:官方供图

作为中国电影行业年度观察报告,张丕民表示,《强影之路》以专业的财经视角呈现电影产业的发展态势,对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的全面高质量发展做出宝贵贡献。

连续多年为《强影之路》撰写序言的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任仲伦认为,《强影之路》是一份有史料与思考双重价值的中国电影年度性报告。

进入2021年后,全球疫情仍未得到遏制,国内多地散点式爆发。相较2020年,这种情况更加考验电影市场的韧劲。任仲伦认为,在这本白皮书里,我们读到了数字,读到了经验,更读到了精神。

8165038519532593152.png

关键词1:互联网格局改写

“新玩家”瞄准电影赛道

联合出品是主要投资方式

8165038519532593152.png

阿里、腾讯投资电影产业,已不是新现象。 自2020年初《囧妈》开创院线电影登陆视频平台并收获巨大流量后,哔哩哔哩(B站)、抖音、快手、泡泡玛特、中国移动咪咕等新崛起的年轻人消费平台和公司,同样瞄准了电影赛道。

7859731220923193344.png

7704089578972099584.png

从数量来看,2019年~2021年,抖音以16部投资影片领跑。新兴平台和公司投资电影,其本质仍是对用户流量的争夺。不过,在投资方式上,联合出品仍是当前新兴公司参与电影投资的主要方式,占整体投资数的76%。

8165038519532593152.png

关键词2:电影院生存大考

影城数量增长持续减缓

影投优等生“分数”下滑

8165038519532593152.png

2014年~2021年,国内影城数量增幅逐年下降。2020年疫情后,一线城市影城占比逐步减小,2021年影城数量甚至少于2020年,新开业影城数量不及停业影城数量;三线城市新开影城增幅最大,影城分布继续下沉。银幕分布变化趋势与影城变化基本一致。

820012882118328320.png

2015年~2019年,影投公司市场集中度持续下降,除了小影投新开店影响,与票房城市线下沉也有一定关系。TOP10影投中的万达、CGV、金逸、博纳和百老汇在一二线城市开店数量,相对小影投有较大优势。2020年受到疫情关店潮影响,前十影投票房份额集中度小幅上升,2021年再度小幅下降。

4808833638089575424.png

单银幕日产出自2015年达到峰值后,逐年下滑,2020年因疫情急速下降,今年小幅回暖。疫情后,新开业影城单银幕日产出下降明显,均值大幅低于总体。一二线影城竞争激烈,其生存压力之大可见一斑。

940398812720132096.png

8165038519532593152.png

关键词3:影人公司“衰与兴”

2021年明星工作室逐月下降

能导能演的影人议价能力高

8165038519532593152.png

2018年之后,明星工作室、明星相关企业在新增数量上都出现了断崖式下降,相反,注销数量频频增长。2018年之前每年明星工作室注销数量维持在十位数,从2018年开始,明星工作室每年注销数量均过百家,其中2020年注销数量最多,高达近300家。

2652620012901239808.png

徐峥、吴京、陈思诚等能演能导的优质影人,在2021年持续发力,继续着高议价力。

1121464561394028544.png

今年,吴京导演了《我和我的父辈》,主演《长津湖》,他的登峰国际均为主出品方之一;徐峥也是《我和我的父辈》的导演之一,他的真乐道文化自然也进了主出品方阵容中;《唐人街探案3》,陈思诚为导演,他的壹同影视的话语权仅次于万达电影。

4278578272486848512.png

8165038519532593152.png

关键词4:流媒体之争

大片探寻线上放映

中国市场给了好莱坞坚守线下的信心

344685947259607040.png

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反复时间之长超过了人们的预期,2021年电影产业仍然面对线下防疫与线下放映并存的局面,片方、影院与流媒体共同探索放映、发行新路径。

到2021年,在中国还出现了个别中小成本影片转战线上发行的情况,再也没出现第二个像《囧妈》这么大体量的院线影片完全放弃线下的案例。

2021年,环球影业的超级吸金系列《速度与激情9》上映。其发行策略是“拥抱线下影院”,先在韩国、中国的线下院线上映,然后再转战北美线下院线。该片在中国内地的票房超过了北美本土市场,进一步给了好莱坞制片方坚定线下发片的信心。

