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热点公司

每经网首页 > 热点公司 > 正文

中生制药上半年盈利84.8亿 投资科兴新冠疫苗拉动业绩大增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9-01 21:42:21

◎科兴中维今年内已与中国以外的近20个国家签署了合计约9亿剂疫苗的合作协议,预计未来带给中国生物制药的利润仍将维持高位。

◎因为在第三批和第四批集采中中国生物制药中标的都是新产品,所以入选产品得到放量,实现收入提升。未来三年,中国生物制药预计有近百个产品上市,因此判断集采的负面影响已经消除,未来将对中国生物制药形成正面效应。

每经记者 岳琦    每经实习记者 林姿辰    每经编辑 梁枭    

生产新冠疫苗有多赚钱?国家集采对药企的影响有多大?对于市场关注的两大热点问题,中国生物制药中期业绩数据可作参考。

8月31日晚间,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发布2021年中期业绩公告。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约143.54亿元,同比增加13.5%;归属于母公司持有者盈利约84.8亿元,同比增加583.6%。

业绩喜报也提振了市场信心。截至9月1日收盘,中国生物制药股价收于6.71港元/股,涨幅达到3.07%,最新市值1264.79亿港元。

记者注意到,受疫苗接种率提高和国家集采影响,过去几个月,中国生物制药股价一直呈现跌势。而此次公司营收净利双创新高,与其投资的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兴中维)新冠疫苗业务关系紧密。

投资新冠疫苗生产拉动业绩,可持续性仍待观察

中国生物制药是一家成立21年的综合性制药企业,目前主要产品包括抗肿瘤用药、肝病用药、心脑血管用药、骨科用药、呼吸系统用药、肠外营养用药及其他产品。

从上半年的收入结构看,抗肿瘤药物、肝病药物和心脑血管药物仍为三大营收主力,其销售收入分别为50.25亿元、19.92亿元和14.95亿元,在收入占比约35.0%、13.9%和10.4%,相比去年同期,抗肿瘤药物收入实现25%的增长,肝病药物有超过10%的下降,而心脑血管药物作为今年一季度才出现的独立品类,系首次出现在中国生物制药的中期业绩报告中。

此外,作为辅助业务,骨科药物、呼吸系统药物和肠外营养药物的销售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均不足10%,但前两者的同比增长率分别达到22.3%和78.06%,呈现出较强的增长势头,为中国生物制药实现13.5%的营收同比增长率提供了支撑。

相比营业收入,中国生物制药的净利润增长更加亮眼,而公司利润的主要增量来自于科兴中维。

去年12月,中国生物制药向科兴中维出资5.15亿美元,持有后者15.03%权益,并在此次半年报中将其作为联营公司以权益法入账。在中期业绩公告中,中国生物制药直言,“由于个别联营公司业绩亮丽”,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整体为上市公司带来合计约75.85亿元的盈利贡献,扣除相关税项后实质盈利贡献共约69.06亿元。根据中国生物制药2020年年报,其主要联营公司有3家,分别为正大天晴-康方(上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科兴中维和泉源堂有限公司。除科兴中维外,2020年度泉源堂有限公司仅实现微利,而正大天晴-康方(上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亏损。根据中国生物制药2019年年报,2019年度正大天晴-康方(上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亏损25.7万元,而泉源堂有限公司并未出现在当年年报中。

记者注意到,早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生物制药归母净利润19.53亿元,同比增长134.67%,就有联营公司及一家合营公司超过14亿元的净利润、高达75%的贡献。而在中国生物制药投资科兴中维前的2020年上半年,中国生物制药来自联营公司及一家合营公司的净亏损约为4118.8万元。

