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为壁画“看病”,给文物远程“会诊” 科技如何助力敦煌文物数字化保护?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3-20 20:28:58

◎“莫高窟有700多个洞窟,我们现在才采集了200多个,做了20多年了。数字化技术在进步,比如在2000年前后做的,那时候的数码相机像素是非常低的,我们做得非常艰苦,现在就加快速度。”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每经记者 刘玲    每经编辑 魏官红    

在河西走廊的尽头,丝绸之路的“咽喉锁钥”处,有一座令全世界为之着迷的千年古城——敦煌。而莫高窟是敦煌最富盛名的古迹,它不仅是壁画艺术的博物馆,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据了解,敦煌莫高窟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但是,受环境侵蚀、人和动物活动等影响,敦煌壁画病害愈发严重。壁画的病害研究与修复,成为了文物保护的关键难题。

3月19日,腾讯与敦煌研究院共同签署了新三年战略合作协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双方将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引入AI病害识别技术、沉浸式远程会诊技术等,为壁画“看病”及实现远程文物会诊。双方还将共同加强与海外敦煌文物收藏机构的文化交流,以及推进藏经洞文物的数字化呈现和传播。

“莫高窟有700多个洞窟,我们现在才采集了200多个,做了20多年了。数字化技术在进步,比如在2000年前后做的,那时候的数码相机像素是非常低的,我们做得非常艰苦。”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前期需要采集数字,后期要拼接、完善成为一个完整的洞窟。在后期制作方面,我们想通过腾讯人工智能的一些技术,把这个工作做得更好。”

AI病害识别技术为壁画“看病”

早在2000年,中央电视台就报道称,敦煌莫高窟正遭受着日趋严重的病害。如建于盛唐的敦煌莫高窟的130号窟里有一幅壁画《都督夫人太原王氏礼佛图》,是整个莫高窟中第一幅等身高的供养人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但如今已无法看清它的原貌了。

实际上,类似的情况大量存在,许多壁画已经起甲、脱落、褪色,有的甚至已只剩下空空的岩壁。当千年壁画下面的地仗层变为酥粉,壁画上的颜料便会一点点脱落,这些便是被称为壁画“癌症”的酥碱病。

敦煌莫高窟壁画起甲修复前  图片来源:腾讯提供

报道显示,莫高窟保存的壁画,面积约4.5万多平方米,有酥碱病的壁画面积已占一半以上。并且,近年来敦煌地区气候条件发生变化,使雨水渗漏洞窟的情况加剧,再加上到敦煌旅游的游客日益增多,过量的游客使壁画雪上加霜。

敦煌研究院一直以来都在对敦煌石窟文物进行抢救修复、保护等工作。由于壁画病害种类繁多、形态复杂且缺少自动化标注工具,其识别和分割需要耗费大量专业工作人员的人力成本。

记者了解到,比如相对于10平方米的壁画病害调查,从前期拍摄,到图像处理、导出、CAD绘图,按照一个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计算,最少大概需要96小时。病害的种类不仅多,还经常打组合拳,更给标注工作加大了难度。

针对这一难题,敦煌研究院与腾讯合作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引入腾讯多媒体实验室AI病害识别技术,通过深度学习敦煌壁画病害的相关数据,让AI学会为壁画“看病”,从而实现自动化且高效的壁画病害分割与识别。

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程武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腾讯多媒体实验室还将开发沉浸式远程会诊系统,实现4K超清画质的360度沉浸式画面展示,让不同地域的专家均可清晰查看现场情况,实现无障碍远程文物会诊。“我们通过人工智能来帮助医生对人体的诊病,也希望人工智能能够在壁画的保护和传承方面,成为更有力的助手。”

数字化助力敦煌文物永久保存

实际上,腾讯与敦煌研究院早在2017年就达成了首次战略合作。此次,腾讯与敦煌研究院的合作升级,未来三年,双方将共同加强与海外敦煌文物收藏机构的文化交流,推进藏经洞文物的数字化呈现和传播。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时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的樊锦诗就提出运用计算机技术来存贮与再现敦煌石窟艺术的构想。经过30多年努力,“数字敦煌”项目正在逐步实现对敦煌石窟文物的“永久保存、永续利用”。

“现在数字化是文物保护方面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我们通过数字化采集,能够储存下来,即使这个洞窟因为不可抗力原因坏了,如果我们有数字化资源,就可以完整地把它复制出来。”赵声良表示。

但赵声良告诉记者,数字化采集的工作其实非常艰苦。

“莫高窟有700多个洞窟,我们现在才做了200多个,我们做了20多年了。当然数字化的技术在进步,比如在2000年前后做的,那时候数码相机像素是非常低的,我们做得非常艰苦,现在就加快速度。今后估计会越来越快。”赵声良表示,“前期需要采集数字,后期要拼接、完善成为一个完整的洞窟。在后期制作方面,我们想通过腾讯人工智能的一些技术,把这个工作做得更好。”

研究人员正在修复壁画  图片来源:腾讯提供

在数字化“复刻”现存藏经洞的同时,敦煌研究院和腾讯还将共同开展海外藏经洞文物的数字化工作。

“了解敦煌历史的朋友都知道,由于历史原因,虽然洞窟还在敦煌,但是有很多藏经洞文物由于不同原因,在解放前就流失到国外。用新科技让藏经洞的文物数字化,让所有的研究者、爱好者和观众看到。”程武表示。

据程武介绍,2021年起,腾讯和敦煌研究院将以法国吉美博物馆的跨时空对话为开端,展开与丝路沿线博物馆的对话,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藏经洞流散文物的数字展览。未来三年,对话和展览将延展至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

余秋雨曾说,“敦煌不是‘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活’了一千年的生命。是一代一代人用生命不断堆砌而出的。”的确,莫高窟震撼人心的壁画、泥质彩塑等艺术作品是一代又一代工匠的心血。文物保护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工作,在科技的助力下,让艺术的生命实现永恒。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文物 敦煌文物 数字化 莫高窟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