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热评

每经网首页 > 每经热评 > 正文

每经热评|发展碳市场 将创造出更大的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7-16 09:21:23

每经评论员 杜恒峰

7月15日晚间,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公告,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于7月16日开市。这也意味着,在经历多年的地方性试点准备后,全国碳市场终于在今天连成一体。

和以往人们所熟悉的所有市场不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非市场主体自发形成,而是通过政府制定法律法规强制约束而来。碳排放权的交易双方,彼此并不存在商业上的互利关系,碳排放权交易活动也不会直接带来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但这却是实现“碳中和”最有效的市场化手段。如果我们将“稳定的气候”作为一种资源,那这种资源是天然的公共资源,无法界定产权,而碳交易市场就是要将企业经营的负外部性转化为企业的内部成本,以约束企业的碳排放。

由于碳市场完全是人为构建的,在促成减碳目标达成的同时,还要确保各个产业合理的发展需求、保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但“鱼与熊掌兼得”并不容易,这将考验碳市场机制设计的科学性,碳配额的分配方式、定价、监测、报告、核查、纳入产业的节奏、交易规则的设定等环节都极为重要。比如,碳配额免费比例过大,可能导致碳价过低,对企业减排的激励效果不显著;如果碳价过高,又可能导致企业难以承受,影响正常经营。

全国性的碳市场起步后,同样需要一个较长的发展、完善过程,以求得环保、产业发展、消费者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以发展时间最长(16年)的欧洲碳市场为例,也经历过碳价过低、交易太少、最后碳价大幅上涨的阶段。碳市场带动欧洲碳排放明显降低,但也很难说没有对相关产业造成负面影响。欧盟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从1991年的19.8%下滑至2020年的13.6%,这固然有国际产业迁移的影响,但碳市场也应当是推动因素之一。就在今年7月14日,欧盟委员会推出了“碳边境税”征收计划,并称此举将有效保护欧洲企业,使其不会因采用更高环保标准而处于竞争劣势。相比经济高度发达的欧盟,中国仍需要大力发展制造业,碳价如何让企业可承受,并且让企业留有余力减少能耗、转型清洁能源、提高产品技术含量,这正是中国碳市场面临的难点之一。

根据联合国统计,全球已有126个国家和地区宣布将在2050年前后实现碳中和目标,全球已建成碳交易系统24个,22个国家和地区正在考虑或积极开发碳交易系统,建立碳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潮流。对中国而言,建立碳市场不仅仅是为了“碳中和”,同时也需要通过碳市场以创造出两个更大的市场:一是碳市场可以促进清洁能源技术的投资和发展,而中国在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方面已经具备了国际竞争力;二是全球“碳关税”的大幕已经拉开,欧盟上述“碳边境税”计划即是代表,虽然这项“关税”要到2026年才实施,但这可能成为新的贸易壁垒,且被征收国家“难以反驳”(《巴黎协定》已被全球认可),只有中国形成自己的碳市场并激励各个产业主动适应变化,掌握碳定价主动权而不是跟随其他市场,才能在未来的国际贸易中保持主动,赢得更多市场份额。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