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首页头条

每经网首页 > 首页头条 > 正文

“三龙”聚首!旷视科技转冲科创板 AI上市潮助推行业发展迈入深水区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1-13 23:53:30

2021年科创板或将迎AI上市潮。

每经记者 李卓    每经实习记者 王郁彪    每经编辑 王丽娜    

____500535578_banner________________.thumb_head

图片来源:摄图网

继依图、云从后,“AI四小龙”之一旷视科技也确定向科创板发起冲击。

1月12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信息披露显示,旷视科技已于2020年9月签署《旷视科技与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开发行存托凭证并在科创板上市之辅导协议》。根据辅导协议,旷视将以公开发行中国存托凭证的方式在科创板上市。

事实上,旷视科技是“AI四小龙”中第一个打响上市之枪的。《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19年8月25日,旷视科技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当时也被业内认为将有望成为“AI第一股”。只不过,在内部外部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之下,旷视科技的港股上市之路一直未有所进展。此次接受科创板上市辅导,也意味着旷视科技在港股上市未果后,转冲击A股上市,此前一系列传闻也终于尘埃落定。

只不过,2020年末的最后两个月,同为“AI四小龙”的依图与云从已抢先开启科创板上市之路,同时也被外界认为“AI第一股”将从二者中产生。此外,云知声、云天励飞等AI公司也冲击科创板上市,可以预见的是,2021年科创板或将迎AI上市潮。

港股上市终未果,旷视冲击科创板

据当时旷视科技赴港上市的招股书显示,旷视科技2016-2018年营收分别为6780万元、3.13亿元、14.2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58.8%。2019年上半年,旷视营收为9.49亿元,同比增长210.3%,亏损约52亿元。

对于亏损的主要原因,旷视科技在招股书中解释称,主要系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研发投入所致。经过调整之后,旷视科技2018年实现整体盈利,净利润为3220万元。

递交招股书后,旷视科技赴港上市进程一直未有进展。最终,在初始申请提交6个月后显示“失效”,对此,旷视科技曾官方回应称,上市进程仍在正常推进中,正在更新材料。

2020年6月,有媒体报道称,旷视科技中止了港股上市进程,系主动放弃上市,其正在港股和科创板上市中摇摆,处于讨论阶段。对此,旷视科技当时回应称,中止港股上市消息不实,并表示科创板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是中国科技企业发展的好机遇,旷视正在积极考虑。

旷视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印奇2020年7月在一场沟通会上对媒体公开表示,旷视科技并未终止上市计划。在他看来,公司目前现金流充足,上市并不是一个急需完成的事,会选择在更稳定的窗口期稳步推进上市计划。此后,关于旷视科技上市的消息一直多以“市场传闻”的形式存在。而此次接受科创板上市辅导,也意味着旷视科技已明确至A股上市。

此外,启信宝数据显示,旷视科技最新一轮融资轮次为2019年5月披露的7.5亿美元的D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银投资、麦格理资本、阿里巴巴、博裕资本等。

科创板将迎AI上市潮

值得一提的是,同为“AI四小龙”的依图与云从也于2020年最后两个月纷纷开启科创板上市进程。

2020年11月4日,依图科技在上交所披露招股书,准备募资75亿元。招股书显示,2020年上半年,依图科技营收3.8亿元,净亏损为13亿元,扣除因发行优先股导致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后,亏损约4亿元。投资方则包括高瓴资本、红资本杉、云锋基金、真格基金等知名投资机构。

2020年12月3日,云从科技也在上交所披露招股书,招股书透露,此次公开募股融资规模预计为37.5亿元。此外,2020年上半年,云从科技收入为2.21亿元,净亏损达到2.86亿元。从2020年5月披露的最新一轮高达18亿元的C轮融资来看,其投资方不仅有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上海国盛、长三角产业创新基金等政府基金,还有工商银行等产业战略投资者。

从目前形势来看,冲击科创板上市的“AI四小龙”只差商汤科技。

此外,AI语音行业“元老级”企业云知声以及兼具AI算法平台、AI芯片平台等AI关键技术的独角兽企业云天励飞也纷纷开启上市进程,科创板“AI第一股”争夺战将愈发激烈。

只不过,成功上市似乎并不是一家企业,特别是一家AI公司的终局,资本市场回归理性后,AI行业的发展已逐渐迈入深水区。即便疫情加速了整个社会数字化的渗透,帮助AI企业完成了一定程度的市场教育,但整体AI的商业化落地依旧处于较为集中的状态。

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研究报告》显示,安防和金融是AI赋能实体经济市场份额最多的前两大领域,占比分别达到53.8%、15.8%,合计近70%。即便有包括像旷视科技在物流等新型领域的商业化落地,但仍难言大规模及盈利。

此外,信息安全等仍是悬在绝大多数AI企业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未来,在充满不确定性因素的资本市场上,AI企业的较量以及行业发展才刚刚开始。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Ai 旷视科技 上市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