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未来商业投资

每经网首页 > 未来商业投资 > 正文

“看见”即反应:视觉AI爆发前夜 李开复、雷军再加码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7-07 21:49:11

◎经过过去两年人工智能与具体应用场景深度结合的探索,人工智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接近大规模商业落地。目前,“神经拟态机器眼”技术已应用于自动驾驶、移动设备、医疗保健、工业自动化、物联网等领域。

每经记者 赵雯琪    每经编辑 刘雪梅    

在人工智能走出实验室与实际场景结合的过程中,更多细分领域正在爆发新的商用潜力,也引发资本的关注。

7月6日,神经拟态视觉解决方案企业普诺飞思(Prophesee)宣布完成数千万美元C轮融资,由创新工场领投,小米及上海韦豪创芯跟投,数家老股东加码。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普诺飞思总部位于法国巴黎,此前已获北美、欧洲和日本的知名投资人支持,公司研发的原视觉(Metavision)传感器和算法可以被理解为“神经拟态机器眼”,模仿了人眼和大脑的工作方式,应用于自动驾驶、移动设备、医疗保健、工业自动化、物联网等领域。

这也是创新工场首次在欧洲市场出手。一直以来,创新工场都在围绕人工智能运用场景进行布局,此前投资的AI独角兽企业包括Momenta、文远知行(WeRide)、创新奇智(AInnovation)、第四范式(4Paradigm)、地平线机器人(Horizon Robotics)等。其中创新奇智在6月底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冲刺国内“AI+制造第一股”。

“神经拟态传感技术其实起源于大概20世纪90年代,7年前开始真正进入针对于商业化的技术研发,这也大约是普诺飞思成立的时间点。普诺飞思把这项技术请出了实验室,在各个行业展开商业落地的探索,不断优化、打磨、迭代这项技术。之所以在这个时间点投资,是因为我们认为这个技术的成熟度终于到了爆发增长前夕的时间点,我们很看好这项技术大规模商用的潜力。”负责该项目的创新工场投资总监王震翔在接受包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

应用于移动设备、自动驾驶等领域

加速中国商业落地

一直以来,人工智能“黑科技”层出不穷,但是从走出实验室到实现商业落地均面临着不小的现实挑战。而普诺飞思的“神经拟态机器眼”正在更多的场景实现落地。

公开资料显示,普诺飞思是一家神经拟态视觉系统研发企业,其原视觉(Metavision)传感器专利和AI算法引入了一种全新的基于人眼和大脑工作原理的计算机视觉范例。

当前,许多机器视觉技术都遵循传统成像原则——即机器每秒看到25帧的静止图像,通过对每帧图像进行智能解析,做进一步的识别与分析。但这种“基于帧”的成像方式不仅让机器的“眼”和“大脑”速度不匹配,系统响应时间慢,机器每一帧都做记录还会储存大量的无用数据,产生大量冗余数据,耗费系统处理资源。

受人眼视网膜和大脑工作原理的启发,普诺飞思创建了神经拟态传感器和生物启发算法,将基于图像静止帧的传感器改为“基于事件”的视觉系统,这种技术也被称为“神经拟态机器眼”。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自动驾驶、移动设备、医疗保健、工业自动化、物联网等领域。

普诺飞思大中华区负责人现场演示“神经拟态机器眼” 每经记者 赵雯琪 摄

以移动设备领域为例,“神经拟态机器眼”可为传统相机带来巨大的提升。目前最先进的慢动作技术只能在明亮光线下显示出好效果,而在室内很难做到。使用神经拟态原视觉传感器后,曝光时间没有限制,甚至在低光和每秒10000帧的情况下,也能消除噪音、滚动快门或闪烁效果。

小米集团战略投资部管理合伙人李建滨表示,小米对神经拟态视觉以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保持密切关注,普诺飞思在该领域积淀深厚。而此番小米的战略投资,业内认为也将进一步加速在移动设备上的深度落地。

普诺飞思联合创始人兼CEO卢卡•维雷(Luca Verre)在融资发布现场通过视频连线表示,基于本轮的融资合作,普诺飞思将加速下一代神经拟态视觉传感技术的硬件和软件产品的开发与商业化;针对新兴市场规划产品路线;完善基础设施,支持运营及规模扩张。

据了解,普诺飞思中国总部已落地上海,进一步加速在中国市场半导体、工业、机器人、物联网和移动设备等生态领域探索商业落地。同时公司将持续更新战略,以满足目标细分市场的发展需求,包括移动设备、汽车、AR和工业自动化等。

创新工场欧洲市场首出手

资本掘金AI+机器视觉技术

可以看到的是,经过过去两年人工智能与具体应用场景深度结合的探索,人工智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接近大规模商业落地。深度学习、迁移学习、强化学习等技术也开始深入到具体行业领域,这些都让资本在这片蓝海中看到发展机遇。

普华永道研究预测,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为全球经济贡献15.7万亿美元,且这些经济收益将主要来自中国,2030年,中国GDP增长的26%将来自AI,而在北美GDP增长中的贡献率是14.5%。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从接触项目到最终选择投资,创新工场持续关注并跟踪普诺飞思长达三年时间,并见证其从初步研发开始,并逐渐在一些场景当中落地。选择在此时出手,也意味着资本在该领域看到了更大的机遇。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表示,普诺飞思的神经拟态机器眼技术在多个领域具备巨大潜力,包括计算摄影、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物联网、医疗保健、AR和VR等,为行业已逐渐普及的机器视觉应用带来前沿技术突破。

“普诺飞思在神经拟态视觉领域的先进技术,将为AI和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开创更多的可能性与机会,帮助更多行业实现自动化、安全以及效率方面的提升。”他表示。

