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成渝相向而行,释放聚合力量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1-04 20:34:19

如今,两地正以看得见的加速度,相向而行。

每经记者 吴林静    每经编辑 刘艳美

1997年,重庆直辖,川渝分而治之。

2020年,中央部署,川渝相向而行。

2019年,四川GDP突破4.6万亿元,重庆GDP总量2.36万亿元,分别是1997年的14倍和16倍——这个数据,既佐证当初“分”的良苦用心,也暗含当下“合”的未来想象。

分分合合三千年,成渝地区一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紧密的经济联系。如今,两地正以看得见的加速度,相向而行。

2020年12月24日,成渝高铁开启公交化运营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这一年 平均1.5天“握手”一次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一声嘹亮的冲锋号响,成渝地区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3月17日,川渝两地党政“一把手”悉数到场,参加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重庆党政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按下“启动键”。

4月22日,重庆洪崖洞和成都宽窄巷子启动战略合作,成为成渝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首个合作项目。这被成渝网友戏称为“宽洪大量”组合,寓意成渝从“相爱相杀”转变为如今“携手共荣”。

5月,川渝两地共同签署《深化规划和自然资源领域合作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协议》,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区域经济布局、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自然资源领域改革试点、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等9个方面深入合作。

6月,川渝两地发起成立两地产业园区合作联盟和智慧园区建设联盟,探索以市场化方式助力产业合作园区建设。

8月,两地高新区齐步向前,以一城、一廊、一高地、一区、一港、一机制为核心,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10月,国庆中秋小长假,成都、重庆成为国内热门“网红”旅游目的地。假日期间,成都、重庆接待总人数分别恢复到去年同期90.4%和86.3%。

11月,居民身份证换领、补领,社保卡挂失与解挂,个人独资企业设立登记等95个事项列入清单,实现“川渝通办”。

12月,成渝两地正式实现公交、轨道“一码”通乘。“复兴号”动车组以最高350公里时速穿行川渝大地,单程62分钟,让成渝间高铁公交化运营实现“1小时直达”。成达万高铁成渝同步开工,“砸锅卖铁”般将万州至成都的距离缩至2小时内。除此之外,成渝间已建和在建高速公路达17条……从“道阻且长”到“转瞬即至”,何其不易。

2021年1月1日,中欧班列(成渝)号分别从重庆、成都发往德国和波兰。这是由重庆和成都共同创立的全新中欧班列品牌,也是全国首个两地合作开行的中欧班列品牌。至此,成渝两地中欧班列开行数量近5000列,历年累计开行量达14000列,占全国开行总量40%以上。

回望过去300多天,川渝两地已签署200多个合作协议。统计显示,他们平均1.5天就“握手”一次。

成渝撸起袖子一番猛干,召开党政联席会议,疏通行政壁垒,签订框架协议,构建一体交通,协同公共服务,共办专项活动……在经济发展、人才引进、社会民生、体育文化等多个领域,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落地见效。

这个圈 保互联互通、促来来往往

无论官方,还是民间,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诚意满满。

这种令人振奋的建设速度和规模背后,暗藏着两地更大的谋划——争做中国“第四极”。

由“成渝经济走廊”到“成渝经济区”,再到“成渝城市群”,以及现在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对于促进新形势下区域协调发展,引领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交通和通信成本下降、贸易制度与政策优化,全球和一国内部分工不断深化,分工越来越细化到价值创造的每一个环节,形成了全球价值链,川渝地区依托比较优势很好地融入了全球及国内价值链分工体系。

川渝地区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在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和器材、食品加工等行业形成了发展优势,是中国西部与全国和世界经济联系最密切的人口和经济集聚区,是连接欧洲的关键枢纽和重要门户。

再加上当前我国经济正加速转型,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内外双循环等发展战略正向外界表明,中国正进入到“中西部时代”。

世界所向、中国所望,保互联互通、促来来往往,川渝地区正在为经济资源更大范围的有效配置提供着服务、打通着梗阻。

尤其是,当看到行政权力配置资源越来越满足不了当下和今后经济增长的要求,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就成为冲破行政框架配置资源的探索实验——打造一个市场圈,而非行政圈,提升政府服务,增强市场要素流动,把这个圈做大做强。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