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头条

每经网首页 > 头条 > 正文

筹备人士谈全国碳市场建设进展:技术和制度准备已就绪,期待回购制度的推出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6-30 14:32:48

◎企业参与度逐步提高,那么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进展如何?全国碳市场建设筹备人员之一刘锐(化名)介绍称,从技术和制度等角度来看,启动市场已经没问题了。

◎刘锐表示,政府部门对于全国碳市场的调控非常有必要。因为市场每年实际所需的配额,可能与预期存在一定差距,这就可能导致市场供需关系失衡。

◎刘锐认为,未来政府部门可以更加积极主动,提供技术咨询服务、金融服务等一揽子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不断通过减排去创造新的价值和利润。“如果企业能够更好地参与,整个市场自然也更加有效了。”

每经记者 陈晴    每经编辑 张海妮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时至6月底,备受关注的全国碳市场启动在即,目前相关准备工作进展如何?近日,全国碳市场建设筹备人员之一刘锐(化名)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相关制度和技术准备已经基本就绪,正在等待国家相关部门的最后审批。

“上线交易应该是没有问题了,只是说如何进一步完善,更好地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刘锐认为,全国碳市场的建设是逐步完善的过程,期待未来多部门进一步合作,共同推进全国碳市场的建设。

具体到全国碳市场建设的细节,刘锐提到了回购制度。据他介绍,目前全国碳市场并没有建立回购制度,期待后续能够推出相关机制。

部分企业对于碳市场仍不够重视

6月底,一笔碳汇大单引起市场关注。6月28日晚间,包钢股份(600010,SH)和岳阳林纸(600963,SH)双双发布公告,称双方签署碳汇合作协议。不过,两家企业也表示,此次协议仅为初步意向框架协议,其中涉及的金额和数量不具备强制约束力。

跃跃欲试的企业不止包钢股份和岳阳林纸,近期多家企业宣布设立碳资产管理公司或者平台,例如豫能控股(001896,SZ)等。

“趁着热度在做,这个方向挺好的。”刘锐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社会参与更积极,大家关注度更高,这一领域才能得到更好发展。

全国碳市场启动在即,刘锐也非常忙。除了日常性的测试,他也经常协助企业做咨询管理。刘锐观察到,对于碳交易,此前已经纳入试点的企业更加积极,而此前非试点的企业相对来说不够重视。

“当前碳交易相关的培训已经不少了,但对于很多企业而言,效果仍然不如让他亲自去尝试。”刘锐提到,近期的碳交易相关培训,很多企业派来参加培训的人员经常前后不同,“部分企业把碳交易相关培训当成了任务”。

刘锐分析称,很多企业可能要等到真正在碳市场上赚钱了或者亏钱了,才会认真去研究这一市场。

好在市场对于碳交易的重视度也在逐步提升。例如此次包钢股份和岳阳林纸的碳汇大单,刘锐认为可能为市场带来触动,未来也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企业参与度逐步提高,那么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进展如何?据刘锐介绍,从技术和制度等角度来看,启动市场已经没问题了。

对于外界分析的当前全国碳市场配套制度仍然不够完善,刘锐认为,制度的完善是逐步的过程。不同时期和不同市场情况下,需要的配套监管和业务管理制度也不一样。就像证券市场,相关制度仍在不断完善中。

据刘锐介绍,目前全国碳市场相关政策能够覆盖到的体系基本覆盖到了,且有了比较明确的表述,只是在细节上面还需要后续的细化。

价格调控有必要但需公开透明

全国碳市场启动在即,未来的价格波动是最受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那么,全国碳市场开启后,如何应对价格异常波动?

刘锐表示,政府部门对于全国碳市场的调控非常有必要。因为市场每年实际所需的配额,可能与预期存在一定差距,这就可能导致市场供需关系失衡。

应对碳市场价格的波动,政府部门通常使用的调控手段包括回购和拍卖。一般而言,市场配额供过于求时,政府部门可以建立专项资金,通过回购来稳定卖盘;如果碳市场出现过度炒作的话,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拍卖来平稳价格。