王震翔则表示,手机CIS(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ontact image sensor)是非常庞大的领域,2018年已经到150多亿美金的市场规模,而普诺飞思此轮获得包括资本以及小米和上海韦豪创芯的认可,也是其将成为下一代CIS的显著信号。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在人工智能走出实验室与实际场景结合的过程中,更多细分领域正在爆发新的商用潜力,也引发资本的关注。 7月6日,神经拟态视觉解决方案企业普诺飞思(Prophesee)宣布完成数千万美元C轮融资,由创新工场领投,小米及上海韦豪创芯跟投,数家老股东加码。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普诺飞思总部位于法国巴黎,此前已获北美、欧洲和日本的知名投资人支持,公司研发的原视觉(Metavision)传感器和算法可以被理解为“神经拟态机器眼”,模仿了人眼和大脑的工作方式,应用于自动驾驶、移动设备、医疗保健、工业自动化、物联网等领域。 这也是创新工场首次在欧洲市场出手。一直以来,创新工场都在围绕人工智能运用场景进行布局,此前投资的AI独角兽企业包括Momenta、文远知行(WeRide)、创新奇智(AInnovation)、第四范式(4Paradigm)、地平线机器人(HorizonRobotics)等。其中创新奇智在6月底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冲刺国内“AI+制造第一股”。 “神经拟态传感技术其实起源于大概20世纪90年代,7年前开始真正进入针对于商业化的技术研发,这也大约是普诺飞思成立的时间点。普诺飞思把这项技术请出了实验室,在各个行业展开商业落地的探索,不断优化、打磨、迭代这项技术。之所以在这个时间点投资,是因为我们认为这个技术的成熟度终于到了爆发增长前夕的时间点,我们很看好这项技术大规模商用的潜力。”负责该项目的创新工场投资总监王震翔在接受包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 应用于移动设备、自动驾驶等领域 加速中国商业落地 一直以来,人工智能“黑科技”层出不穷,但是从走出实验室到实现商业落地均面临着不小的现实挑战。而普诺飞思的“神经拟态机器眼”正在更多的场景实现落地。 公开资料显示,普诺飞思是一家神经拟态视觉系统研发企业,其原视觉(Metavision)传感器专利和AI算法引入了一种全新的基于人眼和大脑工作原理的计算机视觉范例。 当前,许多机器视觉技术都遵循传统成像原则——即机器每秒看到25帧的静止图像,通过对每帧图像进行智能解析,做进一步的识别与分析。但这种“基于帧”的成像方式不仅让机器的“眼”和“大脑”速度不匹配,系统响应时间慢,机器每一帧都做记录还会储存大量的无用数据,产生大量冗余数据,耗费系统处理资源。 受人眼视网膜和大脑工作原理的启发,普诺飞思创建了神经拟态传感器和生物启发算法,将基于图像静止帧的传感器改为“基于事件”的视觉系统,这种技术也被称为“神经拟态机器眼”。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自动驾驶、移动设备、医疗保健、工业自动化、物联网等领域。 普诺飞思大中华区负责人现场演示“神经拟态机器眼”每经记者赵雯琪摄 以移动设备领域为例,“神经拟态机器眼”可为传统相机带来巨大的提升。目前最先进的慢动作技术只能在明亮光线下显示出好效果,而在室内很难做到。使用神经拟态原视觉传感器后,曝光时间没有限制,甚至在低光和每秒10000帧的情况下,也能消除噪音、滚动快门或闪烁效果。 小米集团战略投资部管理合伙人李建滨表示,小米对神经拟态视觉以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保持密切关注,普诺飞思在该领域积淀深厚。而此番小米的战略投资,业内认为也将进一步加速在移动设备上的深度落地。 普诺飞思联合创始人兼CEO卢卡•维雷(LucaVerre)在融资发布现场通过视频连线表示,基于本轮的融资合作,普诺飞思将加速下一代神经拟态视觉传感技术的硬件和软件产品的开发与商业化;针对新兴市场规划产品路线;完善基础设施,支持运营及规模扩张。 据了解,普诺飞思中国总部已落地上海,进一步加速在中国市场半导体、工业、机器人、物联网和移动设备等生态领域探索商业落地。同时公司将持续更新战略,以满足目标细分市场的发展需求,包括移动设备、汽车、AR和工业自动化等。 创新工场欧洲市场首出手 资本掘金AI+机器视觉技术 可以看到的是,经过过去两年人工智能与具体应用场景深度结合的探索,人工智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接近大规模商业落地。深度学习、迁移学习、强化学习等技术也开始深入到具体行业领域,这些都让资本在这片蓝海中看到发展机遇。 普华永道研究预测,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为全球经济贡献15.7万亿美元,且这些经济收益将主要来自中国,2030年,中国GDP增长的26%将来自AI,而在北美GDP增长中的贡献率是14.5%。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从接触项目到最终选择投资,创新工场持续关注并跟踪普诺飞思长达三年时间,并见证其从初步研发开始,并逐渐在一些场景当中落地。选择在此时出手,也意味着资本在该领域看到了更大的机遇。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表示,普诺飞思的神经拟态机器眼技术在多个领域具备巨大潜力,包括计算摄影、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物联网、医疗保健、AR和VR等,为行业已逐渐普及的机器视觉应用带来前沿技术突破。 “普诺飞思在神经拟态视觉领域的先进技术,将为AI和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开创更多的可能性与机会,帮助更多行业实现自动化、安全以及效率方面的提升。”他表示。 王震翔则表示,手机CIS(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ontactimagesensor)是非常庞大的领域,2018年已经到150多亿美金的市场规模,而普诺飞思此轮获得包括资本以及小米和上海韦豪创芯的认可,也是其将成为下一代CIS的显著信号。
视觉人工智能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