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理财不二牛

每经网首页 > 理财不二牛 > 正文

2021权益投资环境及基金配置策略:权益投资具备长虹要素,潜在"热点"产品凸显配置价值

每日经济新闻 2020-12-28 17:18:02

每经记者 任飞    每经编辑 叶峰    

伴随着流动性宽松的利好,权益投资市场在2020年喜获丰收,在后流动性宽松时代,投资界也开始调整思路重塑2021年权益投资新格局。目前来看,宏观通胀预期下的流动性收敛或是明年最大变数,也酝酿着新一轮的A股结构性行情。

尽管业界依旧看好明年的权益市场,但需指出的是,流动性的收敛也将加速个股分化的速度,投资人或从相对宽泛的维度寻找投资机遇,一些潜在"热点"产品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有望在明年市场中大放异彩。

通胀预期或加速"抱团股"分化

基于2020年权益投资的"赚钱效应"火爆,投资人普遍关心2021年的市场预期,虽然已有行情延续之讨论,但宏观面变化却是影响因素,通胀是明年最大的风险点之一。

而持续的货币宽松势必助涨A股势头,特别是今年以来,以沪深300为代表的高流动性资产持续受到包括内外资金追捧,动态估值屡创新高,食品饮料、汽车、家电均处在历史的高位,但从业绩增速表现看,依旧难以消化高估值。

具体来看,据平安证券统计,当前市场整体估值处于历史80%左右分位水平,盈利兑现有待时间消化。其中,上证综指、创业板指PE估值分别约16倍和62倍,均处于历史70%-80%分位水平;沪深300PE估值在15倍左右,处于历史85%-90%分位,整体来看大盘估值整体相对处于较高水平,高估值还有待经济复苏后企业盈利增长兑现来消化。

通胀预期下的资金偏好亦使得A股出现明显的流动性分化,即便在某些业绩成长乏力的板块,只因流动性充裕,就持续受到资金围拢。新华基金投资总监申峰旗公开表示,在市场信心不足时,资金往往愿意为长期确定性付出极高的溢价。

但需指出的是,由于企业盈利水平不同,低盈利企业往往需要依靠投资拉动短期业绩,但当市场情绪出现分歧时,第一波倒下的还是他们,即便是白马股亦如此,申峰旗指出,在于部分标的性价比被证伪。

这背后的逻辑是,一些低盈利公司受制内生增长乏力,往往需要靠外部投资拉动业绩增长,但随着通胀预期的来临,货币及信用的收紧会抑制部分企业的融资需求,使得已渐分化的A股市场出现更加明显的资金分流,部分股票或呈现出业绩与股价负相关走势。所以,通胀因素是明年宏观面上最大的"黑天鹅",但申峰旗认为风险可控。他表示,从节奏上看,考虑到"货币-信用-盈利"的传导链条,货币拐点领先信用拐点8个月,信用拐点领先盈利拐点8个月,那么盈利拐点可能出现在明年三季度。

"假如货币由紧变为中性,导致信用收紧,申峰旗认为变数或在明年四季度出现,届时随着宏观增速的下移,货币政策有放松的可能性,可能的组合是'货币松+信用紧'。引申来看,在这样的政策组合下,顺周期性行业在年初仍有机会,但随着货币中性化和信用逐步收紧,权益市场机会不大,后面如果有货币放松,会带来成长性行业的机会。"申峰旗说。

公募基金有望在明年继续跑赢沪深300

企业业绩修复能力在明年通胀预期下或呈现前强后弱的态势,尽管在外资持续加大投入权益配置的背景下,不少机构抛出A股明年继续走牛的观点,但也有机构和个人相对谨慎,认为流动性收敛或成最大变量。

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策略师王汉锋公开表示,"2019年~2020年的结构性牛市已经走了两年,2021年可能不是牛市,呈现周期性波动叠加结构性行情演绎趋势,特别是2020年宽松政策的退出节奏正在加快,市场会进入拐点,但也不必太过悲观,预计明年A股和港股公司的估值大概率将回归历史均值附近,大幅增长的概率不大。"

平安证券也指出,2020年A股市场沿着疫情影响下的经济修复主线推动呈现震荡上行态势,领涨行业经历了从新兴产业到消费行业再到周期板块的扩散。"展望2021年,市场整体预期收益率预计收敛,但盈利向上的逻辑主线大概率延续,市场机会更多在于结构性。"