8480269622251295744.png

在中国,行业同样需要正视影院发行窗口期缩短、发行窗口数量增加的现实。对不同类型、不同体量的电影,更精细地规划发行渠道和发行窗口期,是中国电影发行行业需要提升的内功。

8165038519532593152.png

关键词5:卖座影片喜与忧

头部大片撑起半壁江山

腰部影片越难过亿

344685947259607040.png

后疫情时代,票房“二八效应”更加明显,尽管过亿影片数量和占比均为下降趋势,但仍产出了80%以上的票房。同时,由于市场和宣发等多方面影响,过亿影片票房占比略有下降,腰部影片过亿变得越来越艰难;小体量影片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大盘更加依赖爆款影片,这种不健康的票房分布,不利于电影市场良性发展。

3768237031986557952.png

过亿影片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共有337部影片票房过亿,平均每年67部。动作、科幻、剧情、喜剧是近五年过亿影片累计产出最高的四大类型。

观察过去5年TOP10影片不难发现,2018年以前,中国电影市场还是以商业大片和口碑喜剧为主。2019年之后,市场开始有明显的转变。尤其是经历了疫情后,国人爱国情怀更加高涨,中国电影聚焦于中国故事,更动人心。11月24日,《长津湖》上映50多天后,正式超越《战狼2》,成为中国影史票房总冠军,并登上2021世界票房冠军宝座。

7746072265801151488.png

4604297334278838272.png

国产影片的题材方面,IP改编趋于冷静。近两年随着观众对现实主义影片的关注及舆论发酵,真实事件或人物改编作品票占大幅提升。此外,近年来国产电影涌现出诸多优秀系列电影,如《熊出没》《反贪风暴》《唐人街探案》等。《白蛇2:青蛇劫起》《拆弹专家2》等系列续作,票房双双超前作,成绩亮眼。

 

8187996470332474368.png

目前,与好莱坞相比,中国系列电影收入结构还比较单一,80%收入来自于票房本身。而好莱坞的系列电影已经可以做到票房收入只占总收入30%,另外40%、30%分别来自于“流媒体+广告收入”以及“其他衍生品收入”。做到优质电影的系列化开发,需要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后盾做基础。

好莱坞电影有较强的系列化属性,历史票房TOP10中有8部是系列电影。漫威宇宙、星球大战、007是目前好莱坞最卖座的系列电影。

6191966169382392832.png

8165038519532593152.png

关键词6:中年观影人

合家观影成假期消费习惯

大龄观众比例大幅提升

344685947259607040.png

2021年假日档期票房贡献率接近7成,影片上映档期越来越依赖全年中的假日。疫情之后,惊险、刺激的进口大片数量大幅缩水,国产主旋律、合家欢影片大放异彩。节假日期间,偕同父母孩子一起走进影院的景象越来越常见。2021年,3~5人的家庭观影比例较前两年进一步提升。

1699071948733259776.png

万达会员数据显示,年轻用户正在“流失”。不过,站在另一个角度上看,“大龄”观众(尤其40岁以上)比例大幅度提升可以说明,“看电影”这项娱乐活动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爱国情怀、父辈母爱、全民抗疫等题材都能很好地触动中年人的情感,从而使他们愿意走进影院。

596486248133905408.png

8165038519532593152.png

关键词7:“哑铃形”档期

暑期档强片缺位

春节档和国庆档过于拥挤

344685947259607040.png

2021年暑期档电影票房73.8亿,较2019年同期大幅下滑58.5%,为2014年以来票房最低,不同于往年八月大盘的强劲增势,2021年八月大盘仅贡献暑期档28%的票房。疫情反复、强片缺位,是2021年暑期档后半程遇冷的主要原因。

560012152052877312.png

近年贺岁档票房产出相对稳定,《拆弹专家2》《紧急救援》《沐浴之王》《送你一朵小红花》《温暖的抱抱》分别在2020年12月底和2021年元旦前夕上映,即便是刚从疫情恢复的贺岁档,仍有25亿+的票房产出。

岁末电影消费反映出观众一大心理:岁末年关对娱乐性强的影片相对包容,影片评价虽然只是合格,但票房产出仍较好。另外,主打情感向的影片多是温情感人的原创电影,并有超强卡司且本体质量很好,如《送你一朵小红花》。

