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商讯推荐

每经网首页 > 商讯推荐 > 正文

破解高质量发展难题,这盘“科创棋”渐入佳境

2021-09-25 18:53:44

不久前的全运会开幕式,被视作全国人民对西安的一次“大检阅”。其中,以秦创原为原型的巨型芯片将陕西的科创底色呈现给全国观众。

从今年3月启动以来,秦创原——这个囊括全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被视为陕西创新源头和总窗口的巨型创新驱动平台,已经运行半年。作为秦创原的总窗口,西咸新区也“渐入佳境”,在招商引资和成果转化上都取得不小的成绩。

9月24日上午,“西咸新区投资环境说明会暨入区项目签约仪式”正式举行,先进制造类、科技研发和电子信息等产业49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达883.58亿元。这对于西咸新区进一步培育壮大现代产业体系,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亮眼成绩的背后,一个环环相扣的创新生态正在西咸新区加速成型。在秦创原总窗口、“科创中国”试点城市等多重使命之下,西咸新区正致力于推动“两链”深度融合、“两链+”精准匹配、全链条协同发力,助推陕西完成从“科教大省”到“科技强省”的跨越。

成绩:49个项目落子

本次签约的49个项目中,42个项目落户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总投资额达675.58亿元,7个项目落户西咸新区其他领域,总投资额达208亿元。涵盖先进制造、科技研发、电子信息、总部经济、金融服务业、国企创新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等产业门类。

其中,不乏陕煤集团、瀚海氢能、中国电子等龙头企业的身影。如瀚海氢能拟斥资30亿元打造低压液态储氢材料及加放氢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陕煤集团拟投资50亿元建设高效能源电池材料生产扩能项目等。

龙头企业,频频落子。这正是西咸新区快速发展的一个侧影。从数据来看,“十三五”时期共实施重点项目2138个、完成投资5725亿元,对于陕西经济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已经开始逐渐显现。

不久前的新区经济运行和重点项目建设专题会上,西咸新区管委会主任姜建春指出:“今年以来,随着多个产业项目落户新区、‘五上’企业近千家、市场主体突破30万户、隆基等重大产业项目快速推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蓄积。”

从全省范围来看,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成效更为显著。据《三秦都市报》披露,上半年全省24个高新区新增注册企业1.71万家,同比增长61.97%;出口总额965.13亿元,同比增长27.07%;净利润685.14亿元,同比增长22.75%;实际上缴税费总额738.04亿元,同比增长18.09%。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8567家,同比增加70.86%。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769亿元,同比增长40%。

显然,作为秦创原总窗口的西咸新区重任在肩,其已逐渐成为全省创新驱动的策源地和“两链融合”的试验区,对于全省创新驱动的作用已经愈发凸显。

今年8月,全省14家省属企业签约进驻秦创原国企创新中心,其中包括陕汽、秦川机床、陕西有色金属集团等各领域龙头企业。为鼓励这些企业积极对接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开展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省国资委出台《省属企业进驻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支持政策》,从产业链、资金、人才、考核4个方面对进驻企业进行政策支持。

动力:“两链”深度融合

“高质量发展是我们新时期的总目标,而核心动力就在于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这是新一轮区域竞争的关键。而西咸新区的快速崛起,更加印证了这个逻辑。

坐拥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一众名校和科研院所,西咸新区成为陕西科创属性极为浓厚的区域。如何将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这是有关西咸新区快速发展,亦有关陕西能否破局“成果多、转化少”的难题,从而真正实现向高质量发展的跨越。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被各级政府视为破局创新发展的精髓所在,西咸新区同样如此。依托强大的创新资源,打造全流程的创新支持平台,实现将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深度融合,这正是西咸新区成功的秘诀。

正如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杨仁华所言“西咸新区是国家级新区,是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在创新要素汇聚、创新动能培育和创新生态构建上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有力激发科技创新活力,赋能产业升级。”

在当天的投资环境说明会上,西咸新区重磅发布了提升营商环境十八条新举措(以下简称“营商环境18条”)、加快宜居宜业城市建设十项举措(以下简称“宜居宜业10条”)和秦创原总窗口产业定位与空间布局指引。作为承载、推动“两链”融合产业培育、集聚、链条化发展的主阵地,西咸新区的创新载体已有93个(其中,产业园区54个、写字楼39个),规划总面积2216.85万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秦川创新基地项目、西安交通大学科转平台等此前备受关注的创新转化平台项目也在签约之列。这将进一步助力西咸新区创新载体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打通高校与企业、创新与产业之间的链路。

在西安瀚海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奚军看来,“秦创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随着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加快,还会带动并吸引更多氢能领域上下游产业的聚集,加之政策的叠加和科创力量的支撑,企业必将在突破氢能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推动氢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链相互融合方面有更大作为。

这就是探索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一个缩影。其实,围绕两链融合,西咸新区还在谋划“一盘大棋”——其进一步明确将围绕高端数控机床与增材制造、氢能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储能材料及设备研发、汽车及零部件研发制造等产业方向推动“两链”深度融合,并且对于五大新城的创新载体和产业布局都进一步明晰。毫无疑问,西咸新区的产业资源将进一步聚集,产生更大的带动作用。

环境:“真金白银”的政策包

在“发挥西咸新区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综合试验功能”的指引下,西咸新区致力于打造“审批事项最少、收费标准最低、办事效率最高、服务水平最优”的“四最”营商环境,这也是其在区域角逐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

实际上,不论招大引强,还是成果转化,营商环境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此番最新发布的“营商环境18条”硬核举措,推动营商环境新一轮的优化升级。比如,开办企业“2小时办结”、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工程审批“提速增效”,以及水电气暖讯“一键接入”、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等诸多条目,对于企业和个人而言,都将进一步提升西咸新区的吸引力。

除此之外,还提出群众办事不出“15分钟圈”,在产业园区、企业总部、商圈、高校、旅游景点等人员和市场主体聚集区,打造20个标准化“政务服务便利店”等便民服务。西咸新区行政审批局局长、营商办主任车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些举措的一大特点是,它涵盖了一个市场主体从出生到死亡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内容。”

杨仁华指出,西咸新区要用最好的政策、最便捷的服务为陕西省秦创原建设做出贡献,“营商环境18条”和“宜居宜业10条”,都是“真金白银,含金量很高”。其中,“宜居宜业10条”将品质西咸建设推入新的阶段,如加强公租房保障力度、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加快共有产权房建设、做优教育服务品质、完善全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等10项举措,从多方面对这些热点民生问题提出了制度化解决方案。

不难发现,西咸新区的政策包已经不只是关注营商环境,而是着眼于一个大的城市生态,从而为高质量发展探路。其内核便是“两链融合”,其使得西咸新区形成先进制造、电子信息、临空经济等优势产业链条,而产业本身的升级迭代又反作用于创新资源、人才、资金等要素,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眼下,西咸新区正在全力推进秦创原建设,从而促进西咸新区乃至西安的高质量发展,这是先行区作为秦创原总窗口和科创中国试点城市的使命,也是陕西破解高质量发展难题的关键。

文/淡一谈

责编 万清澄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西咸新区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