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每经专访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中国经济有韧劲,内循环需一系列配套改革

每日经济新闻 2020-12-29 00:15:32

每经记者 胡琳    每经编辑 廖丹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发展环境经历着深刻变化。“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既带来了一系列新机遇,也带来了一系列新挑战,是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

如何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哪些资产更吸引外部投资者?《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一系列问题专访了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国家外汇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管涛。

受访者供图

扩内需是内循环核心要义

NBD:怎样理解“双循环”及其现实意义?国内、国际循环分别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管涛:从很多大国的经济发展历程来看,最后不能够靠出口来拉动经济,而是转向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实际上,中国是遵循了其他大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和规律,这些年我们逐渐从出口和制造业驱动转移到消费和服务业驱动的经济发展的模式。虽在个别年份有波动,但总体上呈现这样的发展趋势。大循环、双循环有过去几十年的基础,也培育了一定的发展的优势。

我国内外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经济有韧性,其韧性体现在外需不行内需补,内需不行外需补。提循环更多是要疏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这些环节的堵点和痛点,理论上更加创新和升华,把过去的实践高度总结。同时其现实的意义在于,当整个世界适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疫情蔓延叠加非经济因素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运转造成影响,中国面临的发展和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在这样一个情况下,首先,保持战略定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把国内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另一方面,“双循环”不是封闭的,不但要支持自己的发展,还要惠及全世界。

制约因素方面,从内循环来讲,关键的问题是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而这还存在很多不太顺畅的方面,所以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改革,比如分配制度的改革,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一次分配比重等。同时,消费本身需要进一步发展,比如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推动传统和新型消费创新融合等。

内循环还包括科技的自主创新。现在我们科技研发投入并不少,但是对于核心技术、高端技术、基础技术投入太少,下一步要提高科技自主自强的能力,摆脱关键技术被掣肘的情况。

这些年外循环有很大的变化。过去外循环存在双循环,美国买中国商品,中国买美国国债。而现在大国关系发生了变化,过去外循环存在堵点和痛点,要坚持用全球和多边主义来反对双边和保护主义。

RCEP是重要的战略成果,要继续高举全球化大旗,同时不断降低贸易壁垒,包括关税、非关税,扩大商品和服务的进口,更好地满足国内需求,同时也让大家分享我国成长的红利。此外,我们要通过自贸港、自贸区建设对外开放的新高地,跟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接轨,进一步扩大开放。

不必跟风外资买资产

NBD:2020年以来,中国央行创新政策工具密集出招,货币信贷投放与精准滴灌实体相结合,货币政策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准的宽松态势,您认为中国是否需要继续保持这种宽松?未来是否还会执行这种货币政策?

管涛:央行的货币政策宽松是阶段性的。此前,由于疫情的影响,货币政策通过数量和价格工具,为市场提供流动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引导市场利率走低,通过这样的方式支持防疫工作,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5月份以后,边际上的货币政策收紧并逐渐回归常态化。实际上,宏观杠杆率上升不是因为M2社融增长太快,而是因为此前中国的经济下行。相比2008年金融危机的情况来看,当时M2增长18%,然后到了2009年变成了28%,增速高了10个百分点,这次仅较2019年高出1个多百分点。所以宏观杠杆率前三个季度上涨了20多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不是M2增长快,而是因为分母增长慢。宏观杠杆率上升是阶段性的,经济回稳以后,自然而然就会回落。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应对疫情的上半段我们的货币政策是保持了定力,合理适度、合理充裕,不像一些主要经济体采取的零利率甚至负利率、量宽或者无限量宽政策,导致其央行资产负债表扩张得很快。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基本上没什么变化,总量是基本稳定的。

至于未来是否执行宽松货币政策,我认为以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为主,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既不让市场缺钱,也不能够让钱溢出来造成资产泡沫、资金空转。

NBD:从外资流入中国资本市场的情况来看,国内哪些资产更吸引外部投资者?

管涛:市场上逐渐意识到美股的估值偏高,所以部分资金逐渐向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转移,中国资产估值相对有优势。对于国内资产来讲,首先外资比较看好的还是人民币国债。因为主要经济体的国债收益率很低,甚至是负收益,中国的国债收益率水平相对是比较高的,有一定的吸引力。在全球安全资产稀缺的情况下,人民币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还在3%以上,受到外资青睐不足为奇。

同时,外资对中国的股市也产生了兴趣。中国的疫情控制较好,经济率先复苏。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前景比较确定,大家愿意按照这个逻辑寻找可投资的资产。

在这样的情况下,A股有一定的配置价值,受到了外资的青睐。但是外资讲求价值投资理念,精挑细选,根据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趋势,选择核心资产增加配置,进行底仓配置。另一部分是交易性的资产,外资经常对交易性的资产进行低买高卖的操作。所以,不必跟风配置外资所配置的资产,等你想买入时估值可能已经偏高了。(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