1557961846337414144.png

三天假日档有着相对稳定的产出,即使2020年疫情导致清明、五一、端午三大档期产出为零,但2021年影院正常营业后,三天假日档立即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甚至更好于以往,足见假日档期的稳定性。由于假日氛围与观影“刚需”的存在,三天假日档的影片类型集中于商业片,且票房大多会在假日期间集中释放。

6926715116413433856.png

8165038519532593152.png

关键词8:票价上涨

电影票更贵了,服务费更高了

8165038519532593152.png

2017年,电影票价进入稳步上涨阶段,2020年疫情导致平均票价小降0.1元后,2021年平均票价再涨3.5元。而对比2019年和2021年档期票价可见,春节(2021年情人节在春节期间)和国庆等大档期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五一档由于主要影片由高票价进口片转变为国产影片支撑,票价反而降幅较大;其他档期票价均不同程度微涨。

 

1496844211695681536.png

电影总票房创新高的同时,电影票的服务费也随之水涨船高。2017年,服务费收入在电影总票房中的占比为6.2%,但是到了2021年,这一占比上升至8.8%。单张票务的平均服务费同样呈现增长趋势。2017年,观众在网络平台上购买一张电影票,平均有2.62元是服务费;到了2020年,购买一张电影票的服务费增长到了3.65元。

4431659925443204096.png

8480728018262027264.png

8165038519532593152.png

关键词9:金融风向

传媒股估值处于历史中下线

北交所打开融资新通道

8165038519532593152.png

2016年~2021年,近六年间A股传媒股累计完成106起增发融资,总计融资规模超2000亿元。其中,单从数量看,增发融资的高峰期依旧出现在2016年~2017年,这两年累计增发融资高达68起。从融资规模来看,增发融资规模最大的年份为2019年,虽然仅7起,但融资规模达584亿元。

3463505431094664192.png

天风证券副所长、传媒互联网首席分析师文浩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对于当下的影视传媒股而言,当下是早春,仍然会感受到寒意,但在早春之后适合有生命力的公司继续成长。“如果一家公司本身没有竞争力,等不到夏天也会死掉。”

影视上市公司所属的传媒版块整体估值仍处于历史的中下线,跑输市场。但比起最悲观的2016年~2018年,已经消化了很多历史上的估值风险和负担。

6680076771020185600.png

Choice数据显示,173家传媒上市公司中,2020年的现金储备情况两极分化严重。截至2020年末,现金储备最充裕的是中南传媒,期末现金储备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超过114亿元,中文传媒、东方明珠、歌华有线和凤凰传媒的现金储备也均在60亿元以上。

但现金储备排在最后的五家公司,甚至只能用万元来计算。现金储备最为紧缺的是*ST长动,截至2020年末,只有56万元,*ST富控、*ST晨鑫、文化长城的现金储备也都在千万元之内。垫底的五家传媒公司中,有四家已被ST。

8153840652107337728.png

11月15日,北交所的横空出世也为文化企业打开了投融资新窗口。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绍坚在2021中国文化金融峰会上表示,要用好北京证券交易所这个平台,促进优质文化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同时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为文化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不过,目前在北交所81家公司中,仅有2家文化传媒类公司,分别为数字人(835670.BJ)和流金岁月(834021.BJ),二者皆为此前的精选层公司。

2543391717654426624.png

其中,流金岁月是新三板第一批精选层公司,在电视频道服务方面已掌握多项专利技术,不久前正式开播的CCTV-16(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奥林匹克频道)背后就有公司的身影。

尽管在北交所中仅有两家文化传媒类公司,但在下游的创新层还有93家大文化类公司,其中63家公司市值超过2亿元,达到申请北交所上市最低标准。

7786119484600267776.png

除备注外,图片均来自《2021强影之路》

8165038519532593152.png

关键词10:投资趋势风口中的元宇宙

能给中国电影带来新机会?

