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城市谈谈“碳”丨能源结构调整若无更多空间,下一步做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9-11 16:45:33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婷婷强调,进入系统性改革阶段,必须从根源上实现全面绿色转型,才能反过来促进低碳,带来综合性的碳降低。而这条“多措并举”的碳达峰碳中和之路,需要创新方式,在市场化方面多想办法。

每经记者 余蕊均    每经实习记者 刘雅玲    每经编辑 杨欢

编者按

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这是一个并不容易实现的目标。

根据国家发改委通报,今年上半年,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新疆、云南、陕西、江苏9省(区)能耗强度同比不降反升,10个省份能耗强度降低率未达到进度要求,“全国节能形势十分严峻”。

挑战还不只是节能减排基础不牢。针对有的地方、行业、企业目标设定过高、脱离实际,有的地方违规上马“两高”项目等现实情况,国家发改委在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必须坚决纠正,确保不跑偏、不走样。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城市作为降低碳强度的主战场,其逻辑起点、路径选择、落实效果事关全局,影响深远。

城市进化论将推出系列报道——城市谈谈“碳”,求解碳中和。

本期关注成渝“极核”城市、正在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成都,探寻这座西部特大城市关于“碳”的思与行。

城市进化论×成经智库丨城市谈谈“碳”001

“碳排放”愈发成为观测地方发展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根据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提供的数据,2019年全国GDP十强城市中,单位GDP碳排放量前三名分别为天津、苏州、重庆,后三名依次是成都、北京、深圳;人均碳排放量方面,苏州最高,成都最低。

“去年的数据还没有出来,对比2019年的数据来看的话,成都各方面都还挺不错。”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婷婷坦言,这一方面说明前期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同时也意味着传统的压缩空间变小了,对成都来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已不能只聚焦于“碳”本身。

在参与成都市碳达峰行动方案制定起草过程中,杨婷婷感受到了明显的变化——把过去那种“限制性思维”转向了“发展思维”,希望通过发展的思维来破解发展的问题。

她在受访时向城叔强调,进入系统性改革阶段,必须从根源上实现全面绿色转型,才能反过来促进低碳,带来综合性的碳降低。而这条“多措并举”的碳达峰碳中和之路,需要创新方式,在市场化方面多想办法。

01 “摸家底”

能源结构调整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点。和大部分城市不同的是,成都并非“以煤为主”。

数据显示,得益于四川的水电、天然气资源优势,2019年成都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达到61.5%,优于全国平均线38个百分点;

从2016年起,成都对火力发电、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二氧化碳排放“大户”行业实行产量控制,截至2019年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12.16%。其中,煤品消费占比再下降3个百分点,仅为6.24%。

杨婷婷表示,经过不断地“摸家底”以及和其他城市做对比,结果显示成都的能源结构是优的,“有率先实现碳达峰的基础”。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从发展阶段来看,成都2020年的人均GDP达到1.23万美元,第三产业占比为65.7%,城市化率超过75%,“达到了国际上判断一个城市进入碳达峰的前期经济条件。”

除了上述两项前置条件,近年来在生态建设方面的投入和成效,也为成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根据2017年初印发的《成都市低碳城市试点实施方案》,成都的目标是“加入‘中国达峰先锋城市联盟’”,“成为国内低碳发展先进城市”。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在最新一份“成都市率先实现碳达峰目标建设碳中先锋城市路径研究”中建议,“短期以率先碳达峰为导向,能源能效挖掘与清洁能源替代两手抓,分类推动行业、区域、企业等有序达峰”;“中长期着眼率先碳中和,探索零碳、负碳路径,突出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碳中和创新体系构建、生态价值创造实现等成都特色路径”。

杨婷婷表示,按照国际惯例,碳达峰达到一个峰值后会有10年左右的平台期,然后下降,强调排放趋势,不强调净排放量,但碳中和不一样,“是真的要没有”,“所以现在我们要先把第一步做好。”

02 “不怎么好啃的骨头”

碳排放总量、人均能源消费等数据指标向好,实际上给成都带来了另一面考题——如何实现一个低位且高质量的碳达峰?