该研究进一步指出,谨慎在于流动性收敛制约市场估值,乐观源于盈利景气修复和产业政策加持酝酿机遇。在政策全面加码制造和消费的背景下,中期看好估值相对不高且盈利景气有望超预期的细分制造,包括单项冠军、传统制造头部升级、高端制造业等;另外在消费板块中,可以关注头部企业、现代物流及家用轻工企业。

不过,在明年可能出现的结构性行情中,公募基金依旧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有分析指,主动权益型公募基金在2021年依然有较高概率跑赢沪深300指数。中银证券在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随着A股持续结构性分化,公募选股的优势将凸显,简单来说,在有限的资本投入下,资本必将持续注入"高确定性"与"高质量"的领域,为公募基金的选股提供了方向。

据中银证券统计,2005年以来,A股结构性分化持续加剧这一现象即体现为A股平均相关系数的中枢下移,与此同时,公募基金长周期上行的超额累计净值与中枢下行的A股平均相关系数存在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此外,以北向资金为代表的外资对A股的边际影响在持续增强,据中银证券统计,北向资金持仓市值占A股全部流通市值比例自2016年起的0.4%已经持续提升至2020年11月的3.4%;同时,近两年,公募基金较沪深300超额收益率与北向资金超额收益率相关系数快速增加,两者投资风格由负相关转为趋同,有助于A股资金规模和整体市值的抬升。

定增、港股、主题ETF成2021年潜在"热点"产品

2020年是权益投资的大年,主要体现在主动权益类产品规模和业绩双丰收,但还有不少品类年中表现不温不火,甚至出现负收益,如定增、港股和稀缺性主题投资基金等,原因多来自政策和环境的影响,不过,随着再融资新规落地,以及中概股回归速度加快,叠加国内双循环下新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相关基金品种或在明年出现转机。

一、定增基金:差价空间有望打开,明年解禁大年收益可期

受原减持新规限制,公募基金作为参与上市公司定增的主力军曾在在2017年到2019年间日渐式微,但从去年政策面开始吹风再融资新规,到今年2月14日迎来再融资新规正式落地,公募基金参与热情再度激活。

从定增项目折价情况来看,平安证券统计显示,竞价发行折价率总体主要分布于0-40%,定价发行折价率总体主要分布于0-60%,由于价格确定的方式的不同导致定价发行的折价空间比竞价发行更大。

叠加锁定期减半和取消原减持新规要求,流动性大大提升,公募基金参与定向增发的数量明显增多。Wind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12月21日,再融资新规发布日(2月14日)以来,共有1806只基金(不同份额分开计算)参与其中,涉及178家上市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新规锁定期减半,2021年定增解禁个股数量有92只,涉及基金1196只,占所有基金中的66.22%;其中,参与定增个股的基金中,解禁日期在上半年的有996只,占所有涉及基金中的83.28%,可见,明年是再融资新规后的首个解禁大年,公募基金参与定增投资的回报也在明年上半年集中涌现。

截至12月21日,对比个股定增成本和账面价值的变化,收益率最高的个股为晶澳科技,为70.43%,共有78只基金(不同份额分开计算)参与其中,包括南方成安优选、广发高端制造A、国泰智能装备等。

统计显示,2021年解禁的定增个股中,目前收益率在10%以上的有39只,包括晶澳科技、元力股份、合肥城建和湘财股份等。涉及的基金中多数以开放式权益类产品为主,倘若定增收益确实能在未来带给基金业绩上的贡献,也会进一步拉动投资人的申购热情,促进相关产品规模、业绩双增长。

而今飞凯达、凯普生物、昂利康等19只个股目前定增收益率为负,今飞凯达目前收益率为-12.60%排名垫底,财通基金旗下财通科创主题3年封闭运作、财通科技创新A/C等6只产品持有。

博时基金研究部副总经理金晟哲曾公开表示,从市场波动的角度看,熊市末期或者牛市初期是参与定增最为有利的时间段。"较低的股市点位本身提供了比较好的安全边际。而定增说到底就是赚企业成长的钱,优秀企业与平庸企业的差距最终会体现在定增项目的收益差距上。"

