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推荐

每经网首页 > 推荐 > 正文

6成临床试验属重复研究,创新药研发也“内卷” 药企差异化开发迫在眉睫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5-08 17:23:23

◎在国内医药创新如火如荼的当下,自主创新不等于自己创新,是众多与会者提到的共同观点。

◎正心谷创新资本合伙人谢榕刚则提到了“内卷”一词。眼下创新药领域“热门靶点扎堆、研究高水平重复”等现象的确让不少创新药企感受到了“内卷”的压力。

每经记者 陈星    每经编辑 张海妮    

“创新正成为中国医药发展的重要变量。”中金公司首席运营官楚钢在近期召开的2021太湖湾生命健康未来大会上表示。 

但在国内医药创新如火如荼的当下,自主创新不等于自己创新,是众多与会者提到的共同观点。正心谷创新资本合伙人谢榕刚则提到了“内卷”一词。眼下创新药领域“热门靶点扎堆、研究高水平重复”等现象的确让不少创新药企感受到了“内卷”的压力。 

“不能错过时代的投资机会” 

“医疗AI、基因疗法、免疫治疗等关键词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就中国医药行业来说,市场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改革和发展。药审改革向创新药产品上市提速,医保改革向批量采购倾斜,正重塑传统产业的竞争格局,中国医药市场正在上演‘弱者被淘汰、强者续存’的故事,同时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中金公司首席运营官楚钢如是评价当下的医药产业。 

楚钢表示,创新正成为中国医药发展的重要变量,而在创新以外,国产替代和整合则是医疗器械和诊断行业过去几年的关键词。同时,在医疗服务板块,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需求还远远没有被满足。 

医药行业的热度吸引了资本的积极参与,资本的加入又赋能医疗产业的创新。 

中金资本运营有限公司总裁单俊葆称,尽管2020年国内股权投资市场的募资量较2019年下降了8%。但从投资端看,生物医药、医疗大健康等方向的投资额及投资项目数,均有较大增长,其中,2020年相关方向的投资金额为1700多亿元,同比增长74%,投资项目数也增长了近20%。 

单俊葆表示,“二级市场方面,医药行业也从2019年年中以后,大幅跑赢大盘,所以综合来看,不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已成为资本市场最热门的赛道之一。而从细分板块来看,最热门的领域还是集中在创新药上。” 

从投资角度看,单俊葆认为,如今生物医药投资重点离不开几个关键词:源头创新、科技赋能和全球竞争。他表示,未来资本将关注更多first-in-class(首创)靶点的探索,更多基础科研成果转化的案例,以及细胞治疗、mRNA疫苗等前沿技术弯道超车的机会;也看好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对于新药研发的赋能,有可能带来行业变革性的机会;以及有能力进行license-out(对外授权)、更多参与国际化竞争的企业。 

单俊葆强调,“生物医药的投资的确有些过热,但从资本的角度看,可以错过一个赛手,但不能错过生物医药这个赛道,这是一个时代的红利,用时间换空间,能够更多地赶上这个时代提供的投资机会”。 

“企业应从现在开始布置差异化开发” 

身处当今最热的赛道,“赛车手”们的感受如何?

正心谷创新资本合伙人谢榕刚提到了“内卷”一词。眼下创新药领域“热门靶点扎堆、研究高水平重复”等现象的确让不少创新药企也感受到了“内卷”的压力。 

科越医药首席业务官何奇志谈到靶点扎堆这一现象时表示,“应该注意到这一现象,但不应该担心它。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国内的生物医药行业还处于相对早期、不是非常成熟有关”。 

何奇志认为,真正的创新需要科技源头,需要具备创新经验的人才和敢于承担失败风险的大量资本,而这些都需要几十年的积累。 

何奇志进一步表示,fast follow(指以快速跟进式的药物开发)就像是较低的好摘的“果子”,走在前面的先发现的人把“果子”摘下来了,后面的人还想去摘,却发现“果子”已经没有了,这就会让投资人、企业面临一些风险与问题,所以大家还是要往差异化的方向去走,但这就要做好“打大仗”的准备。

“现在大多数创新药还处于研发阶段,到了商业化阶段,价值不能变现的时候,投资人就会追求业绩来实现公司价值,到时公司只能被迫另寻出路,到时候大家再来着急就晚了。所以对于创新药企而言,差异化开发是现在就要开始想的事情。”何奇志说。

极目生物创始人兼CEO胡海迪以自己所在的眼科赛道举例靶点扎堆的现象。“在中国如果调查一下有多少个临床试验在眼科方面是做Anti-VEGF(抗VEGF抗体),答案是在60%以上,等于每十个临床实验里面就有六个在做。其实它的情况在我眼中比PD1更严重,因为PD1有各种各样的适应症,Anti-VEGF在眼内注射大概就只有两三个适应症。”胡海迪认为,市场上可能缺两样东西而导致了靶点扎堆的问题:一是资源,比如人才资源、对行业的前瞻性了解和科学配套;另一个是公司缺乏对药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从我们的角度上看,大家都不应该再做重复靶点,因为商业价值不大。“很多公司缺乏对整体的药物或者产品的生命周期更宏观的策略和关注,这一点的缺口是我觉得未来需要补充的。”胡海迪认为。

相关链接:专访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王磊:在中国加大合作研发、商业代理 但不做“大而全”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创新药研发 内卷 差异化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