对于政府部门的调控,刘锐建议可以遵循公开透明原则。具体来说,政府部门可以提前建立规则,并以制度的形式公开发布,包括什么节点可能进行抛售,什么节点可能进行回购。

刘锐提到,从目前的制度建设来看,全国碳市场建立了拍卖制度,但是没有回购制度。如此情况下,未来全国碳市场启动后,可能面临价格下跌风险。

碳交易价格下跌的风险往往出现在市场供过于求的时候。打个比方,经济下行情况下,企业生产不及预期,手中的配额可能出现过剩,市场配额可能供过于求。

刘锐分析称,没有回购制度是一个缺憾,这主要是因为相对于拍卖而言,回购需要政府部门掏出真金白银,这往往更具难度。

刘锐认为,应对碳市场价格下跌的风险,全国碳市场拟采用的方式是逐年缩紧,然后逐步消化,进而收紧每年的供需关系。不过,这一方式可能难以快速产生作用,因为市场卖盘大量涌现的时候,可能出现踩踏效应。

刘锐认为,制定相关规则并公布后,政府部门真正需要用到拍卖或者回购手段的时候其实很少。因为存在政府部门调控预期时,一旦即将触及拍卖或者回购的临界点,市场机制将发挥作用,助推市场供需关系的缓和。

多部门应合作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全国碳市场启动在即,除了价格波动方面的风险,政府部门还需出台哪些方面的配套措施?以及如何提高全国碳市场的覆盖面和有效性?

刘锐认为,未来政府部门可以更加积极主动,提供技术咨询服务、金融服务等一揽子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不断通过减排去创造新的价值和利润。“如果企业能够更好地参与,整个市场自然也更加有效了。”

刘锐举例称,生态环境部拥有各企业的排放数据,对企业的减排空间也更加了解。生态环境部可以将相关数据公开,让全社会知道这一领域有巨大的减排商机和成本,那么相关的社会资本和技术也将向这一领域去研究和探索。

此外,生态环境部可以联合科技部门等,征集市场上的减排技术,以及培育节能减排的前瞻性技术。

“我上个星期就收到了国家发改委发来的一个通知,要求征集全国的碳封存、碳捕集技术。”刘锐称,这一文件的下发其实就表明了政府部门的态度和方向,即碳捕集、碳封存是我们减排的重要技术方向和工具,下一步也会大力去支持这一领域的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目前来看,全国碳市场的建设并不仅仅是生态环境部的事情,多个部门正在联合推动中。

就在今年上半年,广州期货交易所刚刚建立。6月18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也曾经介绍称,当前,全国碳排放权现货交易启动在即,为配合碳现货市场发展进程,证监会积极指导广州期货交易所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规划,加快推进碳期货市场建设。

