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借三代技术之力,布多线产品之局:基因检测“老玩家”贝瑞基因在路上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4-28 23:43:17

当疫情“黑天鹅”渐行渐远,顶着“基因测序领域领导者”光环的贝瑞基因(000710,SZ),即将迎来上市以来的第五个年头。4月28日晚间,贝瑞基因交出2020年成绩单。年报显示,公司2020年营业总收入15.40亿元,归属净利润2.11亿元。

由于疫情突袭,贝瑞基因的业绩虽然正在经历阵痛期,但以无创产前筛查起家的贝瑞基因置身于基因检测的黄金赛道,近年来在遗传学和肿瘤学领域动作频频,市场期待正逐渐升温。未来,随着三代技术产品落地和多线产品开花,公司有望在2021年走出疫情阴影。

入局赛道十年,先发优势凸显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达到102.0亿美元,其中中国基因测序产业规模达到92.0亿元,如果按照美元比人民币1:7汇率进行计算,那么中国约占全球的9% ~10%市场份额。

作为全球率先研发并成功在临床推广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NIPT)的公司,贝瑞基因是赛道上最早一批国内玩家。自2010年成立起,贝瑞基因致力于实现基因测序技术向临床应用的全面转化,是国内首家将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应用于临床的企业。

从业务上看,目前公司主要收入来自基因检测行业,业务范围覆盖生育健康、遗传病检测、肿瘤基因检测及肿瘤早诊早筛等全生命周期临床需求,是国内率先涉足基因测序的生物技术公司之一;同时,公司与国内超八成的科研院校和三级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基础科研服务也走出国门。

其中,生育健康检测是公司发展较早的业务,而无创产前检测(NIPT)也是目前基因测序行业较为成熟的领域,公司占据国内该市场份额约三成,具有较大领先优势。

而在发展潜力较大的肿瘤基因检测领域,贝瑞基因的参股子公司和瑞基因于去年8月,基于全国多中心、前瞻性万人队列肝癌极早期预警标志物筛查项目(PreCar),推出了临床级别的肝癌早筛产品莱思宁,确立了公司在肿瘤早筛领域的领先地位。

因此,考虑到国内基因检测市场发展前景、贝瑞基因的先发优势和市场占有率,疫情对公司业绩的冲击或将不可持续。相反,从长期来看,本次疫情将提高公众对健康的关注,对贝瑞基因的业务开展构成机遇。

而对于如何应对后疫情时代,贝瑞基因表示已在今年一季度优化销售体系、增加研发投入,不断丰富业务储备。未来,公司将激励团队,持续推进基因测序技术在临床应用的转化,聚焦主业、践行战略,实现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布局三代技术,产品多线发展

6年前,贝瑞基因与illumina针对中国临床共同研发的通用型二代测序平台NextSeq CN500获批上市,该产品在2019年获得范围扩充,成功进入肿瘤、遗传病等领域,成为适合大规模临床基因检测的NGS通用型平台,标志着公司在国产基因测序仪探索道路上的成功。

如今,与布局二代测序技术的进取态度相同,贝瑞基因亦在三代测序技术的临床应用上抢先布局——2019年,贝瑞基因宣布与美国知名三代测序企业Pacific Bioscience就第三代测序仪的开发及临床推广达成长期合作,双方联合开发第三代测序平台。

根据方舟预测,相较二代测序技术,三代测序技术有更高的准确性、更全面的变异检测和更丰富的功能,或将以较快的速度获得市场份额。预计到2025年底,三代测序技术对整个人类基因组测序的成本将下降到100~200美元,和二代测序几乎实现成本平价,但其准确性将优于二代测序对所有变异类型的测序。同时,三代测序技术所带来的营收或将以每年82%的速度增长,从2020年的2.5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50亿美元左右。

或许是看中三代测序技术的广阔市场,贝瑞基因率先入局,研发成果也陆续出炉。

去年,贝瑞基因成功开发了国内首个基于三代测序技术在临床应用的检测产品——第三代地中海贫血病基因检测。该产品能够实现一次检测,全面覆盖α-地中海贫血和β-地中海贫血的全基因、全突变类型,精准检测地中海贫血相关的2062个变异位点,很好地解决了传统筛查方法面临的检测范围窄、漏检率较高、检测通量低、基因分型难等痛点。

此外,公司参与设立的产业投资基金于去年完成了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意味着贝瑞基因有望借助专业投资机构的经验、能力和资源等优势,投资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优质项目,逐步实现业务结构的优化升级,做优做强主业。

十年一剑,贝瑞基因还在路上。从发展脉络看,贝瑞基因过去的十年起于临床、转向产品、面朝数据,未来正沿着“专注临床商业化转换、前移服务及产品端口、推动健康大数据发展”的方向行进。它的下一个十年能否让基因测序技术更好地服务临床,不仅事关公司发展,也关系到基因检测行业勇立市场潮头的实现。文/李十一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