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我国绿色投资规模如何?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答每经:100万亿是保守估计,几百万亿是大概率事件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4-20 21:12:52

◎碳中和不只给金融业带来机遇,也会带来挑战。挑战主要是对高碳产业和高碳企业。

◎绿色金融向小微企业延伸的困难在于,对小微企业没有一个“绿色”的界定标准。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李可愚    每经编辑 陈星    

2020年,我国向世界宣布,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我国各个行业都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

4月20日,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上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我国未来需要新增绿色投资100万亿,“这是一个非常保守的估计,几百万亿是大概率事件。”

仅重庆就需要13万亿元履行低碳投资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现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马骏提问:未来30年,我国在碳中和上的投资大约能到怎样的规模?

马骏回应,综合各种数字,100万亿是一个非常保守的估计,几百万亿是大概率事件。

他向记者分析称,从各界目前估计的数字看,有团队发布报告称,如果中国要迈向碳中和,未来30年需要新增的绿色投资是138万亿元。而他本人牵头所做的一个碳中和路线图研究则显示,光是重庆就需要13万亿元履行低碳投资。据估算,未来30年,重庆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约1/40,这可以倒推出全国履行低碳投资总量将是几百万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注意到,马骏在现场指出,碳中和不只会给金融业带来机遇,也会带来挑战。挑战主要是对高碳产业和高碳企业,如果这些产业和企业不能在未来30多年中有效减碳,那么金融机构做的投资可能会有非常大的估值下降,提供的贷款可能也会变成坏账。

马骏接受采访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摄

绿色金融向小微企业延伸有困难

绿色金融向中小微企业延伸还存在哪些问题?

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出的上述问题,马骏表示,绿色金融向小微企业延伸的困难在于,对小微企业没有一个“绿色”的界定标准。大量小微企业融资主要是流动资金的贷款,无法被界定为“绿色”,因此也就不能享受各种各样的绿色金融优惠。

马骏指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对小微企业“绿”和“不绿”有一套比较明确的判断标准。有了标准以后还要采集数据、进行计算,这套流程需要建立起来,让计算和贴标变得更加简化。

此外,马骏在现场还指出,过去绿色金融基本上集中在用金融资源来支持大型绿色基础设施项目,比如地铁、轻轨、风能、光伏、污水处理、固废处理等,这些项目肉眼就能识别是绿色的。

但是还有很多产品和项目很难识别,比如说绿色消费、绿色农产品到底是不是真的“绿色”,它需要非常复杂的标准界定、认证贴标、数据采集和监测系统方面的工作。“这种事在过去的传统银行业中很难处理。”

未来需要大量运用数字科技工具对这些绿色产品进行贴标和认证,然后跟踪它是不是持续绿色。如果能做到这一点,绿色金融就跟上了,就能提供比较优惠的、更容易获得的融资。

要减交通、建筑、工业等领域的碳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普通百姓的生活会发生哪些变化?在现场,马骏也对此进行了重点阐述。

他认为,所有的投资生产都是为了消费者,我们要减什么领域的碳?要减交通、建筑、工业等领域的碳,所有这些领域都有消费者参与。

比如在建筑领域,如果消费者买了、租了零碳建筑,将会享受到碳中和所带来的好处。零碳建筑不仅零碳,同时还有其他生态环境效益,包含对水循环利用的要求、绿植比例要求等,居住环境会随着碳中和有所改善。

在交通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推广,一方面帮助减碳,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另外一方面也减少空气污染,这是对生态环境的正面贡献。

而在工业方面,他认为,未来随着低碳化、零碳化,人们所消费的产品也越来越符合天人合一的原则以及生态环境和保护生态多样性的原则。此外,如果投资绿色金融产品会帮助绿色金融,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本加入绿色投资领域。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绿色投资 碳中和 碳达峰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