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饱满居民“钱袋子”,成都公布迈向国内高收入城市行列“路线图”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4-14 18:47:09

到“十四五”末期,成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突破70000元,年均增幅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突破40000元,年均增幅8.6%,进入国内高收入城市行列。中等收入群体占常住人口比例较“十三五”末期提升10%,城乡收入比缩小到1.8∶1以内。

每经记者 程晓玲    每经编辑 杨欢

Qq__20210317132845.thumb_head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收入是民生之源,让“钱袋子”鼓起来,是城市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保障。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而在成都“十四五”开局的头号议题——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中,首条正是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工程。

如何让居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工程将从哪些领域重点发力?

在4月13日举行的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工程专题采访活动中,成都市发改委、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金融局等多个部门相关负责人对这一“幸福”工程作出解读。其中,强化稳就业措施,提高工资性收入;引培壮大中小微企业,提高经营性收入;健全资本市场,提高财产净收入;加强再分配机制调节作用,缩小收入差距等内容被重点提及。

高薪高福利职位“上新” 近6成岗位月薪超7000元

“让居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往往和一份好工作密不可分。”成都市就业局副局长唐韬介绍,今年以来,随着成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涌现出更多更高质量的就业岗位。

以目前正在进行的“幸福新就业·美好新生活——2021年成都就业大型网络招聘活动”为例,仅仅上线两周,该活动已累计发布职位17000余个,其中需求人数高达50万人以上。

就业岗位供给增加的同时,也不乏新职业、新机遇的活力释放。

唐韬介绍,从2019年至今,成都新职业数量已增加到56个,劳动者的“求职版图”日新月异。本次招聘会集合了众多新经济企业,提供超过2000个新经济岗位,新职业的人才需求量超过12000人。

此外,高薪高福利的职位数明显增多。据统计,在招聘活动发布的17000余个职位中,月薪7000元以上的职位有近1万个,占比约60%。

据介绍,为强化稳就业措施、提高工资性收入,成都围绕就业岗位供给,启动2021年成都市新经济梯度培育入库企业申报活动,策划农业农村招商项目135个,编制《2021年成都市农业农村投资指南》,推进农民就地就业。

围绕工资待遇水平提升,开展全市集体协商“集中要约月”活动,重点聚焦快递物流、家政、房产中介等新业态企业,在工资福利、安全卫生等方面进行协商。今年一季度,成都全市共发出《集体协商要约书》4575份,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7366份,覆盖企业3340家,覆盖职工32.2万人。

围绕职业技能提升,深入开展“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平台上线112个专业3504个课程资源、累计注册62.7万人,在线组班培训644个、培训52.4万人次。

围绕就业帮扶,开展“春风行动网络招聘活动”和“蓉漂”青年人才系列招聘活动,共举办专场招聘会290余场,提供岗位27万余个。今年一季度,成都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发放稳岗补贴1万户,金额14.2亿元,惠及职工50万人。

拓展资产创收渠道 年内实现“公募基金”牌照零突破

当前,成都正推进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新中国第一张股票“蜀都大厦”均诞生于此。如今的成都,已成为西部地区最活跃的资本市场之一。

如何拓展居民资产的创收渠道,增加财产性收入?

据介绍,在拓宽农民财产增收渠道方面,成都通过印发《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审批和管理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交易所增资扩股。截至目前,成都农交所累计成交各类农村产权2.3万余宗、面积313万亩,成交金额1331.7亿元。

在建设住房租赁市场方面,完善成都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加强住房租赁企业监管,对全市1359家经营范围包含“住房租赁”“房屋租赁”的企业进行实地排查,动态跟踪掌握企业经营状况。

在完善知识产权价值转换方面,编制2021年度技术交易项目申报指南,完成青白江区、崇州市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区)验收。

在发挥财富管理职能方面,积极研究促进公募基金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业发展相关措施,有序推动开展QDLP相关工作。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注册在蓉私募基金机构389家,基金产品949只,管理规模1499.8亿元。

“优质的公募基金,目前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积极推动公募基金在我市落地,可以从金融机构角度为居民提供更多样化的投资渠道。”成都市金融局金融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钮中阳向记者表示,成都下一步将鼓励本地金融机构,包括华西证券等优质券商设立公募基金,同时加大引进外地优质公募基金、保险公司等,并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着力推动公募基金发展。

同时,成都还注重引培壮大中小微企业,提高经营性收入。

例如,针对市场主体培育,持续开展“交子之星”上市倍增行动计划,今年一季度新增上市公司4家、过会待发2家;针对青年创新创业,发布青年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2.0版,着力构建全市统一的青年创新创业孵化支持体系等。

为进一步加大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地实施,今年1月,成都全市预缴申报2020年第四季度企业所得税,落实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86.76亿元,惠及纳税人1472户;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15.75亿元,惠及纳税人555户。

健全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体系 进入国内高收入城市行列

记者了解到,未来五年,成都将推动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具体到相关指标——到“十四五”末期,成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突破70000元,年均增幅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突破40000元,年均增幅8.6%,进入国内高收入城市行列。中等收入群体占常住人口比例较“十三五”末期提升10%,城乡收入比缩小到1.8∶1以内。

缩小收入差距,提升服务兜底保障水平,涉及到社会救助体系的完善。成都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副处长张巧玲在受访时直言,如今的社会救助相对于传统的概念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

“以前传统的社会救助,在大家看来好像就是老弱病残等,识别度非常高。而现在的社会救助对象,可能包括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家庭生活陷入困境的人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职责就是要‘兜住底’。”张巧玲介绍,针对中低收入群体的兜底保障,成都主要在四个环节发力——主动发现、精准核对、政策配套、救助服务的全面拓展。

以政策配套为例,社会救助不仅仅包含民政部门的职能,还囊括就业、人社以及医疗、教育等各个领域,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体系。

在救助服务的全面拓展上,则不局限于满足低收入群体的物质需求,而更关注其精神、文化等层面的需求,通过公益组织、志愿者或购买服务等方式将资源汇集起来,为低收入群体或困难群众提供服务。

据了解,未来五年,成都将增强兜底保障能力,健全多层次的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体系,适时调整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稳步提升社会兜底保障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探索建立城镇职工门诊保障制度,持续推进长照险试点优质均衡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惠民力度,将着力强化教育惠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惠民、住房保障惠民、养老服务惠民、托育普惠等。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高收入城市 成都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