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业界热议碳中和:未来40年“双碳”目标会对工业体系带来巨大变革 要全面建设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

每日经济新闻 2021-10-28 17:55:34

◎未来40年“双碳”目标会对整个工业体系带来巨大变革,未来40年“双碳”应该是工业化的一个新使命,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传统格局正在不断演变。

◎要全面建设现代绿色低碳的工业体系;要建立一个基本靠循环再生为支撑的材料工业体系。

每经记者 张蕊 北京摄影报道 每经编辑 陈星

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

双碳目标下,我国产业转型发展如何抓住机遇?又面临哪些挑战?中国碳市场的规模有多大,蕴藏哪些机遇?

近日,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第十九期总裁圆桌会议围绕上述话题进行了研讨。

碳市场要做到八大行业全覆盖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介绍,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是112亿吨,非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约为24亿吨,总排放是136亿吨,碳汇吸收10亿吨,因此净排放126亿吨。

今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启上线交易,目前已运行3月有余。

为什么要有碳交易?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副会长兼首席环境政策专家骆建华表示,这主要是基于美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经验,当时要控制二氧化硫有两个选择,一是命令控制,二是市场交易,而市场交易的办法比命令控制成本低约一半。

就中国而言,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碳交易市场有其特殊价值。张希良表示,碳交易市场总体来讲是最低成本实现减排目标的政策工具,对经济转型升级能够形成有效激励,相对于以往节能环保政策,也是一种政策转型。

不过,张希良表示,发挥碳市场在激励企业减碳方面的作用,要碳市场参与度比较高,覆盖的企业、行业比较多才行,要真正有一定的交易,进而才能反映价格机制的作用,才会带来很大好处。

“碳市场的目的不是交易,不是碳价,关键是要减排,要促进技术的创新,促进低碳技术的投资。”他说。

张希良表示,从目前来看,7月份启动碳市场,碳价是可以的,但是交易量不够活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他透露,目前碳市场只纳入发电行业,现在生态环境部正在制定一些新的政策,今年底会公布,对碳市场的发展会带来新的变化。

张希良说,总的来看,从覆盖范围来讲,可能“十四五”期间要做到八大行业全覆盖。全覆盖并不是行业里所有子行业都覆盖,而是重点行业、重点子行业全覆盖,包括钢铁、水泥、化工等。

“要尽快增加水泥和电解铝行业的上线运行,我估计可能从后年开始,水泥和电解铝也将纳入碳市场。”张希良说,钢铁行业也在积极研究配额的分配方法,总体来讲“十四五”时期应该做到行业全覆盖,把总量控制与全国碳排放总量的制度有机结合。

全面建设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

工业企业应该如何适应“双碳”要求?未来有何对策?

对此,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表示,中国“双碳”尤其是工业“双碳”的实现路径有几个方向:一是能源结构调整,二是产业结构调整,三是靠植树造林增加碳汇。

“能源方面,要更多地依赖于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产业结构方面,现状是高耗能行业占碳排放的50%,这些高耗能行业的碳排放要依次达峰,2030年总体上要控制住高耗能行业的产量。”刘文强说,2035年以后可能要开启工业脱碳的进程。

刘文强进一步阐述,要全面建设现代绿色低碳的工业体系;要建立一个基本靠循环再生为支撑的材料工业体系。“当然这40年能不能实现、什么时候实现,还有待政策、战略的调整。”

所以从整体上来看,未来40年“双碳”目标会对整个工业体系带来巨大变革,未来40年“双碳”应该是工业化的一个新使命,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传统格局正在不断演变。这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刘文强表示,还要建立以绿色低碳为核心的技术装备体系,没有技术装备的提升,很难实现整个社会的低碳转型。最后,要靠智能化的工业体系来减少能源消耗。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经记者张蕊北京摄影报道每经编辑陈星 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 双碳目标下,我国产业转型发展如何抓住机遇?又面临哪些挑战?中国碳市场的规模有多大,蕴藏哪些机遇? 近日,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第十九期总裁圆桌会议围绕上述话题进行了研讨。 碳市场要做到八大行业全覆盖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介绍,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是112亿吨,非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约为24亿吨,总排放是136亿吨,碳汇吸收10亿吨,因此净排放126亿吨。 今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启上线交易,目前已运行3月有余。 为什么要有碳交易?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副会长兼首席环境政策专家骆建华表示,这主要是基于美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经验,当时要控制二氧化硫有两个选择,一是命令控制,二是市场交易,而市场交易的办法比命令控制成本低约一半。 就中国而言,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碳交易市场有其特殊价值。张希良表示,碳交易市场总体来讲是最低成本实现减排目标的政策工具,对经济转型升级能够形成有效激励,相对于以往节能环保政策,也是一种政策转型。 不过,张希良表示,发挥碳市场在激励企业减碳方面的作用,要碳市场参与度比较高,覆盖的企业、行业比较多才行,要真正有一定的交易,进而才能反映价格机制的作用,才会带来很大好处。 “碳市场的目的不是交易,不是碳价,关键是要减排,要促进技术的创新,促进低碳技术的投资。”他说。 张希良表示,从目前来看,7月份启动碳市场,碳价是可以的,但是交易量不够活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他透露,目前碳市场只纳入发电行业,现在生态环境部正在制定一些新的政策,今年底会公布,对碳市场的发展会带来新的变化。 张希良说,总的来看,从覆盖范围来讲,可能“十四五”期间要做到八大行业全覆盖。全覆盖并不是行业里所有子行业都覆盖,而是重点行业、重点子行业全覆盖,包括钢铁、水泥、化工等。 “要尽快增加水泥和电解铝行业的上线运行,我估计可能从后年开始,水泥和电解铝也将纳入碳市场。”张希良说,钢铁行业也在积极研究配额的分配方法,总体来讲“十四五”时期应该做到行业全覆盖,把总量控制与全国碳排放总量的制度有机结合。 全面建设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 工业企业应该如何适应“双碳”要求?未来有何对策? 对此,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表示,中国“双碳”尤其是工业“双碳”的实现路径有几个方向:一是能源结构调整,二是产业结构调整,三是靠植树造林增加碳汇。 “能源方面,要更多地依赖于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产业结构方面,现状是高耗能行业占碳排放的50%,这些高耗能行业的碳排放要依次达峰,2030年总体上要控制住高耗能行业的产量。”刘文强说,2035年以后可能要开启工业脱碳的进程。 刘文强进一步阐述,要全面建设现代绿色低碳的工业体系;要建立一个基本靠循环再生为支撑的材料工业体系。“当然这40年能不能实现、什么时候实现,还有待政策、战略的调整。” 所以从整体上来看,未来40年“双碳”目标会对整个工业体系带来巨大变革,未来40年“双碳”应该是工业化的一个新使命,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传统格局正在不断演变。这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刘文强表示,还要建立以绿色低碳为核心的技术装备体系,没有技术装备的提升,很难实现整个社会的低碳转型。最后,要靠智能化的工业体系来减少能源消耗。
碳中和 绿色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