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轮播

每经网首页 > 轮播 > 正文

7家新能源车企被工信部约谈,产品生产一致性问题如何破解?专家这样建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1-10-22 16:37:13

每经记者 李硕    每经编辑 孙磊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约谈了2020年度新能源汽车监督检查中存在违规问题的七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有关企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认真分析问题原因,严格按照准入管理要求,限期整改存在问题。而本次被约谈的七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共有8个车型不符合生产一致性要求。

据了解,汽车生产的一致性,简言之即保证实际生产、销售的车辆产品的有关技术参数、配置和性能指标,与《公告》批准的车辆产品、用于试验的车辆样品、产品《合格证》及出厂车辆上传信息中的有关技术参数、配置和性能指标一致。

“生产一致性关系到产品质量与产品安全,与消费者利益息息相关,并且与交通安全、环境保护、节能环保等公共利益也有关联。如果产品不符合国标或相关法规,轻则造成用户或公共利益的损失,重则会造成产品质量事故、交通事故。”新能源汽车行业独立研究员曹广平表示。

7家新能源车企现多种违规问题

在新能源乘用车中,南京金龙客车、东风汽车集团两家企业的两个车型产品不符合相应要求,涉及30分钟最高车速、前排座椅安全带等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或管理规定等问题。

在新能源客车中,珠海广通汽车、成都广通汽车、南京金龙客车、丹东黄海汽车4家企业的4个车型产品不符合相应要求,说明书、整备质量、座椅面料燃烧速度、整车铭牌等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或管理规定。

图片来源:工信部官网截图

在新能源专用车中,山东蓝诺汽车、江苏奥新新能源汽车两家企业的2个车型产品不符合相应要求,涉及驾驶室两侧喷涂的字样高度、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整备质量等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或管理规定。

“汽车生产一致性其实就是申报和实际标准一致。”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他看来,近期上游产业链的供货紧张,导致车企难以保障同一零部件来自同样厂家的稳定供给,可能是出现生产一致性不合格问题的原因之一。

据了解,对于车企而言,生产一致性管理体系涉及内容很复杂。如果车辆后期出现由整车企业导致的设计变更或者供应商变更等情况,都有可能造成生产不一致。不过,有观点认为,如果由于整车企业的供应商偷工减料、供应商设计变更没有管控好等因素,也会造成生产不一致问题。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工信部第一次通报车企出现类似问题。去年11月,工信部建立道路机动车辆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结果通报制度,公布了25家企业的27个车型存在不符合生产一致性的问题。其中,广汽三菱、比亚迪、广汽本田、吉利汽车等9家企业的9个新能源车型存在违规问题。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准入管理规定,根据违规情节轻重,工信部将对此次被约谈的违规企业依法予以撤销或暂停违规产品《公告》、暂停新能源汽车产品合格证电子信息上传、暂停新能源汽车新产品申报、取消抽检不合格车型《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等行政处理,并将违规信息纳入企业信用记录,列入后续重点监管对象。

确保生产一致性需从三方面努力

事实上,从燃油车到新能源车,行业对生产一致性的关注重点也有所不同。例如,传统燃油车中,货车主要包括整车结构参数、侧后防护装置和柴油货车环保能耗等13个项目;专用汽车主要包括整车结构参数、侧翻稳定角、制动系统、汽车防抱制动性能等10个项目;乘用车主要包括机动车安全、国六排放、燃料消耗量等7个项目。

对于新能源车而言,新能源乘用车主要包括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纯电动续驶里程及电能量消耗量、动力电池能量密度、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安全性要求等10个项目;新能源客车主要包括客车结构安全、内饰材料燃烧特性、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蓄电池单元热失控试验等15个项目;新能源专用车主要包括机动车安全运行强制性项目、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纯电动续驶里程及电能量消耗量等6个项目。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从燃油车到电动车,发动机到电池的改变,对于整车而言,不仅是把发动机变成了电池,动力结构的改变,需要他们在生产过程中做出更多改变,尤其是电控系统下,还增加了更多软件技术,对车辆一致性的要求更高。”有分析认为。

在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看来,生产一致性首先是企业的责任,制造厂家要有生产一致性的管理制度,并按期检查生产的产品是否与申报公告的产品相符,尤其是在安全性方面是否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

深圳中为智研咨询有限公司研究员程高林认为,要想减少甚至杜绝生产一致性违规问题的发生,需从三个方面努力:一要建立第三方完整且独立的检测机构,定期及不定期地进行测评;二要欢迎消费者及相关其他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数据检测,开展独立监督;三是国家应当建立严格的惩罚与激励制度,以“不可违反之代价”惩罚相关车企。

工信部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对道路机动车辆产品的事中事后监管,与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加强信息共享,实施联合惩戒,切实保障车辆产品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