8165038519532593152.png

今年以来,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概念,便是元宇宙了。

9 月初,中青宝、汤姆猫表示公司正在积极探索开发元宇宙产品, 随后两家公司涨停,并带领整个元宇宙概念板块大涨,A股市场刮起了一场“元宇宙”旋风。尽管随着证监会对相关情况进行问询,相关公司也做出风险提示,但市场对于元宇宙概念的火热在略微冷却后再度爆发出更加狂热的情绪。

电影《头号玩家》被认为是目前对元宇宙概念最接近的表现。在电影中,现实世界的人们能够通过VR设备进入名为“绿洲”的虚拟世界,并在其中娱乐、工作甚至生活。而电影《阿凡达》中人类运用技术手段将意识传入纳威人的躯体并以此在潘多拉星球活动,小说《刀剑神域》中的“完全网络虚拟空间”,都体现出元宇宙的部分特征,是对元宇宙概念的一种探讨。

很多当代电影大师的启蒙影片是《2001 太空漫游》(1968 年)和《星球大战》(1977 年),这也是现在世界范围很多一流科技大师进入科学殿堂的入门作品,或许这是对于中国电影行业一个不错的启示。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任仲伦表示,杰出的艺术家总是在新的技术诞生初期的时候比较敏锐地运用新的技术去推进世界电影的发展。

1171281914568204288.jpeg

图片来源:官方供图

1521714798760799232.png

记者手记|我们骄傲于记录行业的起起落落

2021年的最后几天,很激动看到金鸡奖如约开幕,厦门的冬天,暖阳和煦,人的心也是暖的。

新冠疫情发生到现在接近2年了,电影行业在被摧毁的边缘坚强重生,在2021年竟给了我们那么多惊喜。

我们甚至可以很快地回忆起,在春节档闪闪发光的《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焕英》,在国庆档“大杀四方”的《长津湖》,在小档期口碑领先的《我的姐姐》《悬崖之上》《扬名立万》……

这些足以载入中国影史的成绩,是无数中国电影人依然在坚守,用热血和热爱谱写出的故事。

再渺小的个体,也值得被肯定,所以参与了多年《强影之路》采写的我们,感到很骄傲。我们骄傲于记录了行业起起落落中发生的每个微小变化。

2022年,电影行业会走向何方?历史长河中我们将留下怎样的脚印?这些问题惹人遐想。正如艺术是永恒的,我们也相信,今年、明年,每一年的电影市场,都会被深刻铭记。(点击阅读原文,查看《2021强影之路》)

