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每经专访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2021“看好”全球经济增6% 中国“十四五”规划有三大看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0-12-29 00:15:39

每经记者 李娜    每经编辑 吴永久      

2021年中国经济会有多高的增长速度?出口还能像2020年这样超预期吗?“十四五”规划下,经济发展会有哪些新变化?2021年是否还能超配权益类资产?

时至年末岁尾,《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了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近距离听她对2021年全球经济以及中国的出口、内需、通胀、“十四五”规划、人民币汇率、宏观政策、股票市场等的最新研判。

“我们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8.2%。”汪涛率先拿出了最新的研究结论。

2021全球经济或增6%

最坏的阶段已经过去,2021年复苏是全球经济体的主旋律,这已成为共识。

“我们认为2021年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都会出现比较可观的反弹,美国GDP增速可能会接近4%,欧元区在6%左右。整体来看,我们预计全球经济可能在2020年下降3.5%,2021年可能上涨6%左右。”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汪涛明确表示。

在汪涛看来,这种经济复苏还存在不确定性。经济的风险点或者说不确定性最大的肯定还是疫情和疫苗的情况。

北半球进入冬季以来,欧洲、美国等地出现了新一轮疫情。欧洲采取了一些控制措施,局势有所好转。不过从现在到2021年春天之前,疫情仍然可能恶化,这种情况下正常的经济活动会受到一些影响,甚至可能中断。另外,对于大规模疫苗的接种,有些人是比较抗拒的,比如美国有很多人并不愿意接种疫苗。因此,2021年疫情是否会反复具有一些不确定性。

站在当下,全球经济衰退最坏的阶段应该已经过去。最坏的阶段是在疫情突然打击下,经济活动和居民生活突然中断。现在疫情虽然比春天的时候要更严重,但从经济活动来看,其实比2020年二季度要好。

“大概率上,2021年全球经济还是会比2020年好,复苏是确定的,只不过复苏的强度和平滑度还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汪涛总结道。

中国经济将持续反弹

突发的疫情打断了经济活动的正常节奏,也缩小了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步伐。鉴于2020年的低基数,年末之际,不少机构预测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会非常突出。

“2021年中国经济反弹持续,我们预计经济增速将达到8.2%,主要动力来自出口和国内消费。内需方面,消费的补涨特征将尤为突出。在经济活动和就业收入恢复正常的大背景下,消费信心有望得到恢复,这种情况下,2021年消费增长会比较快。另外,2021年的出口会继续比较强,因为全球经济会出现反弹。”汪涛分析指出。

事实上,出口大幅增长是2020年中国经济的亮点之一。特别是除防疫物资外,居家办公用品,出行工具、家电等行业订单暴涨显然超出了市场预期。

“我们预计2021年中国出口可能实际增长8%左右,以美元计价的名义增速有可能达到10%。全球经济增长是主要拉动因素,它是在疫苗帮助之下经济活动的正常化的必然结果。”汪涛进一步指出。

来自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0年前11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9.04万亿元,比2019年同期增长1.8%。其中,出口16.13万亿元,增长3.7%。11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3.09万亿元,增长7.8%。其中,出口1.8万亿元,增长14.9%,以美元计价的增幅更是超过20%。

汪涛认为,最近几个月出口虽然很好,但2020年前11个月的出口增速并不算高,2021年会超过这个增幅,但是不会超过2020年11月份20%以上这样的增长幅度。中国率先走出了疫情,生产供应都恢复得比较快,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提升,2021年这个份额可能略有下降,到2021年下半年全球对防疫物资的需求也可能下降。2021年,在全球经济从下跌3.5%到增长6%、全球工业生产从下跌5%以上到增长6%以上这样的大反转背景下,全球需求会明显反弹,这一定会对中国经济、对中国出口产生拉动作用。

双循环、创新、可持续发展

“十四五”规划的相关要点和2035年的远景发展目标,清晰地传递出未来政府将更加注重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结构优化,并将科技和创新作为核心战略支撑的意愿。

瑞银认为,“十四五”规划下有三大重点,“双循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谈到“双循环”,汪涛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深刻理解:首先,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全球经济一体化方向不会改变。

其次,在去全球化的压力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整个世界经济格局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国内经济体量巨大,未来要发展,就需要发掘内循环潜力,向国内要增长,向国内的经济要更高的效率。而不管是供给还是需求,都有很大的空间。

比如,在供给方面,有些以国内市场为主的国内企业,可能不如以出口为主的企业更有效率、更有竞争性,可以通过一些改革来提高它们的效率。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改革来更持续、更有效地去扩大国内需求。

最后,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下,需要保证我们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和独立,而这里面必然要讲到创新和科技助力。

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要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在此前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曾被多次提及,而此次提出需求侧改革尚属首次。

“需求侧改革的提法可能是为了跟以前的需求侧管理进行区分,需求侧的改革并不是简单的刺激,可能还是要看怎么能够持续地扩大内需,释放一些有效需求,因为它面临的是长期来看,怎么去使得老百姓有消费能力和有信心消费的问题。”汪涛进一步指出。(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