在刘锐看来,虽然目前我国碳市场制度仍然有待完善,但相比国外,依然具有后发优势:“中国的碳市场制度设计符合中国的特色,而且某些方面相比国外更加灵活,更加有利于市场发展。”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时至6月底,备受关注的全国碳市场启动在即,目前相关准备工作进展如何?近日,全国碳市场建设筹备人员之一刘锐(化名)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相关制度和技术准备已经基本就绪,正在等待国家相关部门的最后审批。 “上线交易应该是没有问题了,只是说如何进一步完善,更好地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刘锐认为,全国碳市场的建设是逐步完善的过程,期待未来多部门进一步合作,共同推进全国碳市场的建设。 具体到全国碳市场建设的细节,刘锐提到了回购制度。据他介绍,目前全国碳市场并没有建立回购制度,期待后续能够推出相关机制。 部分企业对于碳市场仍不够重视 6月底,一笔碳汇大单引起市场关注。6月28日晚间,包钢股份(600010,SH)和岳阳林纸(600963,SH)双双发布公告,称双方签署碳汇合作协议。不过,两家企业也表示,此次协议仅为初步意向框架协议,其中涉及的金额和数量不具备强制约束力。 跃跃欲试的企业不止包钢股份和岳阳林纸,近期多家企业宣布设立碳资产管理公司或者平台,例如豫能控股(001896,SZ)等。 “趁着热度在做,这个方向挺好的。”刘锐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社会参与更积极,大家关注度更高,这一领域才能得到更好发展。 全国碳市场启动在即,刘锐也非常忙。除了日常性的测试,他也经常协助企业做咨询管理。刘锐观察到,对于碳交易,此前已经纳入试点的企业更加积极,而此前非试点的企业相对来说不够重视。 “当前碳交易相关的培训已经不少了,但对于很多企业而言,效果仍然不如让他亲自去尝试。”刘锐提到,近期的碳交易相关培训,很多企业派来参加培训的人员经常前后不同,“部分企业把碳交易相关培训当成了任务”。 刘锐分析称,很多企业可能要等到真正在碳市场上赚钱了或者亏钱了,才会认真去研究这一市场。 好在市场对于碳交易的重视度也在逐步提升。例如此次包钢股份和岳阳林纸的碳汇大单,刘锐认为可能为市场带来触动,未来也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企业参与度逐步提高,那么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进展如何?据刘锐介绍,从技术和制度等角度来看,启动市场已经没问题了。 对于外界分析的当前全国碳市场配套制度仍然不够完善,刘锐认为,制度的完善是逐步的过程。不同时期和不同市场情况下,需要的配套监管和业务管理制度也不一样。就像证券市场,相关制度仍在不断完善中。 据刘锐介绍,目前全国碳市场相关政策能够覆盖到的体系基本覆盖到了,且有了比较明确的表述,只是在细节上面还需要后续的细化。 价格调控有必要但需公开透明 全国碳市场启动在即,未来的价格波动是最受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那么,全国碳市场开启后,如何应对价格异常波动? 刘锐表示,政府部门对于全国碳市场的调控非常有必要。因为市场每年实际所需的配额,可能与预期存在一定差距,这就可能导致市场供需关系失衡。 应对碳市场价格的波动,政府部门通常使用的调控手段包括回购和拍卖。一般而言,市场配额供过于求时,政府部门可以建立专项资金,通过回购来稳定卖盘;如果碳市场出现过度炒作的话,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拍卖来平稳价格。 对于政府部门的调控,刘锐建议可以遵循公开透明原则。具体来说,政府部门可以提前建立规则,并以制度的形式公开发布,包括什么节点可能进行抛售,什么节点可能进行回购。 刘锐提到,从目前的制度建设来看,全国碳市场建立了拍卖制度,但是没有回购制度。如此情况下,未来全国碳市场启动后,可能面临价格下跌风险。 碳交易价格下跌的风险往往出现在市场供过于求的时候。打个比方,经济下行情况下,企业生产不及预期,手中的配额可能出现过剩,市场配额可能供过于求。 刘锐分析称,没有回购制度是一个缺憾,这主要是因为相对于拍卖而言,回购需要政府部门掏出真金白银,这往往更具难度。 刘锐认为,应对碳市场价格下跌的风险,全国碳市场拟采用的方式是逐年缩紧,然后逐步消化,进而收紧每年的供需关系。不过,这一方式可能难以快速产生作用,因为市场卖盘大量涌现的时候,可能出现踩踏效应。 刘锐认为,制定相关规则并公布后,政府部门真正需要用到拍卖或者回购手段的时候其实很少。因为存在政府部门调控预期时,一旦即将触及拍卖或者回购的临界点,市场机制将发挥作用,助推市场供需关系的缓和。 多部门应合作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全国碳市场启动在即,除了价格波动方面的风险,政府部门还需出台哪些方面的配套措施?以及如何提高全国碳市场的覆盖面和有效性? 刘锐认为,未来政府部门可以更加积极主动,提供技术咨询服务、金融服务等一揽子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不断通过减排去创造新的价值和利润。“如果企业能够更好地参与,整个市场自然也更加有效了。” 刘锐举例称,生态环境部拥有各企业的排放数据,对企业的减排空间也更加了解。生态环境部可以将相关数据公开,让全社会知道这一领域有巨大的减排商机和成本,那么相关的社会资本和技术也将向这一领域去研究和探索。 此外,生态环境部可以联合科技部门等,征集市场上的减排技术,以及培育节能减排的前瞻性技术。 “我上个星期就收到了国家发改委发来的一个通知,要求征集全国的碳封存、碳捕集技术。”刘锐称,这一文件的下发其实就表明了政府部门的态度和方向,即碳捕集、碳封存是我们减排的重要技术方向和工具,下一步也会大力去支持这一领域的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目前来看,全国碳市场的建设并不仅仅是生态环境部的事情,多个部门正在联合推动中。 就在今年上半年,广州期货交易所刚刚建立。6月18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也曾经介绍称,当前,全国碳排放权现货交易启动在即,为配合碳现货市场发展进程,证监会积极指导广州期货交易所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规划,加快推进碳期货市场建设。 在刘锐看来,虽然目前我国碳市场制度仍然有待完善,但相比国外,依然具有后发优势:“中国的碳市场制度设计符合中国的特色,而且某些方面相比国外更加灵活,更加有利于市场发展。”
碳交易 碳市场 回购制度 拍卖制度 包钢股份 岳阳林纸 豫能控股 碳捕集 碳封存 全国碳市场建设进展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