记者:丁舟洋 毕媛媛

编辑:董兴生 宋红

视觉:蔡沛君

排版:董兴生 王蜀杰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又来到厦门,又相约金鸡。 继《2020强影之路》在去年首次亮相中国电影金鸡奖之后,2021年12月28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与万达影视集团大数据中心联合出品的电影产业白皮书《2021强影之路》在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官方论坛“5G数智新时代——元宇宙背景下电影创新发展论坛”隆重发布。 中国电影金鸡奖是全国性文艺评奖电影专业奖项,是中国电影界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今年也是中国电影金鸡奖创立40周年。 本次发布现场汇聚了众多影视行业的资深人士,共同探讨在5G数智新时代以及元宇宙背景下电影产业如何创新发展。 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任仲伦、万达影业总经理尹香今、每日经济新闻副总编辑刘林鹏、咪咕动漫有限公司总编辑张学伟等共同发布《2021强影之路》,并启动发布仪式。 图片来源:官方供图 作为中国电影行业年度观察报告,张丕民表示,《强影之路》以专业的财经视角呈现电影产业的发展态势,对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的全面高质量发展做出宝贵贡献。 连续多年为《强影之路》撰写序言的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任仲伦认为,《强影之路》是一份有史料与思考双重价值的中国电影年度性报告。 进入2021年后,全球疫情仍未得到遏制,国内多地散点式爆发。相较2020年,这种情况更加考验电影市场的韧劲。任仲伦认为,在这本白皮书里,我们读到了数字,读到了经验,更读到了精神。 关键词1:互联网格局改写 “新玩家”瞄准电影赛道 联合出品是主要投资方式 阿里、腾讯投资电影产业,已不是新现象。自2020年初《囧妈》开创院线电影登陆视频平台并收获巨大流量后,哔哩哔哩(B站)、抖音、快手、泡泡玛特、中国移动咪咕等新崛起的年轻人消费平台和公司,同样瞄准了电影赛道。 从数量来看,2019年~2021年,抖音以16部投资影片领跑。新兴平台和公司投资电影,其本质仍是对用户流量的争夺。不过,在投资方式上,联合出品仍是当前新兴公司参与电影投资的主要方式,占整体投资数的76%。 关键词2:电影院生存大考 影城数量增长持续减缓 影投优等生“分数”下滑 2014年~2021年,国内影城数量增幅逐年下降。2020年疫情后,一线城市影城占比逐步减小,2021年影城数量甚至少于2020年,新开业影城数量不及停业影城数量;三线城市新开影城增幅最大,影城分布继续下沉。银幕分布变化趋势与影城变化基本一致。 2015年~2019年,影投公司市场集中度持续下降,除了小影投新开店影响,与票房城市线下沉也有一定关系。TOP10影投中的万达、CGV、金逸、博纳和百老汇在一二线城市开店数量,相对小影投有较大优势。2020年受到疫情关店潮影响,前十影投票房份额集中度小幅上升,2021年再度小幅下降。 单银幕日产出自2015年达到峰值后,逐年下滑,2020年因疫情急速下降,今年小幅回暖。疫情后,新开业影城单银幕日产出下降明显,均值大幅低于总体。一二线影城竞争激烈,其生存压力之大可见一斑。 关键词3:影人公司“衰与兴” 2021年明星工作室逐月下降 能导能演的影人议价能力高 2018年之后,明星工作室、明星相关企业在新增数量上都出现了断崖式下降,相反,注销数量频频增长。2018年之前每年明星工作室注销数量维持在十位数,从2018年开始,明星工作室每年注销数量均过百家,其中2020年注销数量最多,高达近300家。 徐峥、吴京、陈思诚等能演能导的优质影人,在2021年持续发力,继续着高议价力。 今年,吴京导演了《我和我的父辈》,主演《长津湖》,他的登峰国际均为主出品方之一;徐峥也是《我和我的父辈》的导演之一,他的真乐道文化自然也进了主出品方阵容中;《唐人街探案3》,陈思诚为导演,他的壹同影视的话语权仅次于万达电影。 关键词4:流媒体之争 大片探寻线上放映 中国市场给了好莱坞坚守线下的信心 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反复时间之长超过了人们的预期,2021年电影产业仍然面对线下防疫与线下放映并存的局面,片方、影院与流媒体共同探索放映、发行新路径。 到2021年,在中国还出现了个别中小成本影片转战线上发行的情况,再也没出现第二个像《囧妈》这么大体量的院线影片完全放弃线下的案例。 2021年,环球影业的超级吸金系列《速度与激情9》上映。其发行策略是“拥抱线下影院”,先在韩国、中国的线下院线上映,然后再转战北美线下院线。该片在中国内地的票房超过了北美本土市场,进一步给了好莱坞制片方坚定线下发片的信心。 在中国,行业同样需要正视影院发行窗口期缩短、发行窗口数量增加的现实。对不同类型、不同体量的电影,更精细地规划发行渠道和发行窗口期,是中国电影发行行业需要提升的内功。 