二、港股基金:南向资金加速入市,港股正酝酿价值修复良机

虽然A股的结构性牛市已经走了两年,但同期的港股市场依然不温不火,尤其今年在A股主要指数普遍收获上涨的同时,港股表现相对弱势,恒生指数今年以来的跌幅已达到6.68%。

在基金投资层面,今年以来,除了少数沪港深产品有不错的业绩表现外,多数产品收益不足三成。

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张忆东近期公开表示,今年因为疫情等因素,港股的风险偏好非常低,港股不只跑输A股,也跑输了整个新兴市场。但另一方面,南向资金的加速入市,在逐渐改善港股流动性的同时,港股市场实则酝酿着一波新的价值修复契机。

Wind统计显示,截至12月21日,北向资金年内累计流入1945.98亿元,南向资金年内累计流入6388.64亿元,南向资金是北向资金总量的3.28倍,平安证券评价称,这可能是内地资金对港股配置价值的发现。

目前,A股相对H股的溢价继续扩大,据平安证券统计,目前AH股溢价率处于历史高位,已超过15年中的高点,处于近10年2倍标准差水平附近。尤其是在当前的AH股溢价指数的成分股行业中,银行和保险占比居高,因此,港股金融类资产依然是资本参与度较高的板块。

事实上,从最近两年的情况来看,H股也发生过不少大股东增持的情况,例如国泰君安、中国中车、大连港等公司大股东纷纷出手增持;广发证券大股东中,吉林敖东和辽宁成大更是为第一大股东的争夺展开增持大战,南向资金对港股核心资产的兴趣依然浓厚。

德邦基金的基金经理郭成东公开表示,"多数港股行业2019年~2020年以来涨幅不及A股,差距各有不同。这意味着未来港股估值回归是全方位、多领域的,不仅体现于恒生指数代表的金融地产板块,还体现于恒生科技指数代表的新经济板块,行业结构全面的港股通标的亦将受益。"

张忆东称,港股明年指数大概率会涨超20%。除了估值改善预期外,他还特别结合海外资金面仍较宽松的情况,再加上从美国可能向新兴市场的再配置,在他看来,港股明年应该是指数牛市。

三、主题基金:政策红利强势,新兴行业ETF跑出结构性超额收益现象有望延续

博时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魏凤春公开表示,2021年产业趋势最强主线来自于十四五规划与双循环的政策红利,行业配置方向重点围绕业绩改善弹性和确定性来布局,重点关注三条主线。

具体来看,一是受益海外需求扩张且对我国依存度高的领域,如家具、机电产品、汽车零部件、精细化工品等;二是受益海外通胀预期发酵且库存低位的行业,如工业金属和化工品等;三是部分成长性高且景气向上的部分先进制造业,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消费电子等。

此外,我国消费升级持续进行中,新消费趋势值得关注。特别是在2016年以后,以信息技术、医疗保健、日常消费和可选消费为主的"新经济"板块对于经济的贡献逐年上升,招商基金统计显示,新经济占比越来越高,在资本市场上的占比从20%上升到50%,参照成熟经济体发展规律,未来3-5年内有望上升至70%以上。

不过,新经济发展在催生A股结构性行情演化的同时,也增加了投资人的选股难度,Wind统计显示,2012-2015年沪深300上涨59%,95%个股上涨,战胜沪深300指数的比例为82%;2016年以来沪深300上涨31%,81%个股下跌,战胜沪深300指数的比例仅为13%。

为此,不少投资人开始选择新兴行业的ETF进行配置并取得了不错的收益,据中金公司研究部统计,过去十年间,新兴行业ETF跑出结构性超额收益现象,体现在A股新经济指数领先于老经济指数,到2020年底,前者已超1400点,而后者仅徘徊在400点附近。

招商基金量化投资部王平认为,这一趋势仍有望延续,特别是ETF规模越来越大、交易越来越活跃的当前,基金公司、证券公司参与积极性越来越高。具体到行业与主题配置上,王平表示,科技类可以关注虚拟现实、量子科技;医药类关注创新药、医疗器械;服务消费关注休闲食品、品牌消费;新能源关注光伏、储能。

投资策略方面,可以就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指数进行差异化对待,对于像沪深300和消费80指数等低波动指数而言,王平建议采用普通定投的方式进行投资;对于部分高估行业、创业板、券商等主题指数来说,建议通过智能定投的方式控制风险,即设置进场标准和离场标准。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