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热评

每经网首页 > 每经热评 > 正文

每经热评|新股上市首日暴涨19倍 IPO询价亟需改革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7-21 09:20:23

每经特约评论员 熊锦秋

近日,有一只新股上市首日暴涨19.4倍一事引发广泛关注。受此影响,注册制新股发行询价机制的有效性、询价是否真实反映新股真实价值引发质疑。

笔者认为,该股上市首日被爆炒,部分原因应归咎于A股炒新传统。目前,公司股票静态市盈率为245.66倍,而行业平均静态市盈率仅12.4倍,已经明显高估。但剔除炒新因素,新股上市首日如此大的涨幅,仍让人觉得询价机制存在问题。毕竟对于新股发行价的确定,询价机构本就需要考虑炒新因素。由于发行价过低,该股实际募资仅4372.81万元,而公司原计划募资2.5亿元。

询价机构哄抬发行价,为发行人进行利益输送,这显然对广大投资者不利。同样的,假若询价机构相互串联压低报价,使发行价过度偏离新股真实价值,这与新股发行定价市场化改革的初衷也是相悖的。新股发行市场化,新股发行价就应反映新股真实价值,在注册制下更应如此。

发行人及承销商为配售对象作出适当让利,新股发行价格比二级市场价格稍低是比较正常的。事实上,在成熟市场新股发行价与上市首日开盘价很少出现数倍价差,有的甚至上市首日就破发。这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目前A股注册制下的新股询价机制还缺乏准头,市场化定价的目的还没有达到。

按规定,参与创业板网下询价和申购业务的机构,包括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保险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符合《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投资者管理细则》规定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等七类机构。其中,私募基金管理人需要满足管理的产品总规模最近两个季度均为10亿元以上等条件,且一般网下投资者管理的配售对象账户持有市值也设定了数千万元的门槛。也就是说,并非任何机构都有资格参与网下询价,目前新股询价圈子还比较小。而新股询价机构圈子小,询价就可能存在串联报价、垄断报价等行为,这与新股发行市场化的目标格格不入。

要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有两种思路。

一种思路是大幅降低注册制新股询价准入门槛。无需过度神化机构投资者的专业定价能力,况且在证券市场中,各类主体具有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天性,屁股决定脑袋,缺乏竞争制约反而可能让机构的定价能力难以真正施展。降低询价参与门槛,包括可考虑让具有一定资产的自然人参与,同时可以适当降低配售对象持有市值的门槛。

另一种思路是取消询价环节,新股全部网上竞价发行。让所有投资者都在网上参与新股竞价申购,若投资者有效申购总量大于网上发行数量,也可剔除部分最高报价。无需担心发行价失控,也无需担心散户没有定价能力,散户愿意承担二级市场风险,一级市场风险又有何惧?

无论哪种思路,其目的都是让新股发行真正市场化,而不是让其成为一小撮机构或者个人的利益盛宴。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经特约评论员熊锦秋 近日,有一只新股上市首日暴涨19.4倍一事引发广泛关注。受此影响,注册制新股发行询价机制的有效性、询价是否真实反映新股真实价值引发质疑。 笔者认为,该股上市首日被爆炒,部分原因应归咎于A股炒新传统。目前,公司股票静态市盈率为245.66倍,而行业平均静态市盈率仅12.4倍,已经明显高估。但剔除炒新因素,新股上市首日如此大的涨幅,仍让人觉得询价机制存在问题。毕竟对于新股发行价的确定,询价机构本就需要考虑炒新因素。由于发行价过低,该股实际募资仅4372.81万元,而公司原计划募资2.5亿元。 询价机构哄抬发行价,为发行人进行利益输送,这显然对广大投资者不利。同样的,假若询价机构相互串联压低报价,使发行价过度偏离新股真实价值,这与新股发行定价市场化改革的初衷也是相悖的。新股发行市场化,新股发行价就应反映新股真实价值,在注册制下更应如此。 发行人及承销商为配售对象作出适当让利,新股发行价格比二级市场价格稍低是比较正常的。事实上,在成熟市场新股发行价与上市首日开盘价很少出现数倍价差,有的甚至上市首日就破发。这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目前A股注册制下的新股询价机制还缺乏准头,市场化定价的目的还没有达到。 按规定,参与创业板网下询价和申购业务的机构,包括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保险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符合《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投资者管理细则》规定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等七类机构。其中,私募基金管理人需要满足管理的产品总规模最近两个季度均为10亿元以上等条件,且一般网下投资者管理的配售对象账户持有市值也设定了数千万元的门槛。也就是说,并非任何机构都有资格参与网下询价,目前新股询价圈子还比较小。而新股询价机构圈子小,询价就可能存在串联报价、垄断报价等行为,这与新股发行市场化的目标格格不入。 要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有两种思路。 一种思路是大幅降低注册制新股询价准入门槛。无需过度神化机构投资者的专业定价能力,况且在证券市场中,各类主体具有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天性,屁股决定脑袋,缺乏竞争制约反而可能让机构的定价能力难以真正施展。降低询价参与门槛,包括可考虑让具有一定资产的自然人参与,同时可以适当降低配售对象持有市值的门槛。 另一种思路是取消询价环节,新股全部网上竞价发行。让所有投资者都在网上参与新股竞价申购,若投资者有效申购总量大于网上发行数量,也可剔除部分最高报价。无需担心发行价失控,也无需担心散户没有定价能力,散户愿意承担二级市场风险,一级市场风险又有何惧? 无论哪种思路,其目的都是让新股发行真正市场化,而不是让其成为一小撮机构或者个人的利益盛宴。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