关键词5:卖座影片喜与忧 头部大片撑起半壁江山 腰部影片越难过亿 后疫情时代,票房“二八效应”更加明显,尽管过亿影片数量和占比均为下降趋势,但仍产出了80%以上的票房。同时,由于市场和宣发等多方面影响,过亿影片票房占比略有下降,腰部影片过亿变得越来越艰难;小体量影片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大盘更加依赖爆款影片,这种不健康的票房分布,不利于电影市场良性发展。 过亿影片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共有337部影片票房过亿,平均每年67部。动作、科幻、剧情、喜剧是近五年过亿影片累计产出最高的四大类型。 观察过去5年TOP10影片不难发现,2018年以前,中国电影市场还是以商业大片和口碑喜剧为主。2019年之后,市场开始有明显的转变。尤其是经历了疫情后,国人爱国情怀更加高涨,中国电影聚焦于中国故事,更动人心。11月24日,《长津湖》上映50多天后,正式超越《战狼2》,成为中国影史票房总冠军,并登上2021世界票房冠军宝座。 国产影片的题材方面,IP改编趋于冷静。近两年随着观众对现实主义影片的关注及舆论发酵,真实事件或人物改编作品票占大幅提升。此外,近年来国产电影涌现出诸多优秀系列电影,如《熊出没》《反贪风暴》《唐人街探案》等。《白蛇2:青蛇劫起》《拆弹专家2》等系列续作,票房双双超前作,成绩亮眼。 目前,与好莱坞相比,中国系列电影收入结构还比较单一,80%收入来自于票房本身。而好莱坞的系列电影已经可以做到票房收入只占总收入30%,另外40%、30%分别来自于“流媒体+广告收入”以及“其他衍生品收入”。做到优质电影的系列化开发,需要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后盾做基础。 好莱坞电影有较强的系列化属性,历史票房TOP10中有8部是系列电影。漫威宇宙、星球大战、007是目前好莱坞最卖座的系列电影。 关键词6:中年观影人 合家观影成假期消费习惯 大龄观众比例大幅提升 2021年假日档期票房贡献率接近7成,影片上映档期越来越依赖全年中的假日。疫情之后,惊险、刺激的进口大片数量大幅缩水,国产主旋律、合家欢影片大放异彩。节假日期间,偕同父母孩子一起走进影院的景象越来越常见。2021年,3~5人的家庭观影比例较前两年进一步提升。 万达会员数据显示,年轻用户正在“流失”。不过,站在另一个角度上看,“大龄”观众(尤其40岁以上)比例大幅度提升可以说明,“看电影”这项娱乐活动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爱国情怀、父辈母爱、全民抗疫等题材都能很好地触动中年人的情感,从而使他们愿意走进影院。 关键词7:“哑铃形”档期 暑期档强片缺位 春节档和国庆档过于拥挤 2021年暑期档电影票房73.8亿,较2019年同期大幅下滑58.5%,为2014年以来票房最低,不同于往年八月大盘的强劲增势,2021年八月大盘仅贡献暑期档28%的票房。疫情反复、强片缺位,是2021年暑期档后半程遇冷的主要原因。 近年贺岁档票房产出相对稳定,《拆弹专家2》《紧急救援》《沐浴之王》《送你一朵小红花》《温暖的抱抱》分别在2020年12月底和2021年元旦前夕上映,即便是刚从疫情恢复的贺岁档,仍有25亿+的票房产出。 岁末电影消费反映出观众一大心理:岁末年关对娱乐性强的影片相对包容,影片评价虽然只是合格,但票房产出仍较好。另外,主打情感向的影片多是温情感人的原创电影,并有超强卡司且本体质量很好,如《送你一朵小红花》。 三天假日档有着相对稳定的产出,即使2020年疫情导致清明、五一、端午三大档期产出为零,但2021年影院正常营业后,三天假日档立即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甚至更好于以往,足见假日档期的稳定性。由于假日氛围与观影“刚需”的存在,三天假日档的影片类型集中于商业片,且票房大多会在假日期间集中释放。 关键词8:票价上涨 电影票更贵了,服务费更高了 2017年,电影票价进入稳步上涨阶段,2020年疫情导致平均票价小降0.1元后,2021年平均票价再涨3.5元。而对比2019年和2021年档期票价可见,春节(2021年情人节在春节期间)和国庆等大档期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五一档由于主要影片由高票价进口片转变为国产影片支撑,票价反而降幅较大;其他档期票价均不同程度微涨。 电影总票房创新高的同时,电影票的服务费也随之水涨船高。2017年,服务费收入在电影总票房中的占比为6.2%,但是到了2021年,这一占比上升至8.8%。单张票务的平均服务费同样呈现增长趋势。2017年,观众在网络平台上购买一张电影票,平均有2.62元是服务费;到了2020年,购买一张电影票的服务费增长到了3.65元。 关键词9:金融风向 传媒股估值处于历史中下线 北交所打开融资新通道 2016年~2021年,近六年间A股传媒股累计完成106起增发融资,总计融资规模超2000亿元。其中,单从数量看,增发融资的高峰期依旧出现在2016年~2017年,这两年累计增发融资高达68起。