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创新发展布局抓“两头” 四川力争高新技术企业五年倍增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6-16 17:46:09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川要一头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一头抓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只有抓好这“两头”,并且持续用力,才能有效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加快把四川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每经记者 刘艳美    每经编辑 杨欢    

新闻发布会现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刘艳美 摄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创新已成为重塑全球和区域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在未来的创新版图中,四川将如何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

在刚刚闭幕的四川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下称“全会”)上,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下称《决定》),对四川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作出总体谋划和系统部署。

“四川创新发展布局的‘四梁八柱’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就是抓‘两头’。”6月16日,在解读四川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改革办常务副主任唐文金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川要一头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一头抓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只有抓好这“两头”,并且持续用力,才能有效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加快把四川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强调实现“两个高于”目标

全会提出,经过“十四五”时期努力,要进一步提升在全国创新版图中的战略地位、提升区域综合创新能力、提升创新体系运行质量和整体效能、提升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全会采取定性为主、蕴含定量方式,对创新发展的核心指标提出了可量化、可考核的具体要求,强调实现“两个高于”和“一个倍增”的具体目标,即: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增幅、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十三五”末实现倍增。

目标设定有何考量?在四川省科技厅厅长刘东看来,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都是反映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而目前,四川都还处在追赶阶段。以研发投入强度为例,“我省刚刚达到2%,我国接近2.5%,发达国家有的到了4%、或者更高达到6%,所以我们追赶型必须要高于全国的平均增幅。”

而高新技术企业在研发工作人员占比、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及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占比等指标方面,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正好非常吻合。刘东表示,高质量体系需要高速扩张,希望在四川现有81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基础上,通过五年实现倍增。“我们还希望再增长快一点,倍增就是1.6万家,我们觉得还有增长空间。”刘东说。

突出成都、绵阳“双城引领”

那么,怎样实现上述目标?

全会立足各地比较优势,优化区域创新布局,逐一明确了五大区域推进创新发展的功能定位和主攻方向。

其中,成都平原经济区重点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和高端现代产业创新,打造成德绵眉乐高新技术产业带,推动产业链、价值链迈上中高端;川南经济区和川东北经济区重点强化产教融合和技术创新应用,促进资源能源高效开发、产业提档升级和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攀西经济区重点以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为引领,全面提高战略资源综合利用科技水平;川西北生态示范区重点强化绿色发展科技支撑,发展高原特色产业。

在此基础上,突出成都和绵阳的创新引领带动作用,增强成都创新主干和极核功能,提升中国(绵阳)科技城创新能级,加快构建以成都和绵阳为主引擎、成都都市圈为主承载、其他区域中心城市和节点城市为重要支撑的区域协同创新格局。

“通过双城引领辐射带动省内各区域以产业创新为重点,突出优势、找准定位,探索特色化创新发展路径。”刘东表示。

与此同时,围绕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创新链条“三大环节”存在的问题短板,全会提出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着力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在基础研究环节,强化以国家实验室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在技术攻关环节,聚焦构建工业“5+1”、农业“10+3”和服务业“4+6”现代产业体系,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在成果转化环节,促进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加快科技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

大力发展“创新联合体”

四川科教资源富集,创新基础厚实,要加快创新发展,关键还在于激发创新主体的活力和动力。

为此,全会提出,加快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优化高校基础学科体系,提升创新源头供给和人才供给作用;深化科研院所分类改革,优化整合分散重复、业务交叉的科研院所,探索建立区别于其他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推动成为重大科技突破的主力军;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一批科技型领军企业和创新型头部企业,全面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为打通各类创新主体之间创新合作通道,全会提出要坚持市场导向,大力发展龙头企业牵头、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撑、各类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加快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唐文金表示,这是这次《决定》的一个重要突破和重大决策。

在聚集高端人才方面,《决定》及其配套政策,也十分注重突出主体作用。“高校、院所和企业是用人主体,引什么样的人才、用什么样的人才,应该由用人主体说了算。”四川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才办主任陈冠松透露,这次改变了过去只给人才投资金、发“帽子”的思路,激励用人单位发挥引才用才主体作用。

根据最新规定,在川用人单位每培养或新增全职引进一名两院院士、国家级科技领军人才,分别给予500万元、200万元奖励;深化拓展省校(院、企)战略合作,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引才用才、培养研究生,在机构编制、人才项目、招生指标等方面予以倾斜。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31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