而科兴中维的主要产品是新冠灭活疫苗,自今年2月在国内获批附条件上市,该疫苗陆续在超过50个国家获批紧急使用或附条件上市,并进入世界卫生组织紧急使用清单。

根据中期报告,科兴中维今年内已与中国以外的近20个国家签署了合计约9亿剂疫苗的合作协议,预计未来带给中国生物制药的利润仍将维持高位。但是,随着国内新冠疫苗需求达到顶峰,未来新冠疫苗的需求量如何,采购价格是否将逐渐回落,贡献给中国生物制药的利润是否可持续,还要打上一个问号。

对此,一位知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随着新冠疫情的常态化,未来第三针开打将保证疫苗市场需求量稳定增长,同时新冠疫苗的海外市场还在持续增长,科兴疫苗对中国生物制药的利润回报还会持续一段比较长的时间。

国家集采冲击逐渐释放,PD-1新药竞争激烈

除了新冠疫苗带来的业绩,国家集采对中国生物制药带来的冲击同样值得关注。

作为中国生物制药旗下核心企业,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大天晴)是国内主要仿制药生产商之一,与中国生物制药的核心子公司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的身影频繁出现在2018年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以及到今年6月结束的第五批国家带量采购中,中国生物制药也成为为数不多的六次集采中均有药品中选的上市公司之一。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目前中国生物制药共有恩替卡韦分散片、瑞舒伐他汀钙片、吉非替尼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甲磺酸伊马替尼胶囊、醋酸阿比特龙片、奥美沙坦酯片等25款药品入围集采名单,是所有公司中中标产品较多的企业;其中,单在第五批集采中,中国生物制药就有11个品种中标,其参加集采的热情日渐高涨。

但是,频繁参与集采也意味着中国生物制药要承受一定的营收压力。记者注意到,受国内新冠疫苗接种率提高和国家集采常态化影响,中国生物制药的股价自今年6月以来就一路下跌,累计跌幅高达30%。

不过,从中期报告看,抗肿瘤药物延续高增长,已彻底取代集采前的肝病药物成为中国生物制药的主力营收来源,扣除以科兴中维为代表的联营企业的贡献,中国生物制药主营业务的净利润实现了22.9%的同比增长。中国生物制药董事会主席谢其润也在8月31日的业绩会上表示“来自集采的压力和疫情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历史”。次日,中国生物制药的股价增长3.07%,收于6.71港元/股。

关于集采影响的释放,中国生物制药内部人士也作了进一步阐释。他表示,因为在第三批和第四批集采中中国生物制药中标的都是新产品,所以入选产品得到放量,实现收入提升。未来三年,中国生物制药预计有近百个产品上市,因此判断集采的负面影响已经消除,未来将对中国生物制药形成正面效应。

同时,该人士透露,从前四批集采来看,整个集采产品占中国生物制药总收入的比例基本维持在20%,前四批集采产品2021上半年实现收入接近3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仿,而集采外产品实现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18%。

值得一提的是,8月5日,中国生物制药发布公告称,其抗肿瘤新药派安普利单抗(商品名:安尼可)正式获得批准用于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成为第五款国产PD-1药物。

而在8月30日,根据国家药监局官网,誉衡药业(002437,SZ)和药明生物(02269,HK)联合开发的PD-1产品“赛帕利单抗”也获批上市,适应症为复发/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这意味着,加上4款进口的PD-1,国内PD-1市场已有10款产品面市,竞争较前两年更加激烈。

在错过今年医保谈判的背景下,安尼可的竞争优势在哪里?目前来看,答案或许在安全性和价格。根据中国生物制药提供的数据,在当前上市的国产PD-1药物中,派安普利有着明显的安全和差异化优势;与此同时,其定价在市场同类产品医保前价格最低,为了惠及患者,中国生物制药还为此制定了慈善赠药计划。

不过,要吃到更大的市场蛋糕,医保谈判还是中国生物制药力争拿下的下一站。从申报时间看,中国生物制药注定错过今年的医保谈判。上述人士告诉记者,中国生物制药已经向国家药监局递交了安尼可的两项新适应症申请,明年会非常积极地参与新一轮的医保谈判。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中国生物制药 疫苗 科兴中维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