从融资规模来看,增发融资规模最大的年份为2019年,虽然仅7起,但融资规模达584亿元。 天风证券副所长、传媒互联网首席分析师文浩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对于当下的影视传媒股而言,当下是早春,仍然会感受到寒意,但在早春之后适合有生命力的公司继续成长。“如果一家公司本身没有竞争力,等不到夏天也会死掉。” 影视上市公司所属的传媒版块整体估值仍处于历史的中下线,跑输市场。但比起最悲观的2016年~2018年,已经消化了很多历史上的估值风险和负担。 Choice数据显示,173家传媒上市公司中,2020年的现金储备情况两极分化严重。截至2020年末,现金储备最充裕的是中南传媒,期末现金储备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超过114亿元,中文传媒、东方明珠、歌华有线和凤凰传媒的现金储备也均在60亿元以上。 但现金储备排在最后的五家公司,甚至只能用万元来计算。现金储备最为紧缺的是*ST长动,截至2020年末,只有56万元,*ST富控、*ST晨鑫、文化长城的现金储备也都在千万元之内。垫底的五家传媒公司中,有四家已被ST。 11月15日,北交所的横空出世也为文化企业打开了投融资新窗口。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绍坚在2021中国文化金融峰会上表示,要用好北京证券交易所这个平台,促进优质文化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同时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为文化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不过,目前在北交所81家公司中,仅有2家文化传媒类公司,分别为数字人(835670.BJ)和流金岁月(834021.BJ),二者皆为此前的精选层公司。 其中,流金岁月是新三板第一批精选层公司,在电视频道服务方面已掌握多项专利技术,不久前正式开播的CCTV-16(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奥林匹克频道)背后就有公司的身影。 尽管在北交所中仅有两家文化传媒类公司,但在下游的创新层还有93家大文化类公司,其中63家公司市值超过2亿元,达到申请北交所上市最低标准。 除备注外,图片均来自《2021强影之路》 关键词10:投资趋势风口中的元宇宙 能给中国电影带来新机会? 今年以来,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概念,便是元宇宙了。 9月初,中青宝、汤姆猫表示公司正在积极探索开发元宇宙产品,随后两家公司涨停,并带领整个元宇宙概念板块大涨,A股市场刮起了一场“元宇宙”旋风。尽管随着证监会对相关情况进行问询,相关公司也做出风险提示,但市场对于元宇宙概念的火热在略微冷却后再度爆发出更加狂热的情绪。 电影《头号玩家》被认为是目前对元宇宙概念最接近的表现。在电影中,现实世界的人们能够通过VR设备进入名为“绿洲”的虚拟世界,并在其中娱乐、工作甚至生活。而电影《阿凡达》中人类运用技术手段将意识传入纳威人的躯体并以此在潘多拉星球活动,小说《刀剑神域》中的“完全网络虚拟空间”,都体现出元宇宙的部分特征,是对元宇宙概念的一种探讨。 很多当代电影大师的启蒙影片是《2001太空漫游》(1968年)和《星球大战》(1977年),这也是现在世界范围很多一流科技大师进入科学殿堂的入门作品,或许这是对于中国电影行业一个不错的启示。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任仲伦表示,杰出的艺术家总是在新的技术诞生初期的时候比较敏锐地运用新的技术去推进世界电影的发展。 图片来源:官方供图 记者手记|我们骄傲于记录行业的起起落落 2021年的最后几天,很激动看到金鸡奖如约开幕,厦门的冬天,暖阳和煦,人的心也是暖的。 新冠疫情发生到现在接近2年了,电影行业在被摧毁的边缘坚强重生,在2021年竟给了我们那么多惊喜。 我们甚至可以很快地回忆起,在春节档闪闪发光的《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焕英》,在国庆档“大杀四方”的《长津湖》,在小档期口碑领先的《我的姐姐》《悬崖之上》《扬名立万》…… 这些足以载入中国影史的成绩,是无数中国电影人依然在坚守,用热血和热爱谱写出的故事。 再渺小的个体,也值得被肯定,所以参与了多年《强影之路》采写的我们,感到很骄傲。我们骄傲于记录了行业起起落落中发生的每个微小变化。 2022年,电影行业会走向何方?历史长河中我们将留下怎样的脚印?这些问题惹人遐想。正如艺术是永恒的,我们也相信,今年、明年,每一年的电影市场,都会被深刻铭记。(点击阅读原文,查看《2021强影之路》) 记者:丁舟洋毕媛媛 编辑:董兴生宋红 视觉:蔡沛君 排版:董兴生王蜀杰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