杨婷婷表示,2017年获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后,很多领域都开始转型,比如推进“以电代煤”“以气代煤”,目前成都已基本实现燃煤锅炉全域“清零”,所以现阶段传统领域的压缩空间已经很小了,碳排放存量削减进入瓶颈期。

在她看来,尽管工业领域对标国际先发水平还有一定压缩比例,但现在的重点,不是传统的“压煤”,不是聚焦“碳”本身,而是需要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的绿色转型,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整个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也进入一个“攻坚期”。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比如,交通的“分量”比想象中还要重。数据显示,成都的机动车保留量已超过600万辆,居全国第二,但新能源车保有量尚不足20万辆。由此带来的结果是,目前成都约40%的碳排放来自于交通领域。

“早年很多城市在推机动车‘油改气’,但从油到气再到电,就需要转两轮,所以成都当时考虑的是直接电动化。”杨婷婷认为,现在来看这一块工作推进还比较慢,新能源车的市场还不够成熟,需要加大推广力度。

民生领域的新挑战也越来越多。较为典型的是,供暖系统在成都兴起。

“北方因为是集中供暖,只要把供暖公司抓住,节能减排的效果就会比较明显。这和南方城市不同,近年来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加装供暖系统的家庭越来越多,建筑节能的压力其实是越来越大了。”

同时,人口规模增长,也势必带来大量碳排放刚性需求。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的研究显示,2017~2019年,成都全市碳排放相对于人口的弹性系数最大、能耗次之,“说明人口增长是碳排放持续增长的首要因素”。

用杨婷婷的话说,现在摆在成都面前的都是“不怎么好啃的骨头”,城市又处于关键成长期,率先实现“双碳”目标,挑战巨大。

03 打破“政府在推、企业在配合”

绿色转型一边是生产方式,一边是生活方式。如何引导公众参与碳中和进程,培养绿色低碳生活习惯,也是当前各地的探索重点。

去年,成都出台《关于构建“碳惠天府”机制的实施意见》,提出“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项目碳减排量开发运营”双路径碳普惠建设思路。

公开消息显示,“碳惠天府”采用的是做任务模式,选择公交出行、燃油车自愿停驶、进行垃圾分类等低碳行为,可以获得奖励积分并在线上平台兑换奖品。

不过,城叔从微信、支付宝平台搜索发现,这款小程序使用率目前还不高,产品设计缺乏对普通市民的核心吸引力,离预期效果还有明显差距。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正如杨婷婷所言,成都有很多好的想法,但不能只停留“有”这个层面,眼下需要有更多实质性的进展。她的观点是,关键要打通市场化机制,打破过去“政府在推、企业在配合”的局面,让市场主体在利益驱动下贡献更多新技术、新办法,同时盘活更多优质资产。

一个参考是,欧洲前期在推进新能源发展时,很多政府都给了10年的价格补贴,比如企业利用新能源发电,通过补贴可以让企业的成本与普通发电维持在差不多。而研究表明,当整个能源系统中,新能源的比重超过14%,就会形成规模经济。换句话说,没有政策,市场化也可以推进。

“因为市场都是趋利的,你前期有补贴,很多企业涌入这个领域,不断想办法降低成本、不断技术集成,而且客户群体培养起来以后,也会有经济效益和规范效益,这样经过一段时间,新能源就可以和传统能源竞争了。”

在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的内部讨论中,“究竟这个时期什么才是最大的问题”曾引发激烈讨论。最后的结论是,成本问题、价格问题。

杨婷婷解释说,四川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高校其实有很多技术,现在用不起来主要原因就是成本太高。同时,企业和个人也还没有形成接受绿色溢价的意识,如果买一个东西要付出更高的价格,但它并不见得更实用、也不见得更让人满足,市场接受度自然不高。

眼下,最大的“变数”在于碳怎么核算,是“管能耗”还是“管排放”?比如对大数据产业来说,任何时候它都是高耗能的,如果用的电是光电、水电,是清洁能源,难道不让它发展吗?杨婷婷认为,未来排放因子的测算有可能会颠覆。

但地方碳达峰碳中和之路究竟怎么走,有待顶层设计指引。国家发改委日前表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正在抓紧制定完善